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昨天看了一個報道,大體意思就是說科學家們通過衛星觀察地球,發現世界上好幾個發達國家受到嚴重“光汙染”,以致夜間完全看不見銀河系,像亞洲有兩個發達島國就赫然名列其中(日本、新加坡)

光汙染,指密集的燈光造成之“汙染”,不僅這兩個發達熱帶島國外,報道了世界上許多國家也受此汙染影響,北美與西歐大部分地區皆不能倖免。

問題是其他國家幅員遼闊,故影響不明顯,以紐約、巴黎等大都會而言,即便入夜後一樣無法仰望銀河,但它們有的是腹地,只要遠離市中心,便可在郊外“臥看牽牛織女星”。

但這兩個發達島國則不然,作為高度發展的迷你城市國家,國家“內外”皆為城市,城市“內外”也還是城市,一句話:就算你有齊天大聖的本領,也翻不出“光汙染”的掌心。

幸而這些汙染沒有具體說明對人類有多大危害,只曰某種藍色燈光有害,已知最大的“害處”不過是:看不到銀河系而已。

不過還好,看不到銀河系也就算了(看不到銀河系,日子還不是照過?)雖然細細一想,未免若有所失。

我依稀記得我童年時候,夜空是會出現銀河系的,雖然那麼隱隱約約模模糊糊,但還是有那個形像。

那時中國搞發展、大力改革(80年代)。我小時住的農村(屬於落後的城市管轄),家裡根本沒什麼燈光,最初甚至無電力供應,家裡照明,用的是汽燈、煤油燈或蠟燭,最有“情調”的是蠟燭(我自己以為),應該有不少朋友是有經歷過最有“情調”的蠟燭童年

有情調”的是蠟燭

風雨之夜一盞燭光晃動不定,將搖搖曳曳的影子打在木板牆上,外頭一棵棵長髮披肩的椰子樹隨風狂舞,詭異氣氛要說多聊齋,便有多聊齋。

那時年代,晴朗的晚上,在庭院裡抬頭一望,便可看見滿天密密麻麻的星斗,銀河系當然無須說,但小時不甚了了,只記得長輩對閃閃爍爍的星星指指點點。

長輩說,看天河兩邊最亮的兩顆星,那不是牛郎星和織女星?

然後,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銀河系和牛郎織女星,一夜間忽然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密密的高樓和密密的都市燈光。

夜間仰望,能看見樓宇間一小塊天空已屬萬幸,更別說“高不可攀”的銀河。

為了“看銀河”,人類世界走回“甘榜老路”?未免太“反文明”,或者,努力挽救最後一小塊藍天吧。

童年的“天象”早已遠去,幸運的是,老來偶爾還能在另一塊土地上清楚見到銀河,那是在紐西蘭南島(之前去旅遊)。

在紐西蘭南島,晴朗的夜空,一般皆可“觀星”(仲夏或初秋最宜,其他日子太冷),景象雖沒有著名“觀星聖地”蒂卡波湖那麼迷人,但入夜時分,只要站在自家庭院前,抬望眼,呵滿天閃閃亮晶晶。

紐西蘭南島夜景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不知怎麼,忽然想起李義山《嫦娥》詩中這兩句,東坡居士“銀漢無聲轉玉盤”也好,秦少游“銀漢迢迢暗度”也好,都只寫靜態銀河,不若李義山“漸落”二字,帶給我們“動畫”的美感。

看吧:是整帶銀河(直徑十萬光年的銀河!)在漸漸落下,落下,千餘年前,晚唐(李義山)那位象徵派大詩人,竟能描繪出地球自轉間接呈獻的美景,如此大氣,如此壯觀,如此瑰麗。

幸好詩人生當唐朝,又幸好其時長安沒有光汙染,否則詩人怕連“長河”也看不到,又焉能營造此動感意象,而我們又焉能讀到如此優美的七言絕句?

銀河系是看不到了,但我們還有李義山的詩歌,不是麼?幸好那時長安沒有光汙染,否則詩人怕連“長河”也看不到,又焉能營造此動感意象,而我們又焉能讀到如此優美的七言絕句?——百曉談論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從2020年開始,地球是否會開啟30年的小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