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衝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過遠近日點、升降交點、緯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恆星等),月相,月球過遠近地點、月掩行星和恆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流星雨,變星等諸多天文事件。

  2021年1月2日21時51分,地球透過近日點,距離太陽為1億4709萬3162公里。這天所見到的日面,是本年度中最大的1天,會比7月6日地球透過遠日點時所見的日面視直徑大約3.4%。

  象限儀座流星雨是年度最優秀的流星雨之一,今年的極大期預估發生於1月3日晚間,但可觀測的下半夜時段受到月光的影響,條件不佳。

  冬夜星空最大的特色是群星閃耀,1月份日沒後即可見到獵戶座橫躺在的東方天空,正跟金牛座對峙著,再稍晚至20~21點左右時,冬季星座已全部升起,可見東方天空有7顆明亮的1等星,包括金牛座的畢宿五(略帶橙色)、御夫座的五車二、雙子座的北河三、小犬座的南河三、大犬座的天狼星(夜空中最明亮的恆星)、以及獵戶座的參宿七與參宿四(略帶橙色,目前亮度稍變暗)。公眾夜間若見到戶外的夜空晴朗,不妨出門至視野好且安全的地方,利用手機中下載的電子星圖軟體,抬頭試著辨認這幾顆亮星,看看能認得多少顆。

太陽系大行星動態太陽:由人馬座執行至摩羯座。水星:由人馬座至摩羯座,順行,30日留後轉逆行。24日東大距。上半月接近太陽不易看見,下半月日沒後見於西偏南方地平,視星等-1.0→+0.9等,視直徑4.8”→8.6”。金星:由蛇夫座至人馬座,順行。上半月日出前見於東南方附近地平,下半月接近太陽不易看見,視星等-3.9等,視直徑10.7”→10.1”。火星:由雙魚座至白羊座,順行。日沒後見於天頂附近天空,約於凌晨0-1時,沒入西偏北方地平,視星等-0.3→+0.4等,視直徑10.4”→7.9”。木星:在摩羯座順行。上半月日沒後見於西南方附近低空,約於夜晚18-19時沒入西偏南方地平、下半月接近太陽不易看見,視星等-2.0→-1.9等,視直徑32.9”→32.5”。土星:在摩羯座順行。接近太陽不易看見,視星等+0.6等,視直徑15.2”。天王星:在白羊座逆行,14日留後轉順行。日沒後見於東南方,視星等+5.7→+5.8等,視直徑3.6”。海王星:在寶瓶座順行。日沒後見於西南方,視星等+7.9等,視直徑2.2”。

2021/1/3 象限儀座流星雨極大期(ZHR~110)★★  2021年的流星雨依然由象限儀座流星雨(Quadrantids,00010 QUA)展開序幕,2021年極大期預測約發生於北京時間1月3日22時30分,天頂每時出現率(ZHR)約為110。輻射點位於牧夫座的頭部上方,1月4日約於凌晨0時過後自東北偏北方升起。由於今年1月3日為農曆冬月廿日,月亮於晚間21時過後東昇盤據於夜空中,對下半夜方出現的象限儀座流星在觀測上相當不利。本流星雨極大期前後幾晚會有間歇性的出現明亮流星,因此年初那幾天晚間的下半夜,還是有機會觀看到零散出現的象限儀座流星。  多數的流星雨是以輻射點所在的星座為名,象限儀座流星雨也不例外。不過這個星座並不在正式的88星座之列,只能拿來當作俗稱。象限儀座(Quandrans Muralis)位於武仙座、牧夫座和天龍座間,象限儀座流星雨的輻射點位置是在靠近牧夫座頭部之處。

2021/1/4~5 月掩內屏增一  1月4日晚至5日凌晨發生月掩內屏增一(室女座ω星,5.2等),掩終現象,恆星從月球暗緣出現,月球為月齡20.2的虧凸月,位於東方低空。我國江蘇南部、上海市、安徽東南部、浙江、江西東部、廣東東部、福建、臺灣等地可見。內屏增一是一顆紅色半規則變星,用小型天文望遠鏡追蹤觀測。

月掩內屏增一概況 地理經度 地理緯度掩始外切:21時58分 128.26° 19.01°掩始內切:21時59分 127.90° 18.96°掩  甚:00時04分 -172.89° 2.81°掩終內切:02時09分 -116.21° -28.16°掩終外切:02時10分 -116.57° -28.10°寬:3398公里 食延:87分25秒

R1689 = omega Virginis = 內屏增一

2021/1/5 月掩內屏二  1月5日凌晨發生月掩內屏二(室女座ν星,4.0等),掩終現象,恆星從月球暗緣出現,月球為月齡20.5的虧凸月,位於東南天空。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等地可見。內屏二是一顆紅色半規則變星,可用小型天文望遠鏡追蹤觀測。

月掩內屏二概況 地理經度 地理緯度掩始外切:02時19分 58.07° 55.07°掩始內切:02時21分 57.50° 55.47°掩  甚:04時07分 151.28° 42.76°掩終內切:05時54分 -165.48° 7.97°掩終外切:05時55分 -165.96° 7.56°寬:4408公里 食延:73分01秒

R1702 = nu Virginis = 內屏二

2021/1/10 三星匯聚 ★★  水星、木星和土星這三顆行星以不同週期圍繞太陽公轉。當這三顆行星移至太陽的同一面時,從地球上便觀看到它們同時在夜空上而出現三星匯聚的天文現象。1月10日,這三顆行星將在日落之後30分鐘的西南偏西方天空聚集。水星、木星和土星聚集在一個狹窄角度內,水星與木星間距為2.4度,木星與土星為2.2度以及土星與水星之間為1.6度。換句話說,這三顆行星聚集在2.4度的範圍內。  不幸的是,日落之後的30分鐘,天空依然明亮,關鍵是要找到三顆中最亮的木星,而水星則處在最低的位置。用肉眼觀察條件較差,可用雙筒望遠鏡,最好用口徑大的望遠鏡,在空曠無遮擋處來觀察它們。此外,月球在1月14日會依次透過三星,只可惜月齡僅1.1(超細月牙形),土星位置更低了不容易觀察到,有興趣的天文愛好者可以挑戰一下。  三顆行星匯聚的現象並不常見,下次要等到2140年1月19日,觀察條件依然較差,得使用雙筒望遠鏡,不過那時已經不是本篇讀者能看到的了。

2021/1/12 金星合月 ★★  1月12日4時09分金星合月,地心所見金星在月球以北1.48度的地方。當天清晨可以見到有一顆明亮的金星與月齡28的細彎殘月在東南偏東低空閃爍著光芒。殘月旁是人馬座恆星斗宿二。下一次金星合月發生在2021年2月11日。

2021/1/16 沃神星掩TYC 1927-00972-1(好條件)  小行星掩星是地區限定的天象,相當於迷你日食。北京時間2021年1月16日星期六23時56分,直徑約74.6km、0.055",視星等12.05等的135號小行星沃神星(135 Hertha)掩巨蟹座10.26等恆星TYC 1927-00972-1(視座標α8h7m32s,δ+22°46'32"),最長見掩時長5.2秒,減光(星等下降)1.79等,月球在地平線下。掩星帶經過我國遼寧省東港市、莊河市、岫巖滿族自治縣、蓋州市、興城市、綏中縣、葫蘆島市、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寬城滿族自治縣、承德縣、興隆縣、灤平縣、赤城縣、張家口市、崇禮區、宣化區、萬全區、張北縣、懷安縣、尚義縣、北京市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興和縣、卓資縣、察哈爾右翼中旗、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固陽縣、烏拉特中旗、五原縣、烏拉特後旗、甘肅省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拉爾市、阿瓦提縣、柯坪縣、圖木舒克市、巴楚縣、阿圖什市、喀什市、烏恰縣等地。沃神星是一顆位於小行星帶的M型小行星。  精確測時對小行星掩星觀測非常重要,計時誤差勿超過1秒鐘,用口徑20cm以上天文望遠鏡和校過時的高畫質/超高畫質錄影裝置(幀頻至少達到1-10幀/秒)以CCD觀測記錄。在確保被掩恆星能被清晰看到(SN>10)但又不過曝的前提下,儘量提高幀頻。幀頻和計時精度越高,對小行星位置、大小和形狀的限制越好。須提前熟悉觀測目標,在掩星預報中間時刻前5到15分鐘開始計時觀測,並儘量在視場中包含至少一顆參考星。注意被掩恆星不要過曝!請將觀測結果提交給紫金山天文臺掩星預報網站。

2021/1/21 火星+天王星伴月 ★★  1月21日,農曆臘月初九的上弦月將依次透過火星與天王星,火星在月球以北約5度,天王星在火星以南約1.7度,形成“雙星伴月”的天象。當晚,明亮的火星很容易觀察,而較暗的天王星幾乎被月亮的光輝所淹沒。

2021/1/21 月掩天囷增七  21日晚將發生月掩天囷增七(白羊座ξ星,5.5等),恆星從月球暗緣掩入,我國東南部地區可見,月球為月齡7.9的盈凸月。天囷增七是一顆藍白色的B型次巨星,可用小型天文望遠鏡追蹤觀測。

月掩天囷增七概況 地理經度 地理緯度掩始外切:16時23分 62.88° -15.68°掩始內切:16時25分 62.46° -15.59°掩  甚:18時29分 115.08° 17.96°掩終內切:20時34分 -177.04° 28.96°掩終外切:20時35分 -77.46° 28.87°寬:3404公里 食延:95分55秒

R354 = xi Arietis = 天囷增七

2021/1/22 天王星合火星 ★★  當從地球中心向外看,天王星與火星的赤經經度相同時,稱為“天王星合火星”,通常是這兩顆行星比較接近的時候;又因天王星亮度逼近裸眼可見的6等極限,平時不容易觀察,所以可以藉助天王星接近較明亮的行星的時機來觀察這顆行星。  1月22日上午07:35天王星合火星,地心所見的天王星位在火星以南約1.72度的地方,不過此時還是白晝,無法觀察。可在當日的傍晚入夜後(約18:30)朝南方觀看,其中橘紅色的火星亮度約0.2等,位於白羊座與鯨魚座之間,而5.8等的天王星位於火星左下方僅約1.7度的地方(相當於三個滿月的視直徑)。建議利用雙筒望遠鏡或口徑5cm以上的望遠鏡協助觀賞。

2021/1/24 水星東大距 ★★  水星是不太容易看到的,由於它大部分時間離太陽太近,使得每年只有幾次短暫的可觀測機會。1月24日9時57分水星東大距,水星與太陽的角距有19度,視亮度-0.6等,日落時的地平高度約15度,位於摩羯座內,是今年第一次觀測水星的最佳時機。東大距前後幾天,水星在日落後出現於西方偏南的低空,如果天氣條件非常好,還是有可能看到它的。

2021/1/24 小行星吳偉仁星衝日 ☆  “吳偉仁星”(281880 Wuweiren)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於2011年6月獲得國際永久編號281880號。2020年4月,由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和紫金山天文臺推薦,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下設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審議,“吳偉仁星”的正式命名獲得一致透過,以表彰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據測算,“吳偉仁星”繞日執行週期約5.75個地球年,軌道半長徑約3.21個天文單位(計量天體之間距離的一種單位,其數值取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1天文單位=1.495978707×1011米),軌道傾角約為17.2度。

2021/1/26~27 月掩井宿五  26日晚將發生月掩井宿五(雙子座ε星,3.1等),恆星從月球暗緣掩入,亞洲南部及東南亞可見,我國福建、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南部、海南、臺灣地區可見。井宿五是顆光度相對較低的超巨星,可用小型天文望遠鏡追蹤觀測。

月掩井宿五概況  地理經度 地理緯度掩始外切:20時20分 65.33° -10.39°掩始內切:20時21分 65.00° -10.52°掩  甚:22時23分 119.48° 11.87°掩終內切:00時25分 174.09° -9.93°掩終外切:00時27分 173.76° -9.81°寬:3473公里 食延:101分42秒

R1030 = Mebsuta = epsilon Geminorum = 井宿五

1月中國各地見月掩星時間表

天文日曆01日 元旦01日 蠍虎座S星極大(米拉變星,7.6~13.9等,週期242日)01日 15時34分 蜂巢星團合月,蜂巢星團在月球以南2.7度02日 21時50分 地球過近日點,日地距離0.983257天文單位,1億4709萬3162公里,太陽視直徑32′32″03日 06時28分 軒轅十四合月,軒轅十四在月球以南4.72度03日 17時22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03日 19時22分 金牛座λ星畢宿八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03日 22時30分 象限儀座流星雨極大期(ZHR~110),象限儀座流星雨(Quadrantids,00010 QUA)是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活動日期介在12月28日至1月12日之間,亮度指標r=2.1(明亮),速度~41km/s(中速),母天體2003 EH1小行星,輻射點午夜後升起,但當晚月相近下弦,觀賞條件不佳04日 04時   月掩海後星(10.1等),歐洲東部、亞洲中部可見,我國除海南外都在見掩範圍04日 22時03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04日 22時   月掩內屏增一(室女座ω星,5.2等),恆星從月球暗緣出現,位於東方低空,我國上海、浙江、福建、臺灣地區可見05日 03時   月掩內屏二(室女座ν星,4.0等),恆星從月球暗緣出現,位於東南天空,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地區可見05日 06時   98P/Takamizawa高見澤彗星透過近日點(週期7.4年,木星族)05日 11時23分 小寒,太陽黃經285°,太陽赤緯-22°36′05日 17時   水星日心黃緯最南,日心黃緯-7.0°06日 02時45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06日 17時37分 下弦06日 09時10分 月球過天赤道,進入南半球07日 00時   仙女座ν流星雨極大期(ZHR<2),仙女座ν流星雨(nu Andromedids,00263 NAN)速度~8km/s(慢速),母天體2002 XO14小行星?07日 00時38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原型)07日 02時33分 角宿一合月,角宿一在月球以南7.00度07日 18時15分 金牛座λ星畢宿八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08日 地球自轉日(Earth's Rotation Day),紀念1851年法國物理學家傅科利用傅科擺實驗證明地球自轉的日子08日 船帆座γ流星雨極大期(ZHR<2),船帆座γ流星雨(gamma Velids,00309 GVE)活動日期介在1月1日至1月17日之間,速度~33km/s(慢速)09日 16時48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09日 21時27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原型)09日 23時37分 月球過近地點,月地距離367388km,視直徑32.5′10日 天鵝座RT星極大(米拉變星,6.0~13.1等,週期190日)10日 05時16分 土星合水星,土星在水星以北1.67度10日 10時38分 心宿二合月,心宿二在月球以南5.59度10日 21時29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11日 04時15分 月球過降交點,月球自北向南執行時由白道經過黃道,地心黃緯0度11日 17時08分 金牛座λ星畢宿八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11日 19時08分 木星合水星,木星在水星以北1.48度12日 一月御夫座ζ流星雨極大期(ZHR<2),一月御夫座ζ流星雨(January zeta Aurigids,00091 JZA)活動日期介在12月11日至1月21日之間,速度~12km/s(慢速)12日 02時11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12日 04時09分 金星合月,金星在月球以北1.48度(瞬時中天經度:-139.7度)12日 05時   月掩礁湖星雲M8(5.8等),大洋洲可見12日 07時   月掩球狀星團M28(8.9等),我國南海地區可見12日 12時   月掩球狀星團M22(11.0等),南極洲可見12日 14時   金星赤緯最南(δ-23°11′)12日 16時17分 月球赤緯最南(δ-24°52′)12日 19時16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原型)13日 天兔座R星極大(米拉變星,5.5~11.7等,週期445日)13日 02時   天王星赤緯最南(δ-13°20′)13日 13時00分 朔14日 04時52分 土星合月,土星在月球以北3.22度(瞬時中天經度:-121.4度)14日 09時27分 木星合月,木星在月球以北3.30度(瞬時中天經度:172.6度)14日 16時13分 水星合月,水星在月球以北2.32度(瞬時中天經度:74.6度)14日 21時35分 天王星留(赤經02.30h),轉為順行14日 22時19分 冥王星合日,冥王星在太陽背後,不可見15日 16時00分 金牛座λ星畢宿八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15日 16時14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16日 小犬座S星極大(米拉變星,6.6~13.2等,週期333日)16日 巨蟹座δ北流星雨極大期(ZHR<2),巨蟹座δ北流星雨(Northern delta Cancrids,00096 NCC)速度~27km/s(慢速),母天體1991 AQ小行星?16日 巨蟹座δ南流星雨極大期(ZHR<2),巨蟹座δ南流星雨(Southern delta Cancrids,00097 SCC)速度~27km/s(慢速),母天體2001 YB5小行星?16日 13時   牧夫座λ流星雨極大期(ZHR<2),牧夫座λ流星雨(lambda Bootids,00322 LBO)活動日期介在1月16日至1月18日之間,速度~41km/s(中速)16日 20時   金星過降交點,日心黃緯0.0°16日 20時56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17日 長蛇座W星極大(米拉變星,9.6~9.6等,週期390日)17日 07時   P/2020 S1 (PANSTARRS)泛星彗星透過近日點(週期14.6年)17日 11時   320P/McNaught麥克諾特2號彗星透過近日點(週期5.4年)17日 14時14分 海王星合月,海王星在月球以北4.46度(瞬時中天經度:139.5度)18日 01時37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19日 仙王座S星極大(米拉變星,7.4~12.9等,週期487日)19日 小熊座γ流星雨極大期(ZHR~3),小熊座γ流星雨(gamma Ursae Minorids,00404 GUM)活動日期介在1月10日至1月22日之間,亮度指標r=3.0(暗淡),速度~31km/s(慢速)19日 13時07分 月球過天赤道,進入北半球20日 04時40分 大寒,太陽黃經300°,太陽赤緯-20°09′20日 09時   C/2019 B3 (PANSTARRS)泛星彗星透過近日點20日 19時   P/2020 T3 (PANSTARRS)泛星彗星透過近日點(週期6.6年)21日 05時02分 上弦21日 13時37分 火星合月,火星在月球以北5.05度(瞬時中天經度:-17.9度)21日 14時24分 天王星合月,天王星在月球以北3.31度(瞬時中天經度:177.5度)21日 18時   月掩天囷增七(白羊座ξ星,5.5等),恆星從月球暗緣掩入,我國東南部地區可見21日 21時11分 月球過遠地點,月地距離40萬4360公里,視直徑29.6′22日 20時22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22日 07時35分 天王星合火星,天王星在火星以南1.72度22日 16時   102P/Shoemaker舒梅克1號彗星透過近日點(週期7.4年,木星族)23日 05時   297P/Beshore彼肖彗星透過近日點(週期6.4年,恩克型)24日 小行星吳偉仁星衝日,距離地球3.25億公里,是觀測281880號小行星吳偉仁星(281880 Wuweiren)的最佳時機24日 01時03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24日 09時57分 水星東大距,日距角18.6度,視亮度-0.6等,視直徑6.9″,黃昏時見於西方低空24日 11時01分 土星合日,土星在太陽背後,不可見24日 13時13分 畢宿五合月,畢宿五在月球以南4.76度24日 18時   水星過升交點,日心黃緯0.0°25日 05分47分 月球過升交點,月球自南向北執行時由白道經過黃道,地心黃緯0度25日 23時   P/2007 B1 (Christensen)克里斯坦森彗星透過近日點(週期14.0年)26日 07時   月掩疏散星團M35(8.0等),非洲北部及歐洲西南部地區可見26日 07時   月掩疏散星團NGC2158(10.6等),歐洲地區可見26日 20時48分 天王星東方照,日落時位於南方26日 22時   月掩井宿五(雙子座ε星,3.1等),恆星從月球暗緣掩入,亞洲南部及東南亞可見,我國福建、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南部、海南、臺灣地區可見26日 23時39分 月球赤緯最北(δ+24.9°)28日 00時18分 北河三合月,北河三在月球以北3.79度28日 00時   月掩積薪(雙子座κ星,3.6等),恆星從月球暗緣掩入,亞洲南部及東南亞可見,我國南方地區可見28日 05時   一月獵戶座ν流星雨極大期(ZHR<2),一月獵戶座ν流星雨(January nu Orionids,00267 JNO)速度~12km/s(慢速),母天體2003 AC23小行星?28日 12時   409P/LONEOS-Hill彗星透過近日點(週期14.9年)28日 19時48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28日 23時19分 蜂巢星團合月,蜂巢星團在月球以南2.3度29日 02時   月掩鬼宿三(巨蟹座γ星,4.7等),恆星從月球暗緣出現,我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東部地區可見29日 03時16分 望29日 09時40分 木星合日,木星在太陽背後,不可見29日 10時09分 水星過近日點,距離太陽0.307天文單位29日 23時12分 英仙座β星大陵五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原型)30日 00時29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30日 02時   P/2020 O3 (PANSTARRS)泛星彗星透過近日點(週期10.1年)30日 10時18分 水星留(赤經21.88h),轉為逆行30日 13時25分 軒轅十四合月,軒轅十四在月球以南4.62度31日 05時11分 仙后座RZ星極小(大陵五型食變星)31日 07時   月掩海後星(10.1等),格陵蘭島南部、歐洲、亞洲西南部地區可見

  *注1:瞬時中天經度是指行星合月與恆星合月、行星合恆星與行星合行星時,由北極向南極的同一地理經度都能同時看到它們相合時的瞬時中天(緯度不必考慮)。例如2021/1/14/09:27木星合月(視赤經合),在東經172.6度經線上可以看到它們同時到達中天。中天即是當地的視子午線。  *注2:凡稱行星合月、恆星合月、行星合恆星、行星合行星,皆指地心視赤經相同;惟合日則用地心視黃經,衝日亦如之。

用手估計角直徑0.5度的距離,相當於滿月的視直徑,或是手臂打直後,小拇指頂端一半的寬度。1度,相當於2倍滿月的視直徑,或是手臂打直後,小拇指頂端的寬度。2度,相當於手臂打直後,大拇指頂端的寬度。3度,相當於手臂打直後,食指與中指兩指合併頂端的寬度。5度,相當於手臂打直後,食指、中指與無名指三指合併頂端的寬度。7度,相當於手臂打直後,四指合併頂端的寬度。10度,相當於手臂打直後,一個拳頭的寬度。15度,相當於手臂打直後,食指到小拇指間張開的寬度。25度,相當於手臂打直後,整隻手從大拇指到小拇指張開的寬度。許多朋友的大拇指和小拇指張開並不能達到25°,可能只有20°-22°。

  天象載太陽、月球和行星的動態以及其他天文現象,包括:  (1)行星的地心天象(衝日、合日、方照、留、內行星東西大距以及金星最亮、火星最近地球等)和日心天象(過近日點和遠日點、緯度最北和最南、過升交點和過降交點等);  (2)日月食概況;  (3)朔、望、兩弦,月球過近地點和遠地點;  (4)月掩行星或掩四顆亮恆星(畢宿五即金牛座α星、軒轅十四即獅子座α星、角宿一即室女座α星、心宿二即天蠍座α星),行星合月,行星之間以及行星與五顆亮恆星(除上列四顆外,另加北河三β星)之間相合。

  現把各種天象分別說明如下:

  天頂每時出現率(Zenithal Hourly Rate,簡稱ZHR)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釋出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假設輻射點位於仰角90度的天頂,在理想情況下,一個肉眼視力能夠看到6.5等星的觀測者可以看見的流星數量最多的流量值。實際能看見的會低於此一數值。  ZHR不應該譯作“每小時天頂流量”,國際流星組織(IMO)沒有“ZHF = Zenith Hourly Flow(每小時天頂流量)”、“ZHN = Zenith Hourly Number(天頂每小時流星數)”這一類的詞。百度百科以及萬維百科按照國際流星組織從2017年12月21日上架的《2018流星雨日曆》中文版開始,將ZHR的中文翻譯為“天頂每時出現率”。開源的星空模擬軟體Stellarium(虛擬天文館)已在最新的0.20.3版本中更新了zh和zh_CN的翻譯。

  合月、月掩星、行星間和行星與恆星相合:行星或恆星合月以及行星之間、行星與恆星相合都是指視赤經相合而言。行星在天球上執行的路線以及四顆亮恆星(畢宿五、軒轅十四、角宿一和心宿二)都很接近黃道,因而月球18.6年交點運動週期內有機會掩蔽它們。

  月掩星:月球在天空中每月移動一週,每小時約東移半度多,相當於月球的視角直徑。月球移動時常將恆星和行星掩蔽起來,這種現象稱為月掩星。觀測月掩星可以測定觀測者的地理座標、研究雙星、測定太陽視差及月球位置等,是業餘天文學家感興趣的觀測專案之一。專業天文學家亦需要仰賴月掩射電源來求出射電源的準確位置。

  陰曆是按月球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歷法,它的一年有12個朔望月,約354或355日。主要根據月球繞地球執行一週時間為一個月,稱為朔望月,大約29.530588日,大月有30日、小月有29日。

  月相是月球環繞地球公轉時,地球、月球、太陽之相對位置的變化,地球上的觀測者從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造成月相盈虧圓缺之變化。月相盈虧週期平均是29.530588日,曆法中之朔望月源於此。

  朔、蛾眉月、上弦、盈凸月、望、虧凸月、下弦,殘月分別是月球視黃經超過太陽視黃經0、45、90、135、180、225、270、315度的時刻。

  月齡是指從新月為起始,在一個朔望月週期內,出現各種月相所經歷的天數。月齡的數值通常用帶一位小數的數字表示,比如月齡7.4是上弦月,月齡14.8是滿月,月齡22.2是下弦月。因此月齡和陰曆是有關連的,只不過陰曆只顯示朔望月每日的整數,而月齡是計算月相所經歷的天數,為求更加準確,很多時會顯示至小數後一個位(甚至幾個位)。如果知道確實的月齡,便能推算出當時月球大致的形狀、出沒時刻及所在方位。

  合日和衝日:外行星或小行星與太陽的黃經相同的時候稱為合日,相差180度的時候叫做衝日。內行星(水星和金星)的合日有上合和下合之分,上合是行星在太陽之後,即太陽在內行星與地球之間,下合是行星在太陽之前,即行星在太陽與地球之間,上合的時候,行星是順行,即行星由西向東移動,下合時是逆行,即行星由東向西移動。

  東大距和西大距:外行星對太陽的角距可以為任何數值,在180度時為衝日。而內行星由於軌道是在地球軌道內側,所以從地球上看,它們對太陽的角距不能超過某種限度,並且沒有衝日現象。內行星在太陽之東(或西)的最大角距稱為東(或西)大距。水星在下合日前後約20天達東大距或西大距,由於水星軌道偏心率比較大,最大角距變化在18度~28度之間。金星在下合日前後70天左右達東西大距,角距約為46度~48度。內行星發生的天象其迴圈總是這樣:下合-留-西大距-上合-東大距-留-下合。

  留:由於地球和行星繞日運動時執行速度和相對位置的不同,行星在天空的視運動有時順行(自西向東),有時逆行。順行和逆行之間有一個時刻行星看來是停留不動的,這叫做留。順行而留,留後逆行叫做順留;逆行而留,留後順行叫做逆留。內行星發生在上合日以後,外行星發生在衝日以後。

  金星最亮:從地球看金星,也像月球一樣有盈虧晦明現象。金星約在下合日前後36天,或東大距之後西大距之前35天為最亮。金星的會合週期約為584天,所以它的最亮日期有時全年都沒有,有時一年有兩次。  關於金星的亮度計算採用下列公式計算:m=-4.47+5lgrΔ+0.0103i+0.000057i²+0.00000013i³,2.2<i<163.6;0.98+5lgrΔ-0.0102i,163.6<i<170.2。i以“度”為單位,r、Δ以“天文單位”為單位。  位相角採用下列公式計算:  設L與B表示其日心的、l與b表示其地心的黃經與黃緯,θ表示太陽的黃經,且將其黃緯略而不計。設在太陽一地球一行星三點所組成的平面三角形內,以σ表示地球所在的角,σ'表示太陽所在的角,則  cosσ=cos(θ-l)cosb  cosσ'=-cos(θ-L)cosB  i=180-(σ-σ')  σ角是地面觀測者所看的行星對於太陽的距角,常小於直角;σ'角在一或二象限內,按其餘弦的符號而決定。

  方照:對外行星而言,行星視黃經超過太陽視黃經90度和270度時為方照,在太陽以東90度時稱為東方照,在太陽以西90度時為西方照。

  距角:是自地球看行星與太陽之間的角度,從太陽向東或向西計算,由0°至180°,但由於行星軌道與黃道有一定的傾斜,行星合日和衝日時,距角不一定恰好是0°或180°。  距角E是用下式計算:  cosE=(R²+△²-r²)/2R△  其中R和r分別是地球和行星的日心向徑,△是行星的地心距離。

  過近日點和過遠日點:假使不考慮攝動影響,行星的軌道為一橢圓,而太陽在其焦點上,行星在軌道上離太陽最近的一點,稱為近日點,最遠的一點稱為遠日點。所列過近日點和過遠日點日期是行星向徑為極小或極大的日期,也就是已經考慮攝動的影響,這與由平均軌道根數近日點黃經等於0度或180度的日期稍有不同。

  行星緯度最南最北:是日心黃緯最南、最北的時刻,最北時黃緯為正,最南時黃緯為負。

  預報的時間同時適用於所有東八時區(UTC+08:00)的地方,包括:中國、蒙古、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汶萊。

參考資料:  1、《中國天文年曆》科學出版社  2、李廣宇、張培瑜著《PMOE2003行星曆錶框架》,《紫金山天文臺臺刊》第22卷,3~4期(2003年12月)  3、美國海軍天文臺《Explanatory supplement to the astronomical almanac》  4、有趣天文奇觀

17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2021量子通訊市場規模,量子通訊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