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蝴蝶效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於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

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它是一種混沌現象,說明了任何事物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其發展軌跡有規律可循,同時也存在不可測的“變數”,往往還會適得其反,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展,證實了事物的發展具有複雜性。

蝴蝶效應

最典型的蝴蝶效應是什麼呢,就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週後美國德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捲風。

明朝的滅亡,大家都很明瞭,闖王李自成進了北京城,崇禎朱由檢吊死在煤山,今天,我們就來一個明朝滅亡背後那些我們不知道的因一起“捉姦案引起的明朝滅亡事件”。這場事件的主角叫做毛羽健,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中低階官員,是如何掀起這場軒然大波的呢?

闖王李自成

有一本叫做,《歷史的拐點》,書中記載,毛羽健1628年考中進士,由知縣升為御史後調入京城,本以為他會勵精圖治做個好官,沒想到這貨,先學會了養二奶。好傢伙,沒想到這好生活,就在某一天被原配妻子,溫氏給破壞了,這個溫氏,典型的河東獅,河東獅一聲吼,大地都要抖三抖。這一天,二人這正在纏綿悱惻之時,咳咳!此處省略一萬字……

老婆突然從千里之外的老家殺到京城來捉姦,抓個正著,慘liao!二奶被她打個半死,自己也被罰跪一天一夜,雖然被身體罰跪,可是腦子沒有啊,就在想,這娘們兒到底是怎麼知道的呢?他忽然明白了,老婆是靠驛遞才這麼快趕來的,想到這兒,心中充滿了怨氣,便上疏崇禎皇帝,廢除驛遞制度。但崇禎怕違背祖制,沒有批。

崇禎皇帝

什麼驛遞呢?是古代郵驛制度,即馬遞公文之制。漢代即有驛騎,清代設驛、站、臺,專事郵政傳遞。清制,凡馬遞公文,皆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驛接遞。其由京外遞送入京者,或外省彼此遞送者,則各粘連排單,令按程於單內登注時刻。同時應根據公文之緩急而確定程限之遲速。其程限規定是:凡限馬上飛遞者, 為日行三百里(華里), 即晝行夜宿,每日以六個時辰計,每時行五十里。其緊急公文,則標明日行四百里、五百里及六百里等,按限馳遞。一般非軍情文書或非拿獲重要案犯文書,均不準擅用日行六百里之驛遞。

驛遞原本只為遞送使客,飛報軍情,轉運軍需物資,可歷經百年,名存實亡,明代的驛遞早已成了大小官員享受外出旅遊的一種免費服務。這個公開的秘密只有崇禎皇帝不知道罷了,不敢違背祖制。

要說這個毛羽健不單單是因為他老婆才恨驛遞的,因為他也確實看出了其中的弊端。他有個叫劉懋的親戚在刑部當官,非常欣賞毛羽健這個憤青,仔細想想,認為他說的有道理,便再次向皇上建議裁驛,結果崇禎皇帝真的就立馬裁驛,大家一定很好奇,這是個什麼理由,他這個理由是相當夠勁兒,真是說進了皇帝的心裡,那就是“如果將裁掉的驛卒的工資用在對付滿洲人身上”,正在為財政危機而感到煩惱的崇禎,聽了這個理由之後那是相當樂意。

多爾袞

財政危機是解決了,可又造成了另外一場失業危機。崇禎取消了驛遞節省了銀子,可成千上萬的驛卒卻失業了,並且還加入了造反大軍,其中一個驛卒叫做李自成,對,就是日後的闖王李自成。

其實,此時的崇禎正面臨內憂外患的雙重夾擊:內憂是烽火連天的李自成暴動,外患是東北崛起的滿洲清軍。此時的崇禎,煢煢孑立在獨木橋上,正想過橋,怎奈何,前有狼、後有虎。無論先對付誰,都是口中的獵物。所以,就有了一種比喻,說崇禎就好比一頭驢,內憂外患就像兩條狼。夾在中間的驢氣得死去活來,精疲力盡後倒在了地上,成了狼的口中之物。崇禎就是那頭驢,蠢得也像頭驢。

不過,總的來說,朱由檢同學還算得上是一個好皇帝,從他哥哥手裡接過來一個爛攤子,即位之初,大力剷除閹黨斬殺魏忠賢、勤於政事、厲行節儉,平反冤獄。無奈何,在位期間,朝廷黨爭不休,民間災害不斷,導致明末農民起義爆發,關外後金政權趁勢崛起,國家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最終於崇禎十七年也就是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時,朱由檢自縊於煤山,終年三十四歲,留下了“君非亡國君,臣乃亡國臣”,實在令人感嘆。

薩爾滸之戰

接下來,再說一說,令崇禎焦頭爛額的這個局面。對內方面,他先派出楊鶴為陝西三邊總督去“剿匪”。可是這裡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關外還要一個多爾袞,對付多爾袞也需要大量的軍費啊!可是呢,朱由檢同學又聽從了毛羽健和劉懋的建議,裁撤驛卒,這等於把楊鶴快要消滅的造反大軍又給激活了。楊鶴被拿下後,他又讓洪承疇去鎮壓已經成氣候的造反大軍,可滿洲人兵臨城下時,他又撤回了洪承疇。真是,顧得了頭,顧不了腚啊!

一方面,又不肯跟滿洲人議和,騰出手來專心對付李自成;另一方面,他派出去對付李自成的人又總被他應付多爾袞而調回。就這麼些人,拆了東牆補西牆,總是不夠用!於是明末歷史上著名的人物楊嗣昌、左良玉、洪承疇等紛紛在帝國的西北部登場,可不久要麼死在戰場上,要麼就被調回東北。

說白了,就是崇禎就是在耍小心眼,既不想給任何一方以任何好處,還想化解干戈。為什麼呢?首先他本身是一個很多疑的人,加之朝堂如火如荼的黨爭,使得他不敢輕易的相信誰。我們來想想,作為下屬,給這樣的老闆打工,是很慘的,不得不動用心思防備這老闆啊,否則千古奇冤的袁崇煥就是最好的例子!

袁崇煥

袁崇煥這個人真是慘,作為一個著名的愛國將領,最後卻被扣上了“通敵”的大帽子被凌遲處死了。要說袁崇煥還是很有實力的,作為萬曆年間的進士,最初授為福建邵武知縣,後官至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多次擊敗後金軍的進犯。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不得不辭官回鄉。

等到朱由檢即位後袁崇煥得意重新啟用,於崇禎二年也就是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了京師之圍。雖然此時魏忠賢已經被崇禎斬殺,然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其餘黨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此時的皇太極為雪恨又趁機實施反間計。最終,在崇禎三年也就是1630年八月,朱由檢認為袁崇煥與後金有密約,判處凌遲之刑,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實則家無餘財。

崇禎皇帝吊死煤山

人們常說“人的命 天註定”,對於一個王朝來說,它的興衰也是冥冥之中所註定的,只是我們不太在意。這樣的例子有太多太多了,比如“亡秦者,胡也”、“代漢者,當塗高”,還有在元代,專門用於舉行大典和登基儀式的大殿,叫做大明殿,結果它亡於大明;明朝的朝門叫做乾清殿,結果清朝趁亂取了明朝的天下。

最狠的當屬崇禎,自己預言了自己所統治的王朝的滅亡。明末崇禎十年,也就是1637年,當時兵荒馬亂,為屯兵拱衛京城,明朝在盧溝橋附近開始新建一個城池,叫做拱極營,也就是今天的宛平城,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唯一儲存完整的兩開門衛城。

大明殿

這座城就只有東西兩座城門,崇禎為東門取名為“順治門”,為西門取名為“永昌門”(清代改為“威嚴門”)。可巧的是,就在1644年,這一年李自成攻進北京,崇禎帝煤山自縊,李自成的年號就叫“永昌”;也在這一年,清軍入關,小皇帝福臨遷都北京,年號“順治”,1644年為順治元年。就連崇禎皇帝自己都想不到,為拱衛京師建了座城,兩個城門的名字竟是兩個死對頭未來的年號。

順治門

好,透過今天的講解,我們來看看,假如崇禎沒有裁撤驛卒,那麼西北的農民叛亂就有時間有能力平定,而計劃“安內而後攘外”的計劃也可以從容實施,就算是結果差強人意,也總比吊死在煤山要好得多。

永昌門

接下來咱們來反推一下,就不難梳理其中的一條因果鏈:明朝滅亡是因為闖王李自成闖進北京;李自成因為失業才成了闖王,導致他事業的緣由是朝廷裁撤了驛遞,進而驛卒就失業了;劉懋上疏,崇禎皇帝裁撤了驛遞;劉懋上疏是因為毛羽健的報告,而這一切的起因,只因悍婦溫氏將毛羽健捉姦在床。

轉音訊、洗稿,剽竊者請自重,發現後起訴

18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沒有時間,宇宙一直存在,沒有宇宙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