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從1957年人類首顆衛星上天,至今已過去60多年時間,在這不長的時間裡,人類在航天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太陽系的內環,八大行星以及冥王星都有人類涉足的痕跡,並且在金星和火星實現了探測器的軟著陸,在月球上還實現了載人登陸。

人類首顆衛星

在這60多年時間裡,除了載人登月停滯不前外,總體上是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大跨步的往前發展。而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各種衛星與探測器效能的提升上,例如嫦娥5號就比當年的旅行者1號,不管是內部的電子元器件,還是外部的金屬材料,在總體效能上提升不止一個等級。

如果說一個衛星或者探測器內部的元器件是心臟,那麼它外面的金屬保護層就是強悍的身軀,這副身軀除了要抵擋外部的宇宙射線,還要適應外太空100°C以上以及-100°C的溫差,並且時不時出現的太空垃圾,也要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外太空的惡劣環境

如果沒有一副強大的身軀,即使衛星和探測器有一顆強悍的心臟,其最終的結局可想而知。所以各國在衛星和探測器的身軀外殼上都投入相當大的精力來研究,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都是往金屬材料這方面來研究。

但是有一個國家卻反其道而行,這個國家就是日本,他們返璞歸真的用人類在幾千年前就掌握的木工技術,結合現在已有的高科技技術,穿越時空把兩者結合在一起,創造性的要研發木製衛星

木製衛星

木製衛星

而他們之所以在衛星外殼用木做的原因,主要是出於環保的目的,用他們的說法:現在所有的衛星在返回大氣層的過程中,在劇烈摩擦後,產生的高溫高壓讓衛星最終焚燬,在此過程中會產生氧化鋁顆粒,這些顆粒會長久的漂浮在大氣層中,會對外太空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用木質的外殼在返回過程中,會全部焚燬完,不產生多餘的物質,很環保。

其實在高科技領域,日本人一直都對木質材料情有獨鍾,在這方面的研究也具有突破性,例如在二戰的時候,苦於物質的匱乏,日本人竟然腦洞大開的研發出木飛機,並且上天與美國的飛機打得有聲有色的,而當時飛機上的科技含量相比現在,絕對不比現在的衛星少,這麼看來,他們用木質材料來研發高科技產品,也是有前科的。

日本二戰飛機

二戰 日本飛機偷襲美軍

日本在二戰的時候用木質材料做飛機,那時被形式所逼,而如今材料充足的情況下,依然用木質材料來研發衛星,真的就是他們宣揚的那樣,是因為環保?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重大事故,在長達9年的時間裡,日本一直偷偷的向海水中放含有放射性的汙水,給海洋環境造成重大的破壞,在被發現後,日本人乾脆不要臉起來,說把剩下的120萬噸核廢料汙水等全部排入大海,可以說此舉簡直突破了人類的底線(日本人突破人類底線的事也不是幹過一次兩次了),達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讓全世界為他們的無能而買單,給全世界的下一代留下重大的安全隱患。

要把120萬噸帶有放射性的核廢料排入大海的日本人,為了幾噸重的衛星墜毀過程中產生的殘留物不危害外太空,理由竟然是為了環保,你相信嗎?反正我是不信這個鬼話的。

返回大氣層

那麼日本研製木衛星的目的是什麼?

我覺得更像是一場作秀,用木質材料做衛星,不是正途,而是旁道,其實這點日本人自己也心裡清楚。

隨著國際關係的變化,日本在航天領域也從幕後走到臺前,讓人突然感覺原來日本的航天實力這麼強大,至此日本也是以航天大國而自居。用日本航天負責人的話來說: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就,將有助於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強國民信心。這句話的潛在意思,只有一個,那就是加強日本人的凝聚力。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

而由於嫦娥5號的成功,加上他們花6年時間的小行星探測任務有些失利,對比之下,讓日本感覺很沮喪,所以透過木製衛星,可以達到博眼球的效果,正好對應了上面航天負責人說過的話。

最後,在二戰中被打掉犬牙的日本,戰後在他脖子上套上一副鏈子,防止他再到處咬人。但是今天,他又在尋求“凝聚力”,我想問他:你要幹嘛?

10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CAR-T細胞工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