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愛因斯坦,你會想到相對論、質能方程,還有諾貝爾獎,對他的第一印象更是智慧超群的思想巨人。
1905年,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當時才26歲的他在這一年裡發表了5篇劃時代的論文,顛覆了當時有關空間、時間、質量和能量的所有觀點,為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19年,同樣是屬於愛因斯坦的一年,因為他終於因為自己的物理成就成為家喻戶曉的大人物。不僅如此,他在這一年裡還經歷了出軌、離婚和再婚,堪稱“愛因斯坦渣男年”。
這個物理學巨星,到底有著怎樣不堪的情史呢?
01
有一個幾乎人人皆知的傳聞,說愛因斯坦學習很差,成績更是慘不忍睹。這個傳聞是一個假傳聞,愛因斯坦智商極高,學習成績也沒有那麼糟糕,只是在上高中時,偏科稍微嚴重了一些,他的數學和物理成績都很好。
可是其他科目不及格也不行,因為達不到分數要求不能上大學。於是,他給自己找了一位老師補課。
1895年的某一天,當他敲開補課老師的家門時,開門迎接他的是一個18歲的少女,瑪麗,也就是愛因斯坦的初戀。
那時的他們只是一個眼神相交,就不可救藥地愛上了對方。
愛因斯坦什麼事都會對瑪麗說,包括他偏科的原因,他的所有奇思妙想。但是瑪麗一直都在充當一個聆聽者,對於愛因斯坦的話,她永遠只是默默地聽著,給不了什麼有意義的迴應。
也許是因為這樣,愛因斯坦才會徹底和瑪麗分手,因為兩個人的思想,根本不在一個高度上。
愛因斯坦考上了瑞士理工學院,他要離開德國到瑞士蘇黎世求學。離開時兩人都十分不捨,但當時兩人並沒有分手,愛因斯坦甚至承諾瑪麗會回來娶她,而瑪麗也非常堅定地告訴愛因斯坦,自己會等他。
然而進入大學後的愛因斯坦,很快就將自己和瑪麗的海誓山盟忘在腦後,他愛上了自己同專業的一個女生,米列娃。
可是當時愛因斯坦並沒有和瑪麗分手,於是他就化身“海王”,開始一南一北互不干涉的後宮生活。在學校時,他和米列娃你儂我儂。放假回家,他又沉浸在瑪麗的濃情蜜意裡。
很快,愛因斯坦和瑪麗的關係被米列娃發現了,米列娃果斷地和愛因斯坦分手。結果愛因斯坦卻選擇放棄瑪麗,回過頭來求米列娃原諒。
米列娃的確是真心地愛著愛因斯坦,在愛因斯坦的各種求和下卸下心牆,重新回到愛因斯坦的懷抱。
迷失在愛情裡的米列娃並不知道,她的災難即將來臨,她的人生也將從此不同。她和愛因斯坦每天只顧著談戀愛,開始荒廢學業,兩人成績一落千丈。
愛因斯坦很幸運,勉強通過了大學的畢業考試,可是米列娃卻差一點。要知道,米列娃的家庭背景並不好,全靠自己的努力才考上蘇黎世理工大學。她還有一個夢想,希望在歧視女性的學術界能闖出一片天地,但現在夢想全然破碎。
科研夢碎,身邊只剩情人。畢業三年後,愛因斯坦向米列娃求了婚,兩人正式結為夫婦。讓米列娃沒想到的是,這場婚姻簡直就是一個噩夢。
愛因斯坦當時是專利局的一個小職員,不說前途如何,工資就不算高。除了工作,愛因斯坦就是把時間都放在了學術科研上,對家庭不聞不問。
米列娃本來很有希望成為學術界的一顆明星,如今卻成了一個疲憊的家庭主婦,每天在雞零狗碎的生活中掙扎。
偶爾獲得丈夫的關注,居然是愛因斯坦需要米列娃幫他做研究和計算。就連最後愛因斯坦成功發表論文,在科學界一夜爆紅,他卻拒絕在論文上加上妻子的名字。
甚至詭辯這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愛因斯坦也是米列娃的名字,只要他知道自己的成功離不開米列娃的幫助就夠了。
生活中得不到重視,就連自己的努力成果也被剝奪,米列娃漸漸感到無法忍受,自己的犧牲成就了丈夫,但丈夫卻從不珍視自己的價值。
但她從未想過離婚,也許是對丈夫還有愛意,也許是心有不甘。然而愛因斯坦卻對她提出了分開,因為他已經另結新歡。
02
發表論文顛覆物理界後的愛因斯坦成了科學新星,他的名氣越來越大,卻與妻子漸行漸遠。
1914年,愛因斯坦受邀成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舉家遷居到柏林。當時,他的一位表姐也住在柏林。
這位表姐是愛因斯坦母親親姐妹的女兒,叫艾爾莎,比愛因斯坦大三歲,那時候,艾爾莎正結束了自己的婚姻。
愛因斯坦和艾爾莎從小青梅竹馬,此次重逢,兩人的感情急劇升溫。愛因斯坦甚至多次出席公開場合都沒有帶上米列娃,而是帶著自己的表姐。
曾經,愛因斯坦喜歡米列娃,就是因為她精通數學物理,有共同語言。但現在,他卻覺得自己更喜歡性格活潑,善於社交的表姐,而且艾爾莎長得非常好看。
愛因斯坦在米列娃面前從不避諱自己對錶姐的愛意,米列娃覺得忍無可忍,卻不願意和愛因斯坦離婚,帶著孩子回到蘇黎世,和丈夫暫時分居。
但因為在這段婚姻中飽受折磨,米列娃甚至患上了焦慮症和抑鬱症,最後在愛因斯坦的鉅額補償下,才同意離婚。
為了離婚,愛因斯坦承諾每年付給生活困頓的米列娃9000馬克的高昂生活費,並且,假如日後自己獲得了諾貝爾獎,所有獎金也歸米列娃所有。
1919年,愛因斯坦和米列娃正式離婚,法院還判決愛因斯坦在兩年內禁止再婚。然而,他很快就違反了這個規定,在離婚的四個月後已經和表姐喜結連理。
在婚禮上,愛因斯坦對自己的新任妻子許下諾言,承諾自己將永遠對她忠誠。但是在愛因斯坦的字典裡,似乎從沒有“忠誠”二字。
和艾爾莎成婚沒多久,愛因斯坦就搭上了自己辦公室的女助理。當時的愛因斯坦已經年過四十,女助理也不過二十出頭,他們經常在辦公室裡偷情。
不僅如此,據說愛因斯坦連繼女的閨蜜也不放過,也就是艾爾莎女兒的閨蜜。而這一切,二婚妻子艾爾莎都是知情的,但她卻沒有米列娃一樣無法容忍,而是包容愛因斯坦的一切外遇。
艾爾莎認為,只要愛因斯坦不公開自己的風流韻事,她在大家面前還是那個知名科學家的妻子就足夠了。也許是因為經歷過一段失敗的婚姻,讓艾爾莎更清楚婚姻的本性,以及愛因斯坦的本性。
愛因斯坦要自由,艾爾莎要名利,雙方各取所需。就這樣,兩人相安無事地度過了幾十年的婚姻生活。
大家只知道,在1919年,愛因斯坦推翻了牛頓的理論。卻很少知道在這一年,愛因斯坦經歷了離婚和再婚,甚至奠定了他日後“情感自由”的基礎,是他成為一個海王的開始。
這個天才科學家身上,到底還有多少“寶藏”等待著大家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