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如今一年中出現最長的雨季應該就是“梅雨季節”了,也僅僅是6~7月出現斷斷續續的雨季,而在過去出現過一場下了一百多萬年的雨,並且將恐龍推向霸主,不知這雨還會再出現嗎?
在三疊紀晚期,“恐龍”出現在地球上,但是當恐龍“稱霸”地球8000萬年之後突然從地球上滅亡,如今人類能夠找尋到的也僅僅是恐龍的化石。恐龍的滅絕至今依舊是一個未解之謎,科學家對恐龍的消失也有過多種的猜測——大洪水、地震、火山噴發、隕石撞擊等等,但是這些單個天災的危害不足以將整個地球的恐龍全部消滅,而且根據科學家對挖掘出來的恐龍化石進行研究發現,這些恐龍的死和地震以及大洪水沒有太大的關聯,相反和火山爆發有很大的關係。最好的解釋就是將火山爆發和隕石撞擊結合在一起!
在三疊紀時期,科學家們還發現僅有恐龍稱霸,並沒有發現除恐龍之外的生物,這是什麼原因呢?根據進一步的調查發現,三疊紀時期曾經下了一場長達一百多萬年的雨,而這場雨直接將恐龍推向了霸主地位!早在2.5億年前,三疊紀時期剛剛開始,那時的大陸也被稱為“盤古大陸”,而陸地上的生物也即將迎來一場巨大的災難!就在2.34億年前,地球上下起了一場奇怪的暴雨,持續了一百多萬年。海水一改往常的寒冷,變成極佳的“溫泉”,火山噴發,並且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整個地球像一個暖爐,在這種環境之下,陸地上以及海洋中的生物都陸續從這個世界消失,而這一事件也被稱之為“卡尼期洪積事件”!
這場長達一百多萬年的雨結束之後,恐龍出現,並且成為地球上的霸主。那這一事件是如何被科學家發現的呢?科學家既然能發現恐龍化石,自然也能在動植物化石以及岩石中發現“卡尼期洪積事件”。早在20世紀90年代,來自英國的地質學家發現紅色三疊紀岩石中間的不同,裡面有河床、沉積物等等,這種“溼噠噠”的岩石不僅僅出現在一處,幾乎在世界各地都能夠找尋到這樣一塊岩石的存在,而這就是“全球性氣候”的最好解釋!
那這樣的雨在未來還會出現嗎?在2.34億年前,火山爆發之後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溫上升造成溫室效應,最終導致海洋不斷蒸發引發全球性的強對流天氣!持續不斷的降雨可以起到一個降溫的過程,但是二氧化碳又沒有完全消失,所以就形成一場下了一百多萬年的雨。找到怪雨的來源之後,那這種雨還會出現嗎?當然,只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這場雨的根源就是二氧化碳到達了一個濃度,現如今的地球雖然二氧化碳濃度低,但是在未來世界各地的火山爆發之後,這樣的天氣還會再次出現!
這種全球性的氣候變化雖然對地球上的生物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但是這也屬於地球的自身調節過程,只不過目前這種天氣是不會到來,但到來時想必人類是不會滅絕的,你知道為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