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難以逃脫的宿命,不論貧富,不分善惡。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成為哲學上的終極三問,沒有人能給出確切的解答。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兩個問題已經不重要,我們已經有名有姓的存在於世上,大家都是有身份證的人。
正如趙本山與範偉小品中的那句臺詞“我不想知道我是怎麼來的,我想知道我是怎麼沒的”。
每個人都不甘心於意識隨著身體的死亡而徹底消散於天地之間,每個時代的人都想證實人死後還有另一個世界可以繼續生存,以求心靈的安慰。
古人,甚至現代的一部分人,將死後世界寄託於宗教或神學,便有了“靈魂”、“來世”、“天堂”等概念
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從化學物質和神經元電子訊號傳遞的角度,人們一窺大腦中思維產生的原理。人的身體一旦死亡,這些思維存在的物質基礎就蕩然無存。
神經元的資訊傳遞
如此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現代科學幾乎斷絕了理智之人對於意識永存的幻想和死後世界的奢望。
直到近些年,量子技術的應用發展不斷推進,人們對“量子糾纏”等名詞耳濡目染,忽然之間,神秘的量子效應忽然成了人們對於在科學層面求證“靈魂”存在的一絲曙光。
於是有些人就認為,人死後意識不會消散,而是以量子的形式進入宇宙,從而繼續存在並活動,甚至淨化記憶後重新依附於生物體,完成“輪迴轉世”。
那麼是否有這種可能呢?主觀上,我是十分希望有的。客觀上,對量子力學的理解又告訴自己這是不現實的幻想。
用“量子糾纏”來求證靈魂可能和其他途徑對於靈魂的解釋一樣,只是另一種精神寄託罷了。
首先,人們設想中的“靈魂”,如果在人死後還能繼續存在的話,那麼其必然是脫離物質而存在的。而量子力學本質上還是描述微觀粒子的狀態。
儘管微觀粒子表現出來的性質(比如表現波粒兩相性神奇恐怖的雙縫干涉實驗)顛覆了人們對宏觀物質的傳統認知,但物質還是量子力學的基礎。
其次,現代生物學研究中確實有很多研究課題是相關於意識和量子糾纏。但這些多數是對於生物學中電子訊號傳遞的細化或微觀化研究。
其實不只是“意識”,理論上所有宏觀物質都是微觀物質組成的,所有宏觀現象也就都可以值得在微觀角度研究。
歸根結底,人死後的世界仍無從解釋,也沒人知道。也可能人死如燈滅,塵歸塵,土歸土,一切成空,也可能是一個更精彩的世界。但是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解析靈魂,求證死後世界,並不會比禪經高明到那裡去。
夜晚常驚醒於噩夢,惶恐於太陽的壽命,惶恐於宇宙的膨脹,惶恐於死後的未知,早晨醒來時,面對的是熙熙攘攘,面對的是生活中的喜怒哀愁。
既然無法左右宿命,還是不要荒廢時光的好,以後的事就當是辛苦幾十年的一場大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