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大米是大家熟知的,苜蓿這種植物為什麼能榮幸的跟著"嫦娥5號"飛到月球呢?
苜蓿草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大量高價進口?簡單一點的說,這是一種牧草,你沒有聽錯,確實就是一種給牛羊吃的草。
這種草叫紫花苜蓿這一次上了月球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中國人,晶片暫時搞不定也就扔了,難道還搞不定一種草?
中國養殖大戶都知道,每年中國向國外進口乾苜蓿草達到230萬噸,中國的優質苜蓿品種基本向美國進口,做為全球第二大草地資源擁有國,優質牧草純進口讓人難以理解,但是,事實就是這樣。
苜蓿草作為一種優質飼料作物,其蛋白含量約佔總乾草質量的17%-20%,作為一種反芻動物獲取蛋白質的優質粗飼料,苜蓿草被譽為“牧草之王”。
種好草養好牛產好奶,已被行業首肯,但是國內苜蓿產量和品質不能完全達到養殖戶的要求,於是無奈之下只能大量進口。
燕麥草也是優質牧草
當然,苜蓿草又會出現價格上漲了,大家都知道,這個地球上我們中國買什麼什麼就漲價,賣什麼什麼就會白菜價。
有人問,既然可以從美國輕鬆進口苜蓿草,那麼為什麼還要自己那麼費勁去開發呢?還要送它上月球太空進行誘導培育呢?
現在我們知道,我們餐桌上正在吃的肉,也是隨時被國外卡著脖子的。國外巨頭只要動動手腳,炒作一番,我們國內的肉價就會隨之起舞。
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牧草達到82%
但是,我們中國的草地資源是耕地面積4倍,只要獲得優質的牧草資源,還是有機會解決被受制於人的問題的。
粗糧苜蓿,只需要育種培育出適合我們中國種植的優良品種就可以了。當然,這一次透露的訊息,帶上月球的還有燕麥草種子。這是另一種中國常年向美國和加拿大進口的優質牧草。
發射一次火箭,投入不菲,只取得除了1731克月壤,代價高昂,為什麼要搭載這些種子呢?在地面培育不行嗎?
陳序男順便科普一下:
目前的育種,一是傳統的雜交,雜交的時間沒能五年十年,難以成功,而且雜交成來的品種,也不一定達到高產高質的目的。
二是植物基因編輯培育辦法,基因編輯目前也遇到非常大的瓶頸,透過組織培養創造經過編輯的植物通常效率低下、費時,僅適用於有限的物種和基因型,並且會導致基因組和表觀基因組發生意外變化。
三是現代興起的組培試管,試管培養植物組織外植體需要誘導分化,什麼叫誘導分化,就是透過溫度、溼度、重力、光幅射的辦法,刺激植物的潛力,轉化成生成優勢。在植物在地球生活了幾億年了,適應地球重力環境,要獲得突變,也就是強大的變異能力,非常困難。離開地球重力,到了太空環境,就有可能恢復它們自身的潛在的變異能力。
組培關鍵技術是誘導分化
太空的育苗的優勢是與常規地面輻射育種突變相比,航天搭載空間誘變所產生的突變材料具有成活率更高,且突變幅度更大、變異頻率高、育種週期短且穩定性強等明顯優勢。因此專家們藉助航天任務所提供的平臺,充分利用這種罕見的空間環境對農作新物品進行培育,這不僅是能夠提升生產技術水平,促進農業創新,更是成為傳統育種的重要補充途徑。
這一次登月搭載了是我國農科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的紫花苜蓿和燕麥種子,目前正在開展實驗誘變實驗。旨在突破我國草種一直存在侷限性的問題,打破優質草種依賴進口的困境,開展種質資源的源頭創新。
梁小虹說中國有1000種太空植物了
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梁小虹介紹,中國先後已經高達30餘次航天特殊空間所搭載的1000多種植物中,已經培育出700多個航天育種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