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規律是神奇的,在地心同樣也擁有著無窮奧秘,之前也曾經有一部叫做《地心歷險記》的電影很有趣,刻畫了一段在地心進行雄奇歷險的故事經歷,雖然在電影中的地心有無限的精彩,但是這現實生活中,似乎從來沒有人深入的到達過地心,雖然有句話叫做“仰望天空,腳踏實地”,人們總是把探索地心相當於翱翔太空,把兩者等同來看,但事實上而言,真正探索地心要花費的金錢財力,比上太空要高得多,地球是個比想象中還要堅固的球體,它並不像是太空大氣層一樣,只是一層漂浮的氣體,所以曾經用各種方式探究過地心的人,很容易就功敗垂成。
當年最接近地心的蘇聯,他們也在苟延殘喘一段時間後,黯然停止了這個計劃,對此,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的問題,想知道蘇聯終止計劃到底有什麼樣的原因?有一部分人對此提出了各種各樣不同的原因觀點,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最後還是被大家判斷為經濟原因。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二戰結束,美國因為在二戰中獲利最大,率先成為了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一騎絕塵,遠遠地把其他國家甩在了後面。與此同時,沒有在二戰中受損的蘇聯也因為大力發展重工業的舉措,成為了強國,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一個世界之間也容不下兩個強國,一時之間,兩方展開了軍事競賽,冷戰格局就此形成,在冷戰開始之後,兩國很重視科技力量的發展。1961年,蘇聯、美國先後開始了裝備競賽和太空競賽,月球被美國捷足先登,蘇聯認為自己在登月方面已經落後了一大截,這個時候,蘇聯高層就提出,既然太空已經落後,那麼在地心探索計劃方面,就必須要加快程序,否則就會導致更多程序探索方面的失敗,也會導致整體程序弱後於美國,這是驕傲無比的蘇聯領導人,不願意看到的一幕。最後,蘇聯就命令自己國家的專家,在適合進行地心探索的地方,進行了一番勘探和調查,他們最後選定了科拉半島作為鑽孔點,因為根據他們的勘探可知,這裡岩層較薄,比較適合深挖。
1970年,備受世界各國關注的科拉鑽孔計劃正式開始,最開始的時候,所有人都對這個計劃感到十分信任,而進行研究的科學家們,也在充足的科研經費支援下,展開自己的計劃,當時他們為了鑽孔地心,而專門設定了一種精密的鑽頭,這種鑽頭密度極高,幾乎是堅不可摧的級別,普通的石頭根本不在話下,帶著這樣堅不可摧的儀器,他們開始深入地心,眾所周知在地殼下面有多個層級,有岩漿層、花崗岩層等岩層,最初的幾千米是非常輕鬆的,畢竟鑽頭的物理密度極大,所向披靡,然而到了1994年,科拉鑽孔計劃停止,深度12262米,一萬多米燒掉了蘇聯無數的經費,那麼為什麼蘇聯還是執著於停止計劃,而不繼續進行呢?
當時的世界都對此感到震驚,他們不敢相信的是,像蘇聯這樣的老大哥,一直自詡為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強大的超級大國,卻輕而易舉的宣佈自己的計劃落敗了,這簡直不符合蘇聯的個性,所以一時之間謠傳紛紛喧囂塵上,無數人都加入到這場競猜之中,想知道蘇聯到底遭遇了什麼,當時有一種說法是,在地下一萬米的地方,挖到了地獄之門,聽到了很多鬼哭狼嚎、宛如烈火般灼灼燃燒的聲音,這聲音把唯物主義的專家們都嚇壞了,從此再也不敢探秘地心。如果不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他們就這樣甘願放棄,讓自己多年來的心血一下子化為烏有,真的樂意嗎?
不過,這鬼神之論終究都是無稽之談,後來的一系列蘇聯政局變化,似乎已經說明了真正的原因,當然不是因為所謂的地獄,但是對於蘇聯而言,這或許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地獄”了,在1991年,超級大國蘇聯宣佈解體,蘇聯解體的原因就是因為經濟崩潰。蘇聯的經濟之所以從強盛到急轉而下,跟地心計劃的發展不無關係,根據當時參與計劃的專家們寫下的回憶錄,這個計劃橫空出世之後,大家都翹首以盼它的實現,卻唯獨忘記估計該計劃的可行性以及能夠獲得的意義和價值,事實上這個計劃不但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它還是很燒錢的,越到地下土層岩層越堅硬,越是堅硬又越是難以突破,在這種情況下,每前進一米就要耗費一個高精度的鑽頭,這鑽頭可是用真金白銀的錢砸出來的呀,而且它可是來自於國庫的錢,這樣一鑽頭一鑽頭的向下走,國庫空虛了,哪怕科學經驗倒是非常深厚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連錢都沒了,拿什麼繼續往下挖?
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承認的是,科拉鑽孔是最成功的一次鑽孔,讓人可以看出蘇聯的強大,往地下推進一萬米,比上高空一萬米要難很多倍,當年的地心計劃中,蘇聯其實還是採集到了很多不錯的地下樣本,很有價值,只是這些微薄的價值相對於較為高昂的代價和耗費來說,就有點買櫝還珠,不足為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