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所以能夠像現在這樣充滿生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太陽這個“大火球”在不斷地向地球輸送光和熱。這也就意味著,假如有一天太陽停止燃燒,那麼地球將很快轉變成一顆死寂的冰凍星球,但好訊息是,我們不必為此擔心,因為太陽能燃燒100億年。
雖然太陽已經燃燒了大約50億年,但留給我們的時間還有很多,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花一點時間來了解一下有關太陽的知識,首先來看看太陽的燃料是什麼。
太陽的燃料就是宇宙中最簡單,也是最多的元素——氫,在太陽的內部,氫原子核不斷地發生核聚變反應,同時因為損失質量而釋放出能量,而太陽的光和熱就是來自於此。
觀測資料顯示,太陽主要由氫和氦這兩種元素構成,而其中氫就佔了太陽質量的71%左右,也就是說,太陽其實就是一大堆燃料聚積而成,按照一般的思路來講,這麼多燃料堆在一起,應該很快就燒完才對,但很顯然,這種事情並沒有發生。
所以問題就來了,為何太陽能燃燒100億年,而不會瞬間燃盡?對於這個問題,假如太陽能說話,它一定會對你說:你知道我的核聚變有多難嗎?
通常我們都會認為,太陽的核聚變就是4個氫原子核“Duang”的一下就聚變成一個氦原子核,但實際情況卻要複雜一些。
氫原子核其實就是質子,它們在太陽核心的反應過程是這樣的:首先是兩個質子結合在一起,然後形成氘(氘是氫的同位素,其原子核內包含一個質子和一箇中子),接下來氘原子核又與另一個單獨的氫原子核結合,然後形成氦-3(氦-3是氦的同位素,其原子核內包含兩個質子和一箇中子),最後才是兩個氦-3原子核聚變成氦,同時釋放出兩個質子。
這一系列的核聚變反應被稱為“質子-質子鏈反應”,需要注意的是,在其中最難的是第一步。
由於質子都帶正電,因此在兩個質子之間就存在著庫倫斥力,而在第一步裡,並沒有中子存在,這無疑使得兩個質子的結合更是難上加難。但這並不是沒辦法解決,正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要速度夠了,質子間的庫倫斥力也就不是問題了。
由於溫度就是指微觀粒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只有溫度夠了,兩個質子就可以撞在一起。尷尬的是,理論上來講這個溫度應該是上億攝氏度,而太陽核心的溫度卻只有1500萬攝氏度,遠遠達不到這個標準。
由此可見,從理論上來講,太陽核心是不可能發生核聚變的,但我們都知道事實並非如此,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個問題在過去困擾了科學家們很長一段時間,直到他們發現了微觀世界裡的“穿牆術”——“量子隧穿”。
簡單地講,“量子隧穿”允許質子在能量不足的情況下,直接穿過由庫倫斥力形成的屏障,然後撞在一起,這就幫助太陽解決了溫度不足的難題,美中不足的是,發生“量子隧穿”的機率非常低。
但這還沒完,當兩個質子撞在一起之後,就形成了雙質子(氦-2原子核),在這種情況下,其中的一個必須要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β衰變,從質子轉變成中子,這樣才能形成氘原子核,否則的話,雙質子很快就會衰變成兩個單獨的質子。
科學家曾經利用粒子加速器做過質子碰撞的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兩個撞在一起的質子,有超過99.99的機率在1納秒之內衰變成兩個單獨的質子。這就意味著,在太陽的內部,就算是兩個質子透過機率極低的“量子隧穿”成功地撞在一起,它們也只有不超過10萬分之一的機率會形成氘原子核。
本來發生“量子隧穿”的機率就已經很低了,再加上這一出,我們完全可以想象這一定會非常困難,具體有多難呢?科學家推測,在太陽核心,一個質子撞上另一個質子,然後再成功地形成一個氘原子核,通常需要數十億年的時間。
由此可見太陽的核聚變有多難,但這也難不倒太陽,因為太陽實在是太大了。這就好比我們玩擲骰子,儘管擲出“三個一”的機率很小,但只要我們擲的次數夠多,就肯定會擲出很多個“三個一”。
同樣的道理,由於太陽擁有的質子數量超級龐大,因此即使機率非常低,在太陽核心仍然會不停地發生“兩個質子聚變成氘原子核”這種事情。只不過由於機率極低,這些發生反應的物質總量相對於太陽而言微乎其微。
對於太陽來說,只要完成了“質子-質子鏈反應”的第一步,接下來的步驟就相對要簡單得多了。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由於極低機率的限制,太陽核心總是隻有極少的燃料在發生核聚變反應,而這也是“為什麼太陽能燃燒100億年,而不會瞬間燃盡?”這個問題的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浩瀚的宇宙中,太陽並不是一個另類,事實上,在宇宙中所有恆星的內部,都有與太陽一樣的機制,而這也是它們能夠長時間在夜空中閃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