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科技巨頭搶佔技術高地不是什麼新鮮事,但你見過主動退出的嗎?

就在今年,這看似極不可能的一幕卻在美國上演了。

今年6月,科技圈的“老大哥”IBM高調宣佈,要正式退出人臉識別市場,以後不再提供任何人臉識別服務和人臉分析軟體

巧得是,就在IBM的聲明發出後的第5個月,中國的第一起“人臉識別案”有結果了:判決野生動物世界賠償郭兵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共計1038元,刪除郭兵他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資訊——1年前,法學博士郭兵不滿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辦理年卡會員使用人臉識別,把野生動物世界告上了法庭。

人臉識別明明是人工智慧最前沿的技術之一,為什麼科技大佬和普通百姓都要向它“開炮”呢?

人臉識別,走到今天不容易

別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和人臉識別“打過照面”,但說起這項技術,真正熟悉它的人卻不多。

對於人臉識別來說,想完成一次成功的“識別”,至少要把握好4個環節:人臉檢測、人臉對齊、人臉編碼和人臉匹配。這4個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但誰能想到,單單一個“人臉檢測”,科學家們從理論到實踐,就用了將近30年。

1964年,人臉識別還僅僅被當作一個一般性的模式識別問題來研究。人們對這個技術的設想很直接——要利用人臉的幾何結構特徵來實現人臉識別。

當時的科學家們有兩個思路,一個是從人類面部剪影曲線的結構特徵下手,另一個則是研究人工神經網路。但很遺憾,這兩種方法都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成果。而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了1990年。

1990年後,人臉識別技術進入了一個“百花齊放”的階段。

先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提出了“特徵臉”的人臉識別思路,緊接著,又有人提出了基於模板匹配等技術的人臉識別思路……這些方法雖然在演算法上各有優劣,但基本都包含了檢測、對齊、編碼、匹配這幾個必要環節。

而這些技術的成熟,帶給我們普通人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更方便了。目前成熟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可以達到完全自動化,識別速度又快,準確率還比較高。從這個角度來說,人臉識別理應成為一種生活場景下的“必然選擇”。

“拒絕”來得太快

但人臉識別還是被“拒絕”了。

而且,第一個站出來帶頭“拒絕”它的還是科技圈大佬:IBM。

在聲明裡,IBM把鍋甩給了人權問題:反對將技術用於種族歧視和大規模監視。

當時震驚全美的“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剛發生不久,IBM想借此呼籲用更透明的攝像頭等手段代替人臉識別,為不同種族的人爭取執法過程的平等。

但稍微再深挖一下,就能看到人臉識別,尤其是商用領域的人臉識別技術,在識別不同人種、性別上的技術瓶頸——2018年的一項研究顯示,人臉識別針對黑人、女性的錯誤率高達 21%~35%,而針對白人、男性的錯誤率則低於1%

更重要的是,人臉識別技術沒辦法很好地回答類似法學博士郭兵的靈魂拷問:被檢測的人臉影象儲存到哪兒?有專人監管嗎?安全嗎?這算不算侵犯個人隱私?

避開人臉識別,我們真的安全嗎?

一個事實是,即便沒有人臉識別,我們也不能在資訊時代全身而退。

從某些角度來說,資訊時代的很多便利,是需要“犧牲”一些個人隱私來換取的。

即便是揚言要放棄人臉識別技術的IBM,在那份宣告最後,也加了一句:建議採用現代資料分析技術,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大資料。這正涉及到IBM未來發展的關鍵業務:雲計算。

而論起對個人隱私的擷取,大資料可比人臉識別厲害多了。

相對於人臉識別,網際網路上的任何一種資料,都更能真實地反應人們的一言一行:

你的個人照片、手機號碼、家庭住址、社交賬號,甚至是你瀏覽過什麼樣的網站、購買過什麼樣的東西,你的個人愛好、生活習慣等等,都會被如實地記錄下來。當這些資訊被彙總到一起的時候,大資料庫就誕生了。

據說,目前國內的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已經可以做到打通MAC地址繫結和多個產品線之間的賬號,獲取每一個網際網路高頻使用者的個人資訊。

雖然出於保護個人隱私的考慮,在與外界進行大資料業務合作的時候,他們只會接取大樣本的趨勢分析。比如,分析某個購物中心的顧客消費水平等等。但不管怎麼說,我們的隱私資料早已實實在在地暴露在網路之下,且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類似的“暴露”只會越來越多。

好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人臉識別第一案”,就是對資訊時代的一個有力反擊:資訊時代,應在監管之下的不止是技術,更有使用技術的人

27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愛因斯坦尚未實現的兩大預言,最後一個或預示著人類消亡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