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種屬於肝細胞病毒家族的小包膜DNA病毒,至今仍是一個嚴重的全球性問題。不加控制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可導致危及生命的終末期慢性肝病,如肝硬化等。

人細胞核內HBVDNA的空間組織模型。

人核HBVDNA,包括共價封閉環狀DNA(CccDNA)和整合型HBVDNA,被認為是HBV相關肝病發生和發展的主要因素。

來自中國科學院(CAS)生物物理研究所(IBP)的楊鵬源(音譯)教授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吉雄(音譯)教授強調了HBVDNA在人類細胞中的關鍵作用,並研究了HBVDNA與人色素的相互作用。他們的研究發表在12月29日上線的《細胞發現》雜誌上。

研究人員首先使用了一種高度敏感的技術--3C-高通量基因組全易位測序(3C-HTGTS),在HBV感染的細胞模型中,全球範圍內識別HBVDNA-宿主DNA接觸。

有趣的是,HBVDNA在宿主基因組,而是優先在活性染色質區域與宿主DNA建立聯絡。重要的是,3C-HTGTS的資料揭示了另一種HBVDNA,即整合的HBVDNA,可以在人類基因組轉錄活性區與宿主基因組DNA形成染色質環。

透過對HBVdna與宿主DNA接觸的鑑定,發現在HBV cccDNA小染色體上也存在H3K4me1標記區,對HBV轉錄有很強的影響。

此外,HBV感染會影響宿主基因的表達,並伴有HBVDNA與宿主DNA的接觸。

這些發現為cccDNA和HBVDNA整合在人類基因組中的空間組織提供了一個高通量的三維景觀,也為進一步瞭解HBV在未來肝病發展和發展中的調控機制奠定了基礎。

更多資訊:Bo Yang et al. 3D landscape of Hepatitis B virus interactions with human chromatins, Cell Discovery (2020). DOI: 10.1038/s41421-020-00218-1

15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被扔掉的塑膠垃圾,終於被我們吃下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