這是一張意味深長的衛星照片,在畫面的左邊白色的一塊,是一個巨大的冰山,在右邊狹長的是一個島嶼。
圖片來源於12月14日的衛星影象,從南極大陸冰架崩塌的巨型冰山A-68A正以每天幾十公里的速度向東北面的南喬治亞島靠近。這個冰山是2017年脫離南極冰架的,面積達到空前的1550平方英里(3885平方公里)。從外形上看,這個冰山似乎比了一個著名的手勢“豎中指”。因此梵君在這裡給它起個外號“豎中指冰山”。
爭議的南喬治亞島
南喬治亞島(South Georgia Islands),曾被稱為地球上最美麗的地方之一,是一個活火山島,位於南大西洋,距福克蘭群島東南1300公里處,在南緯54°15′-54°55′、西經36°45′-38°05′之間。呈西北-東南向,長160公里,寬32公里,面積3756平方公里。最高點派吉特(Paget)山2934公尺。島上荒涼多山,氣候寒冷,沿岸多峽江。寒冷的海洋性氣候,大部被冰雪覆蓋,僅生長耐寒和凍土植物。1900年後始有馴鹿生存(就是喜歡嘬你“胡蘿蔔”的那種動物,梗源可看這裡 年輕馴鹿意外中箭,竟然聰明地向射殺他的人類求助成功 )。海洋生物豐富,有多種企鵝和海豹,比如帝企鵝 King Penguin、馬可羅尼企鵝Macaroni Penguin、金圖企鵝、毛皮海豹、藍眼鸕鷀、南極雪燕、信天翁等,被稱為“南極野生動物的天堂”。
對於那些從低緯度地區來的人而言,這裡讓人望而生畏,寒冷無比。對於那些來自南極大陸的人而言,這裡簡直就像熱帶地區一樣滿目青蔥。(南極大陸只有兩種有根莖的植物,南喬治亞島則有26種。)
歸屬問題
1775年庫克船長到此島,宣佈它為英國所有。現設有英國南極考察站。1927年和1948年,阿根廷正式向南喬治亞島提出主權要求。1955年,英國單方面將此主權糾紛提交國際法庭處理,但由於阿根廷的堅決反對,國際法庭決定不予受理。在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之前,南喬治亞島一直是英國南極考察基地。
南喬治亞島位置
目前對該島有實際管轄權的英國正在密切追蹤“豎中指”的動向,在今年10月份的時候,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判斷該冰山極有可能大幅破碎,或被洋流衝散而錯過他們的“領土”。然而,隨著追蹤的繼續,“豎中指”似乎很堅挺,仍然保持著撞擊航向,現在距離南喬治亞島岸邊約60英里(97公里),水域深度只有250英尺(76米)的區域。按這個速度推測,這個比整個島嶼還要巨大的冰山極有可能在1月份正面撞上南喬治亞島!
計算機模擬的冰山路徑
如果這一撞發生了,將會成為又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也有冰山碰撞陸地的事情,但是這麼大面積的撞擊還是第一次。
此外,英國國防部收集的航拍圖片顯示,冰山繼續破裂,這可能會對該地區的航運造成危險。為了更好地瞭解影響,BAS的科學家和其他人員將於2021年1月下旬從馬爾維納斯群島出發,乘坐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NOC)的RRS James Cook號船前往南喬治亞島。船上將有一對斯洛克姆機器人水下滑翔機,它們將花4個月時間從冰山的兩邊測量海水鹽度、溫度和葉綠素。這些5英尺(1.5米)的自主飛行器透過衛星連結進行無纜線自主操作,並可透過改變浮力來推動自己幾個月的時間。
帶來的影響
科學家們推測,這座面積約5100平方公里的冰山的直接撞擊,可能會封鎖數百萬企鵝和海豹的海洋進食路線,並導致島上大量動物陷入飢餓之中。但是,其他環境影響可能需要深入海洋中進行研究才能弄清楚。例如,當這座重達萬億噸的冰山開始向蓬勃發展的鹹水生態系統釋放大量淡水時,結果會怎樣?
由於南喬治亞島生活著大量的企鵝,也被稱為企鵝島
“由於冰山下部深入海底150米,在向島嶼大陸架靠近的過程中底部會像巨型推土機一樣掃過海床,那裡幾乎什麼都沒法剩下。”長期研究冰山的科學家鮑勃擔憂的說道。
BAS生態學家格倫特·塔林(Geraint Tarling)在宣告中表示:“動植物都將面臨環境劇變帶來的影響。本土植物可能無法生長,這意味著浮游動物和磷蝦沒有那麼多的食物可用,而這兩種動物又是企鵝和海豹的主要食物。因此,整個生態系統可能會受到致命影響。”
"豎中指"的來歷與最終發展
南極半島是地球上變暖最快的地區之一,其東海岸的冰架正在不斷破裂。1995年,南極半島北端附近的拉森A冰架崩塌;2002年,靠近拉森A冰架南面的拉森B冰架也發生崩塌,衛星影象捕捉到了當時的景象。
拉森C冰架是緊挨著的下一個冰架,也是三個冰架中最大的一個。2010年,拉森C冰架出現了一個巨大、深深的裂縫,並持續擴大,2017年7月斷裂。於是,A68冰山誕生了——一座與特拉華州面積相當的巨大冰山,體積約佔拉森C冰架的10%。
航拍顯示的“豎中指”冰山
在2017年的大部分時間裡,A68基本沒有移動。不過,根據楊百翰大學的追蹤記錄,2018年A68開始向北漂移,並旋轉了幾次。在2019年期間,A68一直向北穿越南極洲的威德爾海,直到陷入強大的南極繞極流——一股環繞南極大陸的逆時針洋流。
A68大小的冰山極其巨大,冰山的下部深入海洋,通常需要相當大的水流才能推動它前進。2020年期間,A68向北部和東部移動,時而轉向,時而旋轉,但一直穩步向南喬治亞島靠近。
“豎中指”正在不斷崩塌的邊緣
最終“豎中指”並不會直接撞到海岸上,由於南喬治亞島周圍有一個島架,水深大概在70米~150米之間,這與“豎中指”深入水下的部分相當,所以它最終會停靠在島外。由於那裡水溫高,最終“豎中指”會逐漸崩塌融化。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本週二發表宣告,確認巨型冰山正在分裂,形成了新的較小冰山。
對於這樣的冰山,我們沒有太多相關的科學資訊,”英國南極調查局的生態學者Geraint Tarling說。他認為A68的起源是自然事件,但同時表示,考慮到氣候變暖,尤其是在產生A68冰山的地區,這可能是“未來更壞的預兆”。
不過,巨大的冰山融化它也會給南喬治亞島海域帶來礦物質塵埃,而礦物質塵埃可以作為浮游生物的肥料,所以也有潛在的利好一面。
南喬治亞島也曾經是捕鯨業的天堂
在這個區域碰上冰山並非是什麼新鮮事情,大約一百年前,探險家Ernest Shackleton,他的“忍耐”號探險船就在這個區域被南極遊離而來的浮冰撞毀,之後他帶領他的團隊在浮冰上捕獵為生,堅持了16個月之久,最終帶領五名部下,憑藉一艘小救生艇死裡逃生,穿越800英里充斥著浮冰的海面抵達南喬治亞島的獵鯨者營地——當時在他看來,這一塊冰天雪地則無異於天堂一般。
早在40多年前就有人預測到拉森C會因全球變暖而崩塌,但這並不意味著全球變暖造就了A68。馬里蘭大學的地球物理學者Kelly Brunt說:“當你試圖就氣候變化發表意見時,不能根據一個事件來說明觀點。氣候變化是一個統計遊戲。”
不過,未來氣候變化有可能向南喬治亞島送去更多的冰山嗎?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