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2002年6月,“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創辦了SpaceX。

2008年9月28日,獵鷹1號從馬紹爾群島的瓜加林環礁發射升空,首次成功進入地球軌道,這是第一枚私人公司研發的液體燃料運載火箭。

到目前為止,SpaceX已經成功進行了78次發射,並開發出世界上唯一可重複使用的軌道類火箭和航天器——能夠發射到太空,返回地球,然後再次飛行。

11年後的今天,馬斯克為大家介紹了SpaceX最新的動作:計劃將“星際飛船”(Starship)送往火星,第一批去火星的任務可能會在2020年完成,並重點介紹了這架“星際飛船”。

星際飛船

史上最強大的宇宙飛船,將人類送上月球、火星及更遠

美國德州的 Boca Chica,剛剛組裝完成的Starship MK1 試驗機和獵鷹 1 號火箭並排豎在一起,馬斯克站在兩個龐然大物前面開始了他的演講。

馬斯克解釋了星際飛船設計理念的諸多變化和原因,詳細介紹了新的設計細節、引數和結構。

星際飛船MK1高度為 50米,直徑 9 米,重 85 噸,有效載荷 150 噸,推力高達 1200 噸,典型返程載荷 50 噸。

組裝完成的星際飛船 + 超級重型火箭高度高達 118 米,其中火箭 68 米,飛船 50 米。

MK1配備三個猛禽(Raptor)發動機,將首先瞄準20 公里的高度測試飛行,並最終進行軌道測試飛行。

而運送星際飛船的超級重型火箭Super Heavy擁有 37 個猛禽發動機,6 條著陸腿,長度 68 米,直徑 9 米。

猛禽是一種全流量、多級燃燒型火箭發動機,由低溫甲烷和液氧作為燃料。

馬斯克表示,星際飛船將攜帶150噸有效載荷進入軌道。它將在軌道上停留,為前往“月球、火星或更遠的地方”的旅程補充燃料。

雖然將一艘燃料飛船與軌道上的另一艘飛船連線起來聽起來很複雜,但馬斯克表示,在軌道上補充燃料是“SpaceX對空間站所做事情的簡化版”。

星際飛船由兩部分組成:一枚巨型火箭和一艘客用飛船。由於地球存在巨大引力,需要火箭助推器才能將巨大的星際飛船送入太空。

為了離開地球軌道,需要另一艘星際飛船提供幫助。當第一艘載客星際飛船停在地球附近時,另一枚超重運載火箭需要發射第二艘星際飛船充當 “加油機”,裡面裝滿了推進劑。然後,“加油機” 可以與已經在軌的星際飛船會合,並將推進劑轉移給後者,為飛船提供超過100噸的足夠前往月球或火星的燃料。

星際飛船的側翼是不鏽鋼設計,完全可複用。

月球基地

馬斯克還描述了未來的月球基地和火星城市,星際飛船將為月球基地和火星城市的建設運載大量的物資和人員。

馬斯克說,星際飛船將成為歷史上最強大的火箭,能夠將人類送上月球、火星以及更遠的地方。

一兩個月內,星際飛船 MK1 將進行 20 公里高度的亞軌道飛行,並且將垂直著陸回收。

最終,星際飛船將搭載多達100人,進行長時間的星際飛行。

星際飛船的進化:從火星“殖民運輸車”到“星艦”

馬斯克早就非常清楚地表明,SpaceX的目標是將人送往火星,長期以來,他一直在討論建造巨型飛船和火箭來實現這個目標。在2010年代早期,馬斯克首先將當時的神祕的火星車稱為“火星殖民運輸車”(MCS),並給它起了個綽號BFR,是“大型獵鷹火箭”的縮寫 。但沒人知道BFR的工作原理和外觀是什麼樣。

2016年,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IAC)會議上,馬斯克終於揭開了其火星概念車的第一個形象。本次展示的火箭和飛船的組合高度超過400英尺,寬37英尺。該系統將使用42臺新引擎提供動力,最多可搭載100名乘客前往外太空。

由於馬斯克聲稱這款運輸工具的運送範圍不止是火星,將其更名為“星際運輸系統”。這是有史以來人類製造的最強大的火箭,令美國宇航局的土星V號火箭黯然失色,正是後者將人類送上了月球。

一年後,馬斯克縮小了這款系統的規模。在澳洲阿德萊德舉行的IAC上的另一場演講中,他又展示了更窄、更短的火箭和飛船,該系統只需要31臺發動機,而不是之前的42臺。馬斯克表示,這次推出的飛船和火箭將更容易獲得融資。“在去年的演講中,我們確實在尋找解決資金問題的方法。”馬斯克在2017年於IAC表示。

“我們曾有過各種各樣的想法,甚至考慮去Kickstarter上眾籌,結果都沒有成功。但馬斯克聲稱,SpaceX最終會將公司全部資源投入到新火箭的建造中,有朝一日將取代公司現有的運載能力,但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解決成本問題的辦法,就是縮小飛船的大小。整個系統也用回了原來的名字“BFR”。

重新設計架構只用了一年時間。2018年9月,馬斯克宣佈了第一位商用火箭乘客,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Yusaku Maezawa),並對飛船設計進行了更新。SpaceX決定在飛船上增加三個大鰭片,並調整了其底座的引擎排布。此後不久,飛船的名字也改了。在2018年11月,馬斯克宣佈這艘船現在將被命名為``星艦'',並將其帶入太空的火箭命名為“超重型”。

從那時起,這艘飛船的材料從碳複合材料換成不鏽鋼,諸多設計細節進一步變化。系統的設計仍然非常流暢,今天的新訊息也就不足為奇了。

馬斯克:我們應該努力成為一個多行星的物種,現在就該這樣做!

雖然現在距離太陽膨脹、地球過熱之前還有“數億年”時間,但馬斯克並沒有忽視這一點,他指出,地球已經存在了大約45億年,但是人類從出現至今只佔了這45億年的很小一部分。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如果有意識的生命在地球上進化所需的時間延長百分之十,那麼它根本不會有機會進化成功,因為已經被太陽焚化了。”這位SpaceX的執行長在演講最後時說道。

2019年9月28日,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活動上發表演講

“意識是非常稀有和寶貴的東西,我們應該採取一切可能的步驟來保持意識。直到現在,在45億年之後,這個窗口才剛剛開啟。等待這個視窗的開啟需要很長時間,而且可能不會開啟長時間。我天生樂觀,但是這個視窗不會長期開放,我認為當它開放時,我們應該成為一個多行星文明。”

在馬斯克的眼中,推動人類成為多行星文明、並“將意識擴充套件到地球之外”的方法,此刻正聳立在他的身後。這架Mk1 星際飛船有朝一日將將人類送上月球和火星。

馬斯克表示,最早明年,這架星艦就將能夠載著人類飛上軌道。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世界多處文明集中在北緯30度,這條緯線到底隱藏了什麼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