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是一種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多為創傷性脊髓損傷,可造成永久性的神經損傷,表現為運動、感覺、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脊髓損傷後脊髓內神經元的再生是很難的,目前尚未研究出效果顯著的臨床方案。
研究人員將85項相關研究進行總結分析,揭秘幹細胞療法修復脊髓損傷的安全有效性。
用於脊髓損傷研究的幹細胞種類有胚胎幹細胞、神經幹細胞和間充質幹細胞。其中,間充質幹細胞增殖速度極快,具有較高的多向分化率,易於分離和儲存的特點而受到關注,且無倫理爭議,多用於脊髓損傷的研究。
2019年,我國3個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專案“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的多中心臨床研究”,均使用的是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
幹細胞療法修復脊髓損傷的機制探究
脊髓損傷部位功能細胞的缺失是病症的根本原因,因此識別控制神經再生的細胞機制是促進損傷後脊髓修復的基礎。幹細胞療法在動物模型中顯示出了良好的結果,總結了幹細胞療法修復脊髓損傷的4個可能機制:
①分化再生:可分化為神經細胞替代已損傷的神經元,調節神經元內訊號通路;
②旁分泌:分泌各種營養物質,調節脊髓損傷微環境,促進內源性幹細胞的增殖;
④免疫調節:分泌抗炎因子,抑制促炎因子釋放,控制神經炎症,調節神經網路。
臨床試驗研究
截至目前,全球的科研人員已開展了多項幹細胞療法修復脊髓損傷的臨床試驗,並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間充質幹細胞用於治療陳舊性頸段及胸段脊髓損傷:4名脊髓損傷患者(T2-T12,ASIA-A;損傷後12~24個月),脊髓內注射幹細胞。結果顯示,患者耐受性良好,移植18~27個月後均無不良反應,且運動、感覺以及電生理學結果顯示2名患者有1~2個神經節段的改變。
GEFFNER等對8例脊髓損傷患者(4例急性,4例慢性)實施幹細胞療法,結果發現有一定程度改善;DAI等在一項隨機研究中對脊髓損傷患者實施幹細胞療法,採用AIS分級、ASIA評分、殘餘尿量、神經生理檢查進行神經功能評估,隨訪6個月並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結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