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61年,前蘇聯宇航員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率先以人類身份進入太空之後,世界掀起了太空探索潮,從蘇聯、美國兩個超級大國,再到英國、法國、德國等傳統歐洲強國,都開始單列經費用於太空科技的研發以及對太空的探索。
然而,無論人類如何研究太空,至今為止對太空的瞭解依舊極為渺小;但各國的政客們明知太空探索是一個燒錢的無底洞,卻依舊不遺餘力地往裡面砸錢,為此,國際一些著名的天體學家曾呼籲:“別把太空探索當作各國政客之間政治籌碼,太空研究本身就是一項純粹的科學研究,如果非要融入政治因素,那麼這個科研專案將會變味!”
那麼,太空科技為何會成為各國政治的籌碼,天空之上究竟蘊藏著哪些神秘呢?
北歐神話中認為,諸神居住於天空之上;日本神話中記載,天照大神就是天空之主,並且天空也是禍亂的源泉,在那裡蘊藏著無限可能性和無限的恐懼;中國神話記載,天空之上有龍、天庭、神仙以及各種神話生物。天空、海洋這些曾經讓人類恐懼的未知也一直縈繞在人類的幻想之中。
隨著工業革命、科技革命的不斷髮展,人類開始擁有各種新方法,新方式對天空進行探索,從發明噴氣機實現低空飛翔,再到發明飛機實現高空飛翔,直到近代,火箭、飛船的研發使得人類衝出大氣層,開始一覽天空之外的世界。
但是,天空彷彿就像擁有一層一層的潘多拉魔盒,不管人類怎麼探索,總是隻能一點點地揭開天空的神秘,自始至終都無法得到天空之上的結果。因而,人類對太空的敬仰開始融入基因,致使一代又一代的人懷揣對天空、太空、宇宙的好奇,不斷地開拓新的航天科技。
那麼,人類為什麼痴迷於探索太空呢?其實最主要的還是人類內心層次缺乏生存安全感,我們總會認為海洋是廣闊的,海洋之下蘊藏著各種各樣恐怖的危險,如果人類不及早征服海洋,一旦海洋中的恐怖危險出現,那麼人類必當面臨滅頂之災。
同理,人類對未知的事物一直懷有恐懼感和不安全感,這種感覺也促使人類文明、文化、科技不斷地向前發展。
而到了近代時期,傳統冷兵器換成了熱武器,人類發現自己以前不可能百米甚至千米可以擊殺生物,如今都成為了現實。
人類曾經篤定地認為,不可能有超越騎馬的交通工具產生,於是,汽車、輪船、飛機的產生再一次顛覆人類的想象,自此以後,人類相信只要敢想象,只要敢鑽研,那些夢想很可能就會變成現實。
就比如征服大海、天空,這種在常理中完全不敢想的東西,如今卻真的變成了現實。所以,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強大,我們迫切地想要探索一切的未知,包括天空、太空和宇宙。這種探索逐漸成為了世界各國政客拉攏選民的一種手段,利用未知,得到權力。
假設一個人面對面告訴你:“我可以探索你所未知的太空,你信不信我?”按照我們慣性思想,多半都會認為他這是神經病,痴人說夢。但如果這個人在一群人之中,對大家這樣說,並提出自己如何探索太空,那麼,很多人就會相信他。
因為人往往相信權力的力量,他們內心深處篤定,這個人敢這樣說,還有這麼多人信,那麼,我也覺得他可以。這也是太空探索最初時期,被搬上政治舞臺的根源原因。
太空代表神秘和未知,能夠征服它,也相當於給予人類一種安全感,所以,往往許多政客就利用人類這種對未知的迷茫,以及內心的不安全感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航天領域代表著未來各國競爭的先進力量,所以,政客們想要探索太空,進而研究太空新型科技。
航天科技領域發展到今天,已經逐步擴充套件到太陽系之外,人類的航天工具甚至有的已經達到逃逸速度,脫離太陽系引力開始向銀河系內探索。
美國透過航天獲得了非常多新型技術,也直接帶動了國內各項科研領域實現突破性的進展。有了美國的先例,在世界範圍內,只要有一定實力的國家都會不遺餘力地發展航天科技,因為航天科技已經被標榜為世界最前沿的科技之一,各國想要獲得世界強國的名頭,那麼,就必定要發展航天科技,進而研究太空。
太空探索漸漸成為國家之間競爭的一種手段,各國的元首和政客們都急切地想要帶領本國擠入世界強國的序列,所以,這才使得太空探索成為一種政治博弈籌碼,政客們希望透過太空研究,把國家科研實力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進而透過這種成就來維護自身的權利和利益。
當然了,這種是屬於政客私人利益需求,從國家利益角度上來看,探索太空對提升國家科技影響力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航天科技既可融入民用科技,也可融入軍用科技,特別在世界局勢如此複雜的今天,探索太空、研究太空、取得研究成果,提高國家競爭力,這些都是一個國家綜合科技提升的必經之路。
毫無疑問,如今最強的科技強國是美國,美國率先搞起了太空軍事威懾,致使各國也爭相發展太空領域科技;那麼,美國的太空軍事威懾有哪些?
答案很簡單,全球衛星精準定位、太空軍用武器等等,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國憑藉著強盛的科研實力,大舉進軍太空領域,並逐步把太空佈置成為一張“天網”,而天網的作用就是給美國提供資訊支援、間諜支援、導彈發射支援、核武威懾等等。
核武器並不是傳統的中高空發射模式,而是垂直太空定位發射,意思就是核武器的發射是首先透過太空中的衛星定位,然後,發射到高空乃至太空,再透過精準定位來達到範圍打擊。這就使得了核武器區別於其他武器,它們具備極度精準的打擊能力。
那麼,美國如今擁有了太空科技和技術,就相當於給自己插上了一雙天眼,他們隨時可以看到地球的各個區域,試想,世界各國人民天天被這雙天眼盯著、監視著,還會有安全感嗎?因此,崛起的國家為了避免被美國監視,他們迫切地想發展航天領域來脫離美國的太空軍事震懾。
美國的太空軍事震懾不僅限於軍事領域,在情報收集領域也是讓各國膽戰心驚,美國的情報工作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國家,也是國際情報前沿陣地,美國五角大樓、FBI、CIA每天獲知的情報都可以堆滿一間屋子。
也因此,美國情報成為了世界各國政要的夢魘,而美國從太空軍事科技中所獲取的情報,又能夠成為美國的政治籌碼,進而對各國政要進行政治威脅。
所以,各國想要擺脫美國及一些國家的政治威脅,就只有自己強大起來,而太空領域是成為強國、大國不可缺少的一環,做好太空科技也有利於增加各國政客手中的政治籌碼。
美蘇冷戰時期,蘇聯率先探索太空,之後,美國也做出了迅速的反應,立馬啟動了星球大戰計劃,這並不是說美國探索太空慢了一步,會導致美國滿盤皆輸,而是說美國必須得持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政治籌碼,這才能夠跟得上時代發展的腳步,跟得上蘇聯的腳步。
事實證明,星球計劃的實施雖然耗費了美國極大的財力、物力以及人力;但卻給美國帶來了極大的國際利益,不僅讓美國的航天科技取得了里程碑式進步,還帶動了軍事科技、民用科技的飛速發展。
美國從太空之中獲取了非常多的科研靈感,例如,在農業領域,美國透過研究太空科技,對農作物進行基因改造,農業科技得到了顯著進步;物理領域,美國在太空科技中,拓寬了物理引力學、量子學、真空學等等。運輸領域,從太空科技中提升了發動機的執行效率和綜合引數,並對逐步提升交通運輸工具的執行速度。
種種成就都讓美國科技水平一步步地脫胎換骨;所以,美國的科技崛起史也是世界各國政要的參照模板,他們想要提高國家科技水平,就必須要不斷地拓展科技視野。
到目前為止,人類從現有的地球科技已經發掘不出更多的科學價值,所以,科技想要持續發展,就必須要拓寬到太空視野,這也是世界各國發展太空領域的根源。
太空探索成為各國手中的政治籌碼,這是好事,同樣也是壞事,好的方面就是促進了太空科技的不斷髮展,而壞的方面就是使得太空科技探索融入了政治因素,反而不利於純粹的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