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如果問人類歷史上能夠被冠以“偉大”的科學家有哪些?可能至少一半以上的人會瞬間想到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事實上,他也確實能夠被冠以“偉大”之名,這並不是刻意將他神化,而是他的真的對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畢竟不是誰都能夠憑藉一己之力改變人們對某個東西的固有認知,更別提這個東西還是浩瀚無垠的宇宙了。

曾有科學家指出,愛因斯坦的提出的理論超脫了時代,就目前發展情況來看,或許下個世紀也無法跳出他所構建的理論框架。

還曾有非常崇拜他的人放言,如果世界上再出現幾個“愛因斯坦”,那麼人類的發展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期和疾速期,可見他對文明發展所做的巨大推動。

可能有不少人都發現了,能被稱為“偉大”的科學家,總有遠超普通人的洞察力和遠見性,他們總能夠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東西,而近乎於“妖”的愛因斯坦同樣如此。

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愛因斯坦曾提出過許多大膽到顛覆的猜想,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這些猜想不說是天方夜譚,至少也不可能是真的。

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這些讓不少人嗤笑的猜想無不一一得到了印證,時間證明了愛因斯坦驚人的智慧。

有了諸多先例之後,人們開始重視他在學術方面所做的猜想和推測。除了已經被實驗證實過的,愛因斯坦目前還有兩個預言尚未實現,而這兩個預言中,有一個是人類殘酷的結局。

一、空間穿越技術(蟲洞)

我們都知道,人類文明本質上是工業文明,工業的發展離不開海量的資源,而這些資源大部分屬於不可再生資源。

按照人類現在的發展速度和發展需求來看,將地球資源耗盡幾乎是一種必然的結果。大家有沒有思考過,如果地球上的資源耗盡,人類該如何獲取資源繼續發展呢?

一定有人會說可以去太陽系其他行星上開採所需資源,可如果有一天太陽系的資源也都被用盡了呢?人類唯一的選擇就是去其他恆星系尋找資源。

可最近的恆星系距離我們也有4.2光年,這宛若天塹一般的距離是人類根本無法跨越的,因為在光速無法超越的宇宙鐵律下,這個距離實在太過恐怖。

其實不僅僅是對資源的需求,太陽的壽命也促使著人類離開太陽系向浩瀚的宇宙深處進發,但宇宙誇張的距離像一道枷鎖死死的將人類禁錮,難道人類註定要消亡在小小的太陽系嗎?

在這種情況下,一種能讓人類在短時間內跨過驚人距離的方法是必須的,而這種方法就是穿越蟲洞(時空洞)。

蟲洞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其實並不是愛因斯坦,是一位名叫路德維希·弗萊姆的奧地利科學家,而愛因斯坦的貢獻主要在於完善了蟲洞理論。

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提出,空間並不是人們常規認知中那樣非常平直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它能夠被扭曲。

在宇宙中,天體的質量越大對空間的影響也就越大,這種對空間的影響體主要體現在空間的扭曲變形程度上,就像將一個沉重的鐵球放到厚厚的海綿上。

由此他思考,是不是可以透過扭曲摺疊空間的方式,讓原本相距很遠的兩點重合,從而實現短時間跨越極遠距離。

單從理論上看這種方法是可行的,但理論畢竟是理論,它忽略了許多現實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蟲洞大都存在與微觀世界,並且消失地非常迅速,這極大增加了尋找難度。

即便真的在宇宙中確定了它的位置,為了不被其內部巨大的潮汐力扯成碎片,至少要將蟲洞開啟1光年的寬度才能使用。

更讓人絕望的是,開啟蟲洞所需要的能量並不是我們熟悉的能量,而是一種特殊的能量——負能量。按照計算,將蟲洞開啟一光年寬度所需的負能量將是宇宙總能量的六倍。

當然了,倘若未來材料學有驚人的質變,能夠製造出免疫或躲避潮汐力的材料,那麼科幻電影中的情節或許會在現實中出現,人類文明將會因此進入新的紀元。

二、人類結局

《愛因斯坦自述》中提到,愛因斯坦是個極度厭惡戰爭的人,他曾聯合多名科學家簽署反戰宣言,並將拍賣相對論手稿獲得的錢用於反戰之中。

為了加快戰爭結束,同時也為了防止納粹取得勝利,他曾寫信給時任總統羅斯福,信中申明瞭鈾元素的重要性以及核武器的強大威力。

而正是在愛因斯坦等一眾科學家的建議下,這才有了後來匯聚數千名核科學家、十萬餘人參與的曼哈頓計劃。

其實作為頂尖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不僅對核武器強大的破壞力非常清楚,還將人性看得淋漓盡致,所以當地球上第一次響起原子彈的爆炸聲後,他留下了一段讓人深思的預言:我不知道第三次大戰用什麼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一定是石頭和木棍。

或許你會認為這是愛因斯坦在危言聳聽,人類怎麼可能會因為核戰爭而退化到使用石頭和木棍的原始社會呢?

其實這並不是沒有可能,生命的頑強可能會超乎人的想象,但文明的脆弱在某種程度下同樣也會超乎人的想象。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人認為火星之所以變成今天這副荒涼的模樣,極有可能是核戰爭造成的,因為火星的大氣中含有大量的氙129,這是核爆炸的主要產物之一。

當然了,火星究竟是不是因為核爆炸變得荒蕪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的是,如果有一天人類真的不顧一切使用了全部核武器,那火星的現在將是地球的未來,而人類或許連使用石頭木棍的機會都沒有。

33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化學感測器,讓“絕命毒師”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