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阿聯酋的“希望號”升入太空,成為阿拉伯國家第一個成功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這樣一個讓全世界為之側目的科技專案的副總負責人,是一名阿拉伯女性——莎拉·阿米里。

同時,她還是阿聯酋的政府科學委員會主席,內閣高階科學部長。更值得一提的是,“希望號”專案中,核心團隊成員80%為女性科學家,整個專案中參與的阿聯酋籍員工34%為女性,各專案組負責人中一半副職也由女性擔任。這與我們的“常識”相去甚遠,打破了我們對阿拉伯世界女性地位的許多刻板印象。可是,當世界上許多地方的女性都已經扛起了國家科技發展的大旗時,國內的女性仍然常常被淹沒在“女生不適合理工科”的印象裡。

在理工科領域的學習上,女性是否真的不如男性?如果不是,為何這樣的性別刻板印象仍然如此深入人心?相信這樣的刻板印象代價又是什麼?

1.最出乎意料的“意想不到”

莎拉·阿米里可以在阿聯酋擔任科學委員會主席,並不是她個人的奇蹟。對女性的重視是阿聯酋在努力尋求向高科技和金融發展轉型的過程當中,非常關鍵的一步。即使是一個父權君主制的穆斯林國家,即使本國女性在公共場合大多仍然需要穿著罩袍及頭巾,近些年阿聯酋讓女性在教育等領域的地位,取得了矚目的進步。根據阿聯酋的官方統計,當地女性的識字率,從1975年時的31%達到如今的 95.8%,位列全球第一。在當地女性高中畢業生中,95%會繼續高等教育(80%的男性)。這些阿聯酋國家在性別平衡表現上,甚至超越北美、西歐和澳大利亞等常被視作是先進教育典範的地區。

那麼有著“女性撐起半邊天”的優良傳統的我們呢?《中國科技統計年鑑》2015年的資料顯示,女性科研人員只佔總數的26.56%。最新的國際統計局資料顯示,以2018年兩院院士為例,中科院院士的女性比重不足7%,工程院院士中女性比重不足5%。而那些科技巨頭企業裡,女性開發者和科研人員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到底是什麼阻礙了國內女性在理工領域撐起那“半邊天”?

2.女生在理工科中“天生不如男性”嗎?

相信大部分人從小都聽過這樣的說法:“女生不適合學理工科,男生不適合學文科”。可是這種說法真的有依據、有道理嗎?

近幾十年的研究綜合表明,在數學方面,無論是基於美國或是國際樣本的測試,性別差異都非常小或者不存在。網易數讀在一篇文章整理了近些年關於國內學生中高考成績的研究發現,女生的理科平均成績和男生並無差距。儘管如此,儘管在理科平均成績上男女生其實並無顯著差異,但許多人也仍然可以得出男女生在數學能力上有差別的結論。比如《男生女生學數學》教輔系列中,書中稱透過大資料分析得出男女生在代數、幾何等領域有著認知差異。所以他們針對性別在語言表達、題目難度坡度變化、題量等不同方面做出了不同的設計。

該書從2000多萬初中生的網上答疑資訊中心隨機抽樣了部分男生和女生,並運用統計學的方式來驗證性別的差異。但其中書中在上百個章節裡找性別差異,非常有可能犯統計學上的第一型錯誤——找到了本不存在的差異。雖然第一型錯誤可以控制,但從上百個模型裡找顯著差異,在社科研究裡都是極其不被推薦的;如果在上百個小節裡發現男女生佔優的節數基本持平,那麼說明這些差異很有可能是隨機出現的。如果要確定這不是隨機,就需要在其他的樣本中進行多次測試;不知隨機抽樣的大小是多少,已經這個樣本是否與其他樣本有差別。

3.別再讓刻板偏見左右你理性的大腦

《男生女生學數學》系列書籍已經停止發行,但是透過這次事件也可以管中窺豹,對於性別的差異並不是真正的可驗證的事實,而是人們經久不變的刻板偏見。正如郭德綱在相聲裡說的“有些人他看到你就不行,你一出來他就噁心,這就是人們存在的刻板偏見”。

用結論驗證結論本來就是一種錯誤的方法,設定女性在理工科中不如男性這個前提,再用某些不存在普遍性的論據去驗證此觀點。因為人們根本就不關心到底存不存在性別差異,正如人們根本不再關心《讓子彈飛》裡面的六子到底吃了一碗粉還是兩碗粉。

巴甫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化、最典型的條件反射。在網際網路上流傳甚廣的趣聞:連續50天被誇獎的女孩,結果容貌真的就越來越漂亮,更加自信,整個人都明亮起來了;讓一女性拿奢侈品包包一個月,會變得更加自信和漂亮。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這均說明了一點——心理暗示的作用強大。國內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介紹說:“科學證明恰當的使用心理暗示可以達到消除緊張、焦慮情緒,建立樂觀積極心態的作用。”

那麼反觀我們的社會中,正如你我日常掛在嘴上的話以及社會的宣傳導向把女性不善於理工科的暗示日久天長的施加給女性身上,這便形成了最廣泛、最嚴重的心理暗示。所以,如果本身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就存在某一方面的偏向,那麼再以此證明生理的差距是一件荒誕無比的事情。事實上,大量的國際研究表明,各個國家之間的男女生成績差異大為不同。也就是說,與絕大部分性別刻板印象一樣,性別在成績上的差異更多是由社會文化和制度建構的,而不是由生理性別本身所決定的。

消除刻板偏見,絕不是為了剝奪某一方的權利,故意製造兩性對立,而是要消除其對兩性、對社會所帶來的多層傷害。因為女性的對立面不是男性,而是社會中扭曲的價值觀以及性別的枷鎖。

4.脫口秀側面反映了社會中男女對立的存在

脫口秀演員池子與楊笠的爭論還沒有結束。此前,池子表示“脫口秀不是楊笠那樣”,昨天,他釋出了一段影片解釋該觀點稱“我覺得她煽動性大於消解性,有點偏離脫口秀的感覺,更像是《奇葩說》”。隨後,楊笠迴應,“唉,沒完了,這一行現在有點難做。”

在網際網路談論兩性對立的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但絕對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正常的談論是好事,畢竟言論自由,每人都有抒發自己觀點的權利。就這次事件來說,池子沒有錯,楊笠也沒有錯,畢竟脫口秀是以娛樂大眾為目的,或者說以帶動流量為目的。

在追求權利、利益或者輿論上的支援都值得鼓勵,但是如果太極端的話,這種極端會變成禁錮在我們心頭的一把枷鎖,非但達不到預期的結果,反過來會變成一把雙刃劍刺向自身的兇器。從理工科領域所謂的“性別不平衡”到脫口秀事件,我們大家應該儘量努力自己不被一些觀點帶偏,而是應該具有獨立、客觀的思考。討論並重視現實中存在的種種性別歧視現象與性別偏見問題,從來不是為了製造對立,而是希望在未來性別可以不再重要,不再是一種區隔的工具,不再是一個將歧視合理化的手段,也不再是限制和禁錮每個人的選擇與生活的桎梏

32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測試你的能量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