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外星文明的問題一直經久不衰,從人類進入宇宙那刻起,對外星文明的探尋就一直是個嚴肅認真的科研課題,因為宇宙中天體的數量難以估計,在如此龐大的基數下,很難讓人覺得人類是其中的唯一。
不過,相信外星文明的存在和真正找到外星文明之間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無論人類在地球如何嘶聲裂肺的呼喊,茫茫宇宙中永遠都是一片死寂。
難道科學家們真的錯了,宇宙中真的只有人類?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無論是從時間還是空間上看,人類的尋找都過於“稚嫩”,更何況宇宙中還有許多奇怪的發現,而這些發現或許就是外星文明存在的最好證明,比如名聲在外的“塔比星”。
其實提到塔比星就不得不提到“開普勒太空望遠鏡”,這個於2009年3月7日升空的望遠鏡不僅肩負著觀測各種行星的重任,還要在宇宙中尋找和太陽系類似的恆星系,因為那裡很可能有生命的存在。
它所使用的尋找方法是在整個天文界具有重要意義的“掩食法”。簡單來說,當某個恆星周圍有行星公轉,那麼在某個特定角度這個行星會將恆星發出的光芒遮蓋,所以只需要觀察恆星光度的變化,就能夠輕鬆判斷行星的大小、位置以及公轉速度等資訊。
從該方法被用於觀測以來,科學家們已經用此方法觀察了數千個恆星系,從中找到了近百顆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
而除了“地球2.0”以外,這個觀測方法還讓一顆奇怪的恆星進入了科學家們的視線。這顆恆星距離地球約1500光年,被命名為“塔比星”(tabby star),許多人認為它是宇宙中存在高階外星文明最好的證明。
在長期的觀察中,它的光度多次詭異減少,最誇張的居然減少了22%。這種現象是非常反常的,因為一般的恆星就算周圍有多顆巨行星公轉,其光度減少也不會超過3%。
起初,科學家們懷疑這種觀測結果是因為塔比星周圍有大量的宇宙塵埃,這些塵埃遮住了它散發出的光芒,但進一步觀察之後將這種可能排除了,因為能夠使得一個恆星的光度下降22%,必然是體量巨大的塵埃,這麼多的塵埃不會無緣無故的出現,周圍必須曾發生過天體碰撞或體積巨大的小行星經過。
而這兩種可能都會產生明顯的痕跡,科學家們卻並沒有觀察到,所以這塵埃遮蔽的可能被否定了。
既然不是塵埃遮擋,那還會是什麼東西遮擋呢?由此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塔比星外面籠罩著一個巨大的類戴森球結構。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上個世紀60年代左右,科學家們依據可使用的能源規模,將宇宙中的文明分成了三個等級,而戴森球就是其中二級文明的代表產物,它能夠吸收恆星散發出的能源。
所以說,如果光度的離奇變化真的是因為戴森球結構引起的,那麼塔比星附近肯定存在著一個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至少他們的科技水平是人類難以項背的,因為人類的文明等級至今不過0.7~0.8級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科學家們認為只有塔比星的光度會詭異變化時,現實卻跟人類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因為“超新星自動化巡天調查(ASAS-SN)”資料顯示,又出現了21顆光度變化的恆星。
這些恆星中甚至有幾顆光度變化比塔比星還要詭異,比如440光年外的“EPIC 204376071”,甚至有過亮度下降80%的情況。
再比如距離地球350光年左右的“EPIC 249706694”,它的光度變化雖然非常規律,但變化的幅度卻幾乎是隨機的。
在對這些光度會產生變化的恆星進行整理之後,科學家們將它們分成了兩個大類,分別是“緩慢減弱型”和“快速減弱型”。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目前已經將觀察到的光度會變化的恆星進行了分類,但它們光度詭異變化的原因目前並沒有統一且合理的解釋。
而在這種無法解釋的情況下,大部分科學家還是認為宇宙塵埃的可能性較大,但也無法肯定排除不是戴森球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