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問題:人類既然也是哺乳動物,為什麼不像其他動物那樣具有全身的毛髮。即便和我們的近親靈長動物來對比,我們已經沒有了毛茸茸的身體。
可能有人會說,是因為人類學會了穿衣,所以體毛沒有了用武之地,於是在進化的長河中被拋棄。這種“用進廢退”的觀點顯然是不能解釋這一點的。甚至目前的科學家都沒有絕對令人信服的觀點解釋為什麼人要褪去體毛。
事實上,人類的體毛密集程度不亞於猩猩,只是因為這些體毛過於細小,所以顯得不是很茂盛而已。
那為什麼人類的體毛或者汗毛如此纖柔呢?科學家提出來水猿理論解釋這個問題。
這個假說認為:人類的祖先是來自一種水生猿類,他們原本是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狩獵的。但是在乾旱季節,水生猿就會遷移到綠洲和湖邊生活,於是開始涉水。並以水中的植物根部為食。在獲取水中植物的過程中就需要游泳,潛水。而體毛過長會增加身體在水中的阻力。因為在常年的水中活動中,會漸漸褪去體毛,反而增加了一層厚厚的脂肪用於保暖。
這種假設雖然聽上去十分完美,但是卻沒有任何化石證據作為強有力的支撐,也就只能淪為一種假說。
而最新的研究認為:我們的祖先在數百萬年前從陰涼的森林遷移到非洲大草原後,身體開發出來一種新的溫度調節方式以適應新的環境。
非洲大草原十分炎熱,如果人類祖先和獅子豹子一樣具有茂盛的體毛,那麼在長途奔襲中會產生大量熱量而無法散出,這樣就會使我們的祖先不利於在草原生存。
所以只有褪去全身的體毛,在炎熱的白天奔襲才能有效散出體內多餘的熱量。沒有了體毛的阻擋,汗液將直面太陽的照射,汗液的蒸發就是吸熱的過程,這種散熱方式是最簡單而高效的。
但是這一理論並不能很好的解釋為什麼褪去體毛的人類偏偏留下了頭髮,腋毛和陰毛。
所以這就需要引入新的理論來解釋。
大腦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人類腦部的重量只佔體重的2%左右,但消耗的能量佔整體消耗量的20%。
雖然褪去毛髮有利於散熱,但是在冬天人類需要毛髮保暖,特別是對大腦這種耗能大戶來說至關重要。
另一個研究認為:保留頭髮可以增加個體的識別度,有利於向異性展示自己的性感之處,這樣就可以優先獲得交配權。
還有研究認為,頭髮其實也在退化中,只是退化速度遠遠慢於體毛,也就是說未來數萬年後,人類很有可能褪去毛髮。
那為什麼人類還保留了腋毛呢?現在研究證明,腋下是汗腺最發達的區域,只要人的手臂活動,腋下作為手臂與身體的褶皺處必然會產生汗液,過多的汗液很容易滋養細菌,腋毛的存在就可以緩衝這種摩擦,減少細菌的滋生。
而陰毛的存在可以減少兩腿和生殖器摩擦的程度,有利於通風。同時也可以獎勵交配,增加其中的喜悅感,這樣也有利於人類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