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從小很膜拜“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神。
可如今,搞地理搞地質研究是大冷門,鑽研的人並不多。
出生在湖南漣源的肖文交,卻在少人問津的地質領域埋頭苦幹了20多年。
1985年,18歲的他參加了改變命運的高考,成績沒毛病,被東北的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地質學專業錄取。
在大學畢業那一年,正是1989年,他繼續選擇這個需要忍受寂寞、吃苦受累、風吹日曬的領域前行。
一旦堅持了這個選擇,就意味著今後要習慣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長年出差、常年在野外考察、露宿,飽一頓餓一頓、上山下山更是必不可少的家常便飯。
做好了這些心理準備後,他一心考研,終於考進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生院,專心攻讀構造地質學專業,25歲時拿到碩士學位。
那年是1992年,正值改革開放的東風吹遍大江南北,經商的人不計其數,很多碩士、博士都跑去沿海地區做生意了。離開象牙塔的人奔著賺大錢了,留下來的都是真愛做學問。
儘管拿著比外面少得可憐的工資,他也沉得住氣,堅持自己的興趣,更堅信自己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此後,他在埋頭攻讀的路上繼續斬獲,於1995年秋獲得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沉積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同年11月,28歲的他進入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固體地球物理學博士後流動站做博士後,從事古造山帶大地構造學的綜合研究工作。兩年後,也就是1997年11月,他進入中科院地質研究所岩石圈構造演化開放實驗室工作,擔任助理研究員。1998年12月至2003年12月這五年期間,他擔任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2003年12月,36歲的他開始擔任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一直至今,他還兼任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特提斯研究中心主任。
2004年12月,他被科技部授予“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973)計劃先進個人”稱號並獲頒榮譽證書。
2005-2017任加拿大Waterloo大學Adjunct Professor。
2007年,40歲的他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8年,他被評為中科院北京分院2007-2008年度創新文化建設先進個人。
2009年4月17日,他被授予“第四屆中國科學院創新文化建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09年6月,他被評為全國野外科技工作先進個人。
2010年,他榮獲中國地質學會第五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同年,他獲得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
2011年9月10日,他受聘為蘭州大學地質科學與礦產資源學院兼職教授。
2011年4月至2017年1月,他擔任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副所長。
2012-2015期間,他擔任香港大學榮譽教授。
2012年11月6日,他受聘為合肥工業大學資環學院兼職教授。
2014年5月,他成為首批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萬人計劃”入選者。
2014年7月,他被聘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專業評審組專家。
2014年10月,在2014中國地球科學聯合學術年會上,他受邀作“中亞增生造山作用及大陸增生 ”主題演講。
2017年1月4日至今,他擔任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專案負責人肖文交作專案實施方案報告
2017年10月,2017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專案“北方增生造山成礦系統的深部結構與成礦過程”正式啟動,他擔任這個總經費超1億元的專案負責人。
2019年11月,他當選為中科院院士,時年52歲。
作為一位優秀的地球科學家,肖文交20多年如一日,在冷門的地質世界裡專心鑽研,不斷探索,勇於創新。
近年來,他主要從事特提斯和中亞造山帶造山與成礦作用等研究,在青藏高原北部古生代造山帶和中亞增生造山作用方面獲得了新認識。他透過大量的野外解剖和年代學工作,確定了西崑崙造山帶複雜的活動陸緣體系及其屬性、構造樣式與形成時代,釐定了疊加在早古生代拼貼體之上的岩漿弧和增生楔雜巖,探討了早古生代-早中生代向南複合增生造山作用特徵;系統分析了中亞造山帶與弧相關的活動陸緣組分的時空分佈特徵,獲得寒武紀古亞洲洋年代學證據,提出西伯利亞南緣在古生代發生多向增生、形成寬闊的增生拼貼構造帶,建立增生楔-增生楔拼貼複雜增生造山作用新的工作模型,並指出複式增生造山作用是顯生宙中亞大陸增生的主要機制之一。這一以“古亞洲洋的消減與中亞大陸增生”為研究基礎的複式增生-碰撞增生造山作用理論,是他的主要學術貢獻與成就之一。
作為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領域的學術先鋒人物,他擔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專案“中亞造山帶大陸動力學過程與成礦作用”首席科學家,2012年4月專案被驗收透過並榮獲優秀評價。他承擔的增生雜巖構造解析與增生造山作用專案也已經順利結題。
迄今為止,他共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3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專案1項、973專案課題2項和中國科學院創新專案課題1項。
目前為止,他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共發表科研論文(著)240餘篇(部),其中在SCI收錄刊物共發表170餘篇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SCI論文50餘篇),在國際刊物客座編輯專輯12部,SCI引用數千餘次,其中有2篇第一作者SCI國際刊物論文被美國ISI收錄為全球地學熱點文章。他曾多次在國際學術會議做全會邀請報告、在國際和全國學術會議上作為專題召集人。
在最近10年來全球所有地球科學領域Top 1% 高引用科學家(約2000餘名)中,他曾排名第918位。
此外,他還曾擔任《地質科學》主編、《Global Tectonics and Metallogeny》(地球構造與成礦)第一主編、《Gondwana Research》副主編;《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Terra Nova》、《Gondwana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地學前緣》、《地質論評》、《科學通報》、《地質通報》、《西北地質》、《新疆地質》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編委。
作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他還擔任國際岡瓦那研究協會執行委員、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地質學會區域地質與成礦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七屆礦床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土資源部古地磁與古構造重建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由於與人合作取得的高質量研究成果,他榮獲201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獲獎人)、2012年度新疆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一獲獎人)。
2014年10月與伊朗地調局地球科學研究所所長Morteza Talebian博士簽署合作備忘錄
在擔任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黨委委員和岩石圈研究室黨支部書記期間,他注重抓好本部門的創新文化建設。他經常瞭解研究所園區建設情況,積極推進研究所儘快建立了籃球場,讓數百名研究生有了健身的場所;積極參與組織黨員赴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參觀與學習等活動;結合本部門科技活動的特點,組織學術討論和理論學習活動,邀請了國內和國際知名科學家到所進行學術交流,同時也舉辦了國際和全國學術會議。
他注重培養新人和研究生,他所指導的1名博士生在國際頂級刊物《Nature》發表一篇學術論文(Article),獲得同行的一致好評。
因在中亞造山帶的構造演化研究領域有國際性突出貢獻,他在2017年美國地質學會(GSA)理事會春季會議上被選為美國地質學會會士。2017年10月22日,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召開的GSA第129次年會上,他被授予GSA Fellow,成為74名新會士中的一員。
美國地質學會(GSA)是國際地質學界歷史悠久、最富盛名且最具影響力的學會之一,擁有115個國家超過26000名的會員。美國地質學會會士(Fellow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簡稱GSA Fellow)為該學會最高的榮譽頭銜,有成就的GSA會員有可能被提名和選舉為會士。GSA會員被選為會士,是對他們在地球科學領域的傑出貢獻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