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在宇宙誕生的最初幾分鐘裡,宇宙擁有極高的溫度和密度,氫和氦元素在此期間大量被合成出來。然而,空間快速膨脹,宇宙的溫度和密度迅速下降,原初核合成只有條件合成出大量的氫、氦,以及極少量的鋰和鈹,但來不及合成其他更重的元素。

我們身上包含了許多重元素,例如,碳、氧、鐵,以及還有比鐵更重的銅、碘等元素。那麼,這些元素都是怎麼來的呢?

可以說,多虧了恆星,尤其是大品質恆星,才有了後來的地球生命。宇宙大爆炸製造出了大量的氫和氦氣體雲,在宇宙足夠冷卻之後,它們會在引力的作用下坍縮形成恆星。在重力不斷擠壓下,核心區域的溫度變得很高,氫原子核獲得了足夠高的動能,它們之間能夠克服電磁力的排斥作用,發生碰撞,結合成氦原子核。氫核聚變是所有恆星的第一階段,我們的太陽目前正處於這樣的階段。

當恆星核心中的氫元素耗盡之後,積累在核心的氦元素會通過3氦過程,互相碰撞形成碳元素。接下來,碳又會與氦結合成氧,氧還會進一步與氦結合成氖。對於宇宙中的大部分恆星,也包括太陽在內,核聚變只會進行到這一程度,之後將會膨脹為紅巨星,最終核心坍縮為緻密的白矮星。

但對於那些品質在太陽8倍以上的大品質恆星,隨著不斷的引力坍縮,核心溫度可以上升到30億度,它們可以啟動矽核聚變。在這個過程中,硫、氬、鈣、鈦和鉻等重元素相繼合成。

不過,矽燃燒過程是有限的,不會無限產生更重的元素。事實上,這個過程的持續時間非常短暫,通常只有一天。因為一旦合成出恆星“殺手元素”——鐵,整個核聚變過程將會很快宣告結束。

在鐵之前的元素,比結合能隨著質子數的增加逐漸增大,原子核變得越來越穩定。這些元素髮生核聚變生成更重的元素,將會釋放出能量,所以核聚變能夠不斷進行下去。然而,擁有最大比結合能的鐵原子核發生核聚變之後,產生的能量還沒有吸收的多,所以鐵核聚變會吸收能量。

一旦恆星核心區域的能量被鐵核聚變所吸收,輻射壓會迅速下降,引力坍縮效應占據主導作用。恆星原有的平衡會被打破,核心遭受引力的強烈擠壓之後,將會引爆恆星,導致超新星爆發。

在超新星爆發過程中,將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和自由中子,鐵原子核可以俘獲中子,合成出銅、碘等重元素,甚至是鈾這樣的超重元素(近些年的觀測表明,中子星碰撞也會產生重元素)。雖然鐵元素殺死了恆星,但也引發了更重元素的合成,這為地球生命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46億年前,太陽附近的超新星爆發不但送來了重元素,而且還引發太陽系的形成。我們身上的重元素曾經都是那顆大品質恆星的一部分,“我們都是星塵”這句話的含義就在於此。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這是人類移民火星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