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12月15日,《全球生物變化》期刊線上刊登了中歐科學家聯合發表的關於人類活動引起的魚類行為變化對生態系統結構影響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首次揭示了人類活動引起的魚類行為變化是導致種群以及生態系統結構變化的一個普遍機制。該成果較好解釋了已發生的多例自然現象,如瑞典淡水魚河鱸種群結構的變化。

  科學家們以魚群為研究物件,首次利用數學建模揭示了魚類行為變化對生物種群乃至整個生態系統的影響機制。該成果由揚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及與丹麥海洋研究所、瑞典于默奧大學生態環境學院共同完成。  人類活動種類之多,範圍之廣,強度之深,正在極大地改變著生態環境。以魚群為例,大量的實驗表明,人類活動產生的氣候變暖、重金屬、微塑膠顆粒、藥物激素、噪聲等正在不同方向及不同程度上改變著魚類個體的行為,如捕食時間和頻率等,進而影響到種群甚至整個生態系統的動力學行為。  但當前研究的成果多侷限在個體層面上的行為變化,而從個體層面上表現出來的行為變化如何影響到種群和生態系統層面的動力學演化研究仍然是一個空白領域。  中歐科學團隊以“擬鯉(鯉形目鯉科下的一個屬)”為研究物件,構建出具尺度結構的食物網模型,透過實驗資料量化了人為因素對魚類個體行為的影響,進而利用分支理論詳細闡述了魚類行為的變化對生態系統結構的影響。  科研團隊負責人、揚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張來介紹說,當前人類活動已經極大地改變了湖泊以及海洋生態系統的自然環境,影響魚類種群的繁衍甚至人類的生產生活。  團隊成果對於探究多因素作用下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保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物種入侵與防護、海洋漁業資源管理與發展等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相關論文資訊:https://doi.org/10.1111/gcb.15473

10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研究顯示:人的汗臭味也許是一筆悠久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