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
外面的花花世界固然吸引人,但故鄉才是最溫暖的港灣。家鄉的建設離不開每一個人,國家的興起更加離不開每一個公民,古往今來,我國有很多科學家,他們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選擇出國留學,在學成之後回來報效祖國。
今天說的這位科學家是謝曉亮,他曾經在美國獲得多個獎項,還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卻在2018年放棄美國豐厚的待遇,全職回到祖國發展。
獲得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職位謝曉亮的父母都是北大的教授,家裡有濃厚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下引起了他對科研的興趣。從幼兒園開始,謝曉亮上的就是北京大學幼兒園,到附屬小學,再到附屬中學,再到上北大,他一直是同學們中的佼佼者。
上學那會,謝曉亮對科學特別感興趣,他喜歡獨自做一些小發明,音響、模型輪船等。他感覺每完成一個小實驗都非常具有成就感,從此便愛上了這些。
上大學,別人都在考慮修哪門課學分高,不容易掛科,唯獨謝曉亮把量子力學、電磁學等課程修完了。這些學課不計學分,也就是說修完這些課程,還得把學分修完。或許對於謝曉亮來講,這些課就是他人生中的學分。
從北大畢業後,謝曉亮專心在科研上,可那時候國內的科研技術還不夠先進,想要讓自己的能力再前進一步,必須出國學習。
再三考慮後,謝曉亮進入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學校繼續讀博士。如果你問起別人對他的評價,同學們都會說謝曉亮是實驗室裡最勤快、聰敏的人。
聰明是輔助的一點,重要的一點是他勤快,敢於把自己的想法付諸於實踐。博士畢業後,他又在芝加哥大學讀博士後,在他所研究的領域,謝曉亮獲得了很多獎項。
1992年,他又拿到了去太平洋實驗室的機會,他是當時是唯一一位中國科學家。1999年,他獲得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職位。
回國發展謝曉亮的前半生充滿榮譽,成為科學界有名的科學家,他發表的分子生物學方向論文,《科學》《自然》兩大科刊搶著發表。這兩個科刊是國際兩大頂尖科刊,由此可見,他的論文有多優秀。
由於謝曉亮一直活躍在國外,當時很多人都以為謝曉亮從此就在美國發展了,但是令人沒想到的是,他本人卻堅持回國,不論在國外未來他還會獲得多少榮譽,獲得有多少利益,他都決定放棄。
2009年,他和幾位好友共同成立了生物成像中心,這將對於他未來在國內的科研更加有幫助。
2018年,他決定把自己多年以來的科研經驗帶回國內,一起推動國內的科研技術。於是,他辭去哈佛終身教授的職位,全職回國內發展。幸運的是,回國後,國內給他的榮譽一點也不比國外差,在這裡,他的想法得到了更大的發揮。
無論在哪個領域有所成就的科學家,他們在多年間歷盡千辛萬苦,不僅為了自己的夢想,更是為了能夠給國家作出貢獻。
儘管謝曉亮在國外發展了這麼多年,但是他卻時時刻刻關注著國內的科研技術發展,只要祖國需要,他就會立刻回到祖國身邊。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每個人學習的。
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2015年,謝曉亮獲得阿爾伯尼生物醫學獎,這個獎項在美國非常難得,他是獲得這個獎項的首位華人。謝曉亮當時研究的是MALBAC技術,加上他曾經那些科研成就,這個獎項名副其實。
謝曉亮的優秀不需要用過多的語言去描述,就看他這麼多年的成就,就能知道謝曉亮在科研技術付出了多少心血。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報的。如今謝曉亮仍然在科學領域做研究,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科研上。
當時他一直在美國發展,有不少人都說過他"忘本",謝曉亮沒有做過多的解釋,他把所有的解釋都轉化成自己的科研成果。直到某一天,他帶著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經驗回來,讓曾經那些議論過他的人刮目相看。
優秀的人從來不需要過多的解釋,因為他知道解釋沒有用,最實在的就是行動。
結語縱觀謝曉亮的前半生,充滿榮譽和成就,這些都是經過他多年的努力得來的。別人因為學分修課程,他為了夢想學習,為了做更好的科研技術,他選擇背井離鄉走出國門,每個決定都驗證了他在為了夢想努力。
成就不會憑空而來,它需要不斷地努力奮鬥去爭取,不光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國家發展。
周總理曾經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從踏入校園的第一步開始,我們身上揹負著不光是自己的未來,還有祖國的未來。我們是祖國的主人,為了祖國的發展我們義不容辭。不管曾經在哪裡學習,不管面前有多誘人的利益,我們始終要記得自己的初心是什麼。
自己的小家遇見困難,一家人會堅持共同面對困難,同樣的,祖國有了困難,需要每一個人伸出援助之手,共同努力克服困難。
祖國的建設不光是那些科學家的責任,也是每個人的責任。祖國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只有所有人一起努力,祖國才會發展得更加強大,我們的生活才會安定,人民才會有好的生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外面的世界縱然美麗,但家鄉的景色更加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