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這是我國艦船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炳炎常掛在嘴邊的話。

從立志造船開始,張炳炎就傾注了所有的時間和熱忱。在五十多年艦船科研設計生涯中,他總是不畏艱險,深入科考一線。

1991年11月,為了收集南極科學考察破冰船的第一手資料,張炳炎受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的委託,帶領專家小組登上“極地”號考察船。

作為一名造船專家,張炳炎深知此行的重要性。雖然當時他已年近花甲,是考察隊中最年長的隊員,並且出發前膽結石正發病,但為保證考察任務的順利完成,他仍堅持按時出發。

1991年11月30日,張炳炎出發去南極前在“極地”號照片

在考察隊的129個日子裡,張炳炎克服了暈船、嘔吐的不良反應,頂著狂風惡浪,堅持全航程的觀察調研工作,不放過任何一個掌握資料的機會。

當“極地”號穿越西風帶時,狂風捲著巨浪不斷打在船體上,船體大幅度地左右搖擺,人在船艙裡不抓住固定物就會隨船的傾斜而被拋向兩邊。在這種劇烈的搖擺中,張炳炎硬是一步一步艱難地登上駕駛室,兩個多小時不間斷地仔細觀察、記錄、掌握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等到“極地”號駛入浮冰區,海域內冰山林立、險象環生。巨大的冰塊不時衝擊、擠壓著船體,發出刺耳的“咯吱吱”的聲響,加上南極零下幾十度的刺骨寒流,令人從心底透出一股寒氣。“極地”號甲板上又冷又滑,行走在上面一步一趔趄,張炳炎卻渾然不顧,多次往返於船頭、船尾之間,觀察船在航行中浮冰對船的撞擊情況。為了獲取撞擊瞬間的寶貴資料,他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將身體傾向船舷,拍攝了一組組珍貴的資料鏡頭。

1992年1月11日張炳炎赴南極考察,在南極中山站前留影

按照張炳炎的年齡和資格,回程是可以乘飛機的,但他為了觀察洋流走向,尋找南大洋波浪出路的資料,堅持跟船同行。他說:“如果遇險犧牲,也是為科學犧牲,為科學而死值得!”

雖然張炳炎在考察隊裡是最年長的一位,但他一直以一名普通考察隊員的身份要求自己。平時他與工作人員、船員一樣參加值班工作,有時還去幫大廚做飯,贏得了考察隊員和船員的好評和尊敬。

在張炳炎的帶領下,專家小組圓滿、超額完成了預定的考察任務。他們完成了船舶在冰區以及無限航區環境條件的各項科學研究,共測得極地船艙及艙內有關部位溫度、溼度及航線海水溫度等資料1萬餘個,在30餘個振動測點上共記錄資料2000餘個,並對10餘塊不同浮冰碰撞船體的情況進行了振動響應的測試和錄影。

同時,他們還採集了一批空氣鹽霧、空氣黴菌等樣品,為遠洋考察船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看法和建議,得到國家南極委的讚揚和採納。

從南極回國後,張炳炎受命作為總設計師對“雪龍”號進行改造,至今“雪龍”號已圓滿完成了30多航次南極及北極的科學考察與物資供應任務。

2011年,張炳炎就海洋六號碼頭設計理念向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船舶大隊部門以上人員作講座

2011年11月25日至29日,已78歲高齡的張炳炎又跟隨“海洋六號”去南海,南海風浪非常大,年輕人都頭暈嘔吐,而他依然鎮定自如地不間斷工作。

他曾說:“作為艦船設計人員,特別是科學考察船的設計人員,需要經常深入考察最前線,親身觀測科學資料並體驗工作環境,這樣才能設計出滿足需求的船舶。”

正是靠著這樣親力親為、不畏艱險的精神,張炳炎才能創造出我國艦船領域的眾多“第一”,成為國內海洋調查船具有豐富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專家。他身上的求真求實、甘於奉獻的科學精神,也正是一個科學家的價值所在。

相關連結:

1.4歲隨母打游擊,他建造了我國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船

2.造船、造船、造船,張炳炎填下三個志願,只為祖國能乘風破浪

3.中國造船泰斗張炳炎與中國極地探索先鋒“雪龍”號的今生情緣

文:採集工程專案辦公室/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

參考文獻:

1.《用生命譜寫藍色夢想——張炳炎傳》,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9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古猿變人說疑點重重,如果進化論有問題,人類起源依然是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