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在幾百萬年的進化中,人類脫穎而出,佔領世界的各個角落,現在我們發展科技甚至不滿足於地球,但是我們有一些原始的東西依然留在我們體內。

比如對一些無害事物的天然恐懼,現在開啟網際網路可以看到一大堆的“恐懼症”,比如蜘蛛恐懼症,密集恐懼症,巨物恐懼症

如果你對某些事物恐懼,你肯定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找到相同症狀的人。

圖為:許多人對蜘蛛天生恐懼

也正是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各種恐懼症才進入我們的視線,但其實這些恐懼症都沒有得到傳統心理學的認可。

密集恐懼症可能是網際網路上流傳最廣泛的一種,大部分人看到密密麻麻的圖片都會感到不自在。

然而,有一種恐懼症比密集恐懼症影響的人群更多,只是我們很少談及,那就是屍體恐懼症(Necrophobia),主要表現特徵是對人類遺體,甚至是棺材、墓地、墓碑的恐懼。

在處理同類屍體上,人類很特殊,我們為了緬懷先人會舉行葬禮,有研究發現幾十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就已經在舉行葬禮了。

圖為:尼安德特人的葬禮

而其它動物很少能做到這一點,只有零星的研究表明烏鴉和大象可能有這種傾向,而我們的靈長類近親都很少被觀察到這種傾向。

有趣的是,別的動物很少會對自己同類的屍體感到恐懼的,而我們人類卻會感到恐懼。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首先要了解,恐懼首先是一種生存機制。

正是戰逃反應讓我們一次次躲過危險,最終生存了下來,讓基因得到延續,也可以說是恐懼讓我們生存了下來。

而我們現在體內遺留下來的這些對無害事物的恐懼,基本都是我們祖先在野外求生時訓練出來的本能。

比如密集恐懼症,我們可以理解為,那些密密麻麻的事物曾經在我們生存環境中扮演著不好的角色,象徵著死亡或疾病。

這種長期的影響,寫入了基因,讓我們可能天生害怕這些類似事物。

而對我們對同類屍體的恐懼,也可以這樣解釋,人類屍體預示著一些不好的資訊,它可能是疾病和死亡的象徵,因為屍體體現出的原因要麼是生病而死,要麼是遇到捕食者。

無論是出於哪個原因,遠離屍體都是最好的選擇,而遠離的最好驅動力之一就是恐懼。

遠離種群中的死亡群體,並不是人類所獨有的,有研究發現,就連昆蟲和水生動物都有這種傾向,只要種群裡出現生病或死亡的個體,所有的成員都會遠離它。

這種行為被稱為憎病行為,生物肯定從這個行為中得到許多利益,因此在長期的演化中它被保留了下來。

不過,疾病和死亡同樣可以在不同物種中傳播,很多疾病就是透過動物傳播到人體的,為什麼我們對其他動物的屍體往往沒有太多的恐懼呢?

一種解釋是,其它動物的屍體我們看到的更多是食物,而不是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或許“吃”真的可以戰勝恐懼,特別是在飢腸轆轆的年代。

我們在長期的演化中,其他動物早就已經和食物相關聯,而且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要捕獵到動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們早已克服了對新鮮動物屍體的恐懼。

你可能很快就發現這個解釋的漏洞,其實大多時候屍體被證明是無害的,而我們為何依然會保留這份恐懼?

首先我們對無害事物的恐懼很正常,只要無害事物和一些我們常規認知中的有害事物存在相似之處,我們就很容易受到關聯性影響。

另外,這就要說一下我們的另外一個強大功能了,除了基因會決定我們的行為之外,還有一個被稱為模因,這是我們文化形成的原因。

大多數恐懼和我們的經歷有關係,我們的所在地方的文化決定了我們的行為,如果我們的長期受到一些屍體負面資訊的影響,那我們肯定會恐懼屍體。

同樣的,如果長期都在屍體正面資訊的薰陶下成長,我們肯定不會害怕屍體,比如醫生這樣的職業。

好了,恐懼是正常現象,這是我們生存下來的原因,但我們不能對一些事物過度恐懼,這可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

17
最新評論
  • 1 #
    看猩猩猴子的屍骸也會怕,尤其是半爛不爛的
  • 2 #
    你錯了,我看到只要是骨骼,我就害怕。
  • 3 #
    如果你突然發現一具屍體,你潛意識裡肯定會認為這附近有什麼東西能殺人
  • 4 #
    食人族裡的人見人屍體應該會有歡喜感,,, 普通人對人屍體的恐懼更多的因素來自於宣傳或前輩的灌輸。
  • 5 #
    人的屍骨想到死亡,動物的骨頭想到的是食物。
  • 6 #
    怕的不是屍體而是所謂的鬼罷了
  • 7 #
    你知道旱魃嗎?就是幫黃帝打仗那個,這就是源頭
  • 8 #
    因為想到自己會是這種樣子
  • 9 #
    正所謂人死如虎,虎死如羊
  • 10 #
    我什麼都不怕,就怕沒錢
  • 11 #
    一是平時見得少了,二是文化和電視潛移默化影響
  • 12 #
    窮我都不怕,我會怕這些??
  • 13 #
    有趣的話題,人終究是社會性的動物,人的一生一世一切都是社會創造的產物,難道文明不是產品嗎?誰願意讓人剝皮看看吧那多慘忍,你見過嗎,要不有句話把人不當人看呢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嫦娥五號順利返回之後,控制上升器撞擊月球,還需要提前校對座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