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一億年前恐龍時代的漂亮花朵,藏在琥珀中,被人類發現。 恐龍統治地球時,綻放的一朵花,出現在人類面前。 這種儲存在琥珀中的花朵,儲存了精緻的細節——它的花瓣像陽光一樣直射天空。 它類似於蘇格蘭薊和鴉片豆莢的雜交品種,被譽為“2020年的假日美人”。就連花粉也留下了。 它被命名為Valviloculus pleristaminis,被埋在一棵熱帶樹木的粘稠汁液中,變硬後變成透明的琥珀,它被稱為緬甸琥珀,科學家有一個宏大的計劃,就是想利用它培育出史前花朵,史前世界離人類更近了一步,種出史前花朵,是科學家的夢想——也是開啟一扇通向史前失落世界的窗戶。
Valviloculus盛開的時代,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動物恐龍,仍然有3500萬年的時間作為地球霸主。眾所周知,他們也吃花。 俄勒岡州立大學的喬治·波納爾教授說:“它很美,對人類也很有研究價值——尤其它是來自一億年前的森林。” 琥珀往往會儲存植物和動物的細微之處,樹脂滲入動植物組織,防止真菌和腐爛,同時有乾燥作用。
亞洲有豐富的恐龍化石——包括迅猛龍和侏羅紀中有名的頸褶雙龍。 Prolf Poinar是一名國際專家,他利用儲存在琥珀中的動植物,來了解關於遙遠過去的生物學和生態學。 他說:“雄花很小,大約2毫米寬,但它有大約50個雄蕊,排列成螺旋狀,花葯指向天空。” 雄蕊由花葯(產生花粉的頭部)和花絲(連線花葯和花的莖)組成。
普瓦納爾教授說:“儘管如此之小,但保留的細節仍然令人驚歎。 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白堊紀中期的花的新屬和新種,這是一種雄性標本,它像太陽爆發一樣延伸到天空,被緬甸琥珀及時凍結。
Valviloculus有一個蛋形的中空花杯——花蕊從花杯中散發出來。 它還有一個外層,由六個花瓣狀的成分組成,稱為花被和雙腔花葯——花粉囊透過橫向鉸接的瓣膜裂開。 這種花在白堊紀出現在南方超級大陸岡瓦納,岡瓦納分裂成南美洲、非洲、南極洲、印度和澳大利亞。
該花朵琥珀生長的土地現在是東南亞緬甸的一部分。 波納爾教授解釋說,它被包裹在琥珀中,漂流在從澳大利亞到東南亞約4000英里的大陸板塊上。 地質學家一直在爭論這片被稱為西緬甸地塊的土地何時脫離的岡瓦納。 一些人認為那是2億年前的事,而另一些人說那更像是5億年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