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從近代以來,對於中醫與西醫的思考及爭論都是喋喋不休。
這裡我從百度上搜索到的科學的定義“哲學家和科學家經常試圖給何為科學和科學方法提供一個充分的本質主義定義,可並不很成功。尼采認為人們容易忘記,科學其實是一種社會的、歷史的和文化的人類活動,它是在發明而不是在發現不變的自然規律。某些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像費耶阿本德(Feyerabend)和羅蒂,可能會同意他的這種看法。他也認為,落入科學主義窠臼是愚蠢的---科學主義相信科學能最終解決所有人類問題,或者發現隱藏在我們感覺經驗到的日常世界背後的某些真實世界的隱藏真理。其完全支援把科學視為一種現象學的、實用的---因此不太野心勃勃的---活動的觀點。當然,後現代主義對科學的定義仍然存在很大的爭議,隨意引用會出錯。
近代的科學,旨在理性、客觀的前提下,用知識(理論)與實驗完整地證明出的真理。它是指以培根倡導的實證主義,伽利略為實踐先驅的實驗方法為基礎,以獲取關於世界的系統知識的研究。分為以自然現象為物件的自然科學和以社會現象為物件的社會科學。與藝術,哲學,宗教,文學等相區別。現代科學,還包括以人類思維存在為物件的思維科學。”
科技的定義“社會上習慣於把科學和技術連在一起,統稱為科學技術,簡稱科技。實際二者既有密切聯絡,又有重要區別。科學解決理論問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科學要解決的問題,是發現自然界中確鑿的事實與現象之間的關係,並建立理論把事實與現象聯絡起來;技術的任務則是把科學的成果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去。科學主要是和未知的領域打交道,其進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難以預料的;技術是在相對成熟的領域內工作,可以做比較準確的規劃。2思想本質,科技的本質:發現或發明事物之間的聯絡,各種物質透過這種聯絡組成特定的系統來實現特定的功能。
2實現功能的方式,儘量安全,儘量容易實現,儘量低消耗且高產出,儘量高效,儘量穩定,儘量可監測,儘量可調控。
3事物的聯絡,事物的聯絡分為系統聯絡和事件聯絡,系統聯絡分為上下級別的聯絡(歸屬關係)和同級別的聯絡,事件聯絡分為原因與結果、前提條件與觸發條件、目的。
物質是事件的基礎,事件是物質的變化。物質是系統的結構,事件是系統的變化。”
說完科學與科技的問題,我們可以思考一下,與自己的“第六感”(這裡也可以稱為自己的潛意識,大多數是與書本的理念是相違背的,但是可以指導你在新的前進道路里成功的東西。)相關的東西,經常我們在做東西時按正常的教材的思路,透過靶向治療並不能有些百分之百的效果,甚至是不起作用,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課本的科學”出現了問題?這時就出現了一個叫做經驗的理論。憑藉我的經驗,這樣做就會成功。這種經驗也稱為第六感。
透過事物的不斷分割,現在已經到了原子以下,在我看來事物能夠分割它就可以變得更小,或者說你認為它的技術沒達到那個水平。但是在我看來“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僅僅如此。
當然,你可以說這個中醫水平不行,這是無可厚非的事實,歸根結底,只是這個人的水平不行,有些矇騙哄欺的嫌疑。但是你不能一下直接否定整個中醫的不行。難道西醫不也是如此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