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氣是顆粒物吸溼生長的重要介質。水汽含量的增加會加速原生汙染物的液相氧化,促進新顆粒的形成。人為活動中,天然氣、汽油和煤炭的燃燒都會產生水蒸氣,即“燃燒產生的水”(CDW)。CDW在水蒸氣總量中所佔的比例及其在低層大氣中對煙霧造成的影響,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為說明CDW在顆粒汙染物中的作用,研究人員在中國西北關中盆地(GZB)城市——西安市進行了覆蓋三個冬季的資料收集工作,並將其與當地的大氣物理、化學資料結合,進行分析。資料包括以小時為解析度的水汽穩定氫、氧同位素組成。
論文作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安芷生教授說:“我們發現,CDW對大氣水分的平均貢獻度為6.2%,而且,其組分還與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2.5μm的顆粒物濃度(PM2.5)以及PM2.5上升期的相對溼度呈正相關。”
隨後,研究人員使用大氣化學模型WRF-Chem分析了一次典型的重度霧霾事件,以精確量化CDW已知組分對PM2.5的影響。結果表明,在GZB重霾天氣期間,CDW引入的PM2.5的平均比例為2.8%,最高為8%。
論文作者、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所長曹軍驥教授補充說:“如果只考慮人為因素誘發的PM2.5,CDW的貢獻比例為5.1%,最高值為18.2%。”
研究人員表示,相關人員在制訂改善空氣質量的能源政策時,應該重視CDW問題。
編譯:雷鑫宇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編號:0027-8424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12-combustion-derived-vapor-worsen-winter-air.html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