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我們都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唯一的一顆衛星,也是目前太陽系內發現的最大的,兩者受潮汐鎖定,在地球上的我們永遠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而另一面也永遠無法看到。要說太陽系內的每個行星的排列順序都很奇妙,一個挨著一個卻井然有序,每個行星都有著自己的執行軌道,有著自己的運轉週期,而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圍繞著太陽進行公轉。

它們的各自位置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恰當,遠了太冷,近了又太熱,就比如離太陽最近的水星,白天溫度高達427℃,而離太陽最遠的就是海王星,它的平均溫度在零下214℃,是最冷的行星。而排行老三的地球,可以說它在幾大行星當中位置是最佳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眾所周知,地球是目前太陽系乃至整個宇宙中唯一發現有人類這種高智慧生命體存在的星球,它有完整的大氣層,有適宜的溫度和氣候條件以及磁場、地心引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孕育生命的水資源—大海。據有效資料表明,地球上有百分之70的面積是海洋,而剩餘百分之30的就是陸地,根據地球生命起源說,在地球上的水是由於彗星撞地球輸送過來,然後形成了海洋,孕育了最早的生命體,當然這只是一個假說,我們只知道,人類的誕生目前最科學的說法就是從類人猿進化過來的,而現在的猴子為什麼不再繼續進化,就不得而知了。

在偌大的太陽系中,每個行星之間的距離都很遙遠,但我們所在的地球並不孤單,每個夜晚抬頭看到的月球也不孤單,因為就它們倆的距離最近,平均距離只有38萬公里。在一個也是由於月球相對於地球來說是很小的,大概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大,我們倘若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將會是下面一幅畫面:

上面說到了月球是地球的唯一一顆天然衛星,它會繞著地球不停地轉著,但似乎又隱隱有要逃離的現象。據有關資料表明,月球和地球的距離正以每年3.8CM的速度遠去,這或許是個不祥的預兆,又或許是因為宇宙不斷膨脹的緣故,使得每個天體之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但不管怎麼說,一旦月球脫離地球,對地球來說是很危險的。

那麼月球是怎麼會變成地球的天然衛星呢,這可能要感謝那些小行星吧,有一個假說就是月球是因為地球被撞擊之後,被丟擲來的東西凝聚在了一起,然後形成了另一個天體,被吸引在地球旁邊,而這個天體就是月球。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地球其實時時刻刻都存在著被宇宙中各種小行星撞擊的危險,不管是在地球形成初期還是到了現代,小行星一旦撞擊地球,那就是改朝換代的時候,想想恐龍為什麼會滅絕?

相信大家一定都還記得在2013年2月15日的在俄羅斯上空爆炸的隕石所帶來的嚴重後果,這是一個真實的例子,相信小行星對地和對月的威脅已經不言而喻了,近些年有不少的小行星都是跟地月擦肩而過,而且科學家已經確定,從2.9億年前開始,小行星對月球和地球的影響就已經增加了兩到三倍。現在的月球表面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撞擊坑,而地球上其實也是有隕石坑的,只不過歷史太久遠被侵蝕和其他地質活動給掩蓋了。

影象描繪了本文中模擬的影響率的變化。在月球和地球研究中使用的一些隕石坑在背景中突出顯示。

而就在最近,一個國際的科學團隊就想通過地月的隕石坑來了解下地月和小行星其中的一些關係,由於地球的隕石坑情況沒那麼好,也比較罕見,因此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利用周圍岩石的輻射來確定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速度,確定它們的年齡。但正是由於剛才所講的那種情況,很難找到準確的影響率並確定其是否隨時間而改變。

而這個時候,月球成為了最佳的選擇,因為在月球上到處都佈滿了隕石坑,所以科學家就利用LRO資料,收集到了年齡大於10億年的所有月球隕石坑,他們還通過使用LRO Diviner儀器測量月球表面輻射的熱量,通過監測隕石坑退化的速度所得知。

在月球上,隕石坑可以說恆古不變,沒有風化這種地質活動,隕石坑能退化,無非就是前面剛被小行星砸過,後面又被新的小行星給砸了,舊的坑被新的坑覆蓋或者壓實,一直在重複著,由此可知,我們地球是多麼的幸運,月球替地球擋了多少次的小行星撞擊。

之後科學家將月球的隕石坑與地球隕石坑的類似時間線相比,發現有相同的小行星撞擊記錄,而且也通過地球的隕石坑數量發現大約在2.9億年前小行星撞擊的概率就已經降低了。這個概率的降低很有可能是因為3億多年前發生的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主要小行星帶上發生的大碰撞有關,這些發現可能對地球上的生命歷史產生影響,這一歷史被滅絕事件和新物種的快速進化所打斷, 雖然驅動這些事件的力量很複雜,並且可能包括其他地質原因,例如大型火山爆發,再加上生物因素,小行星撞擊肯定會在這個正在進行的傳奇中發揮作用。

我覺得,不管是宇宙大爆炸,還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這都是對生命起源的一個必經之路,而所產生的不管是月球隕石坑,還是地球隕石坑,也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後人能通過這些痕跡來追溯源頭,去認識這個宇宙,認識我們所生存的地球。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我快沒電了,天快黑了”,機遇號最後的遺言,讓人不禁悲嘆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