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中國遙感衛星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航空遙感系統在北美洲、歐洲、大洋洲、亞洲等地區迅猛發展,遙感資料也越來越普及並被廣泛使用,中國在這一領域雖然起步晚,但是發展速度很快。

1970年4月24日,隨著第一顆東方紅衛星發射成功後,中國正式成為擁有中國產衛星的國家之一,隨後在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國在這一行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發射到返回的技術突破。

80年代以後,隨著成像光譜遙感技術的不斷髮展,國內外研製併發射了大量搭載有全色、多光譜及高光譜的感測衛星,順應時代潮流,中國衛星產業發展也迎來了高峰期。

目前,中國已經擁有了遙感衛星、導航衛星、通訊衛星、空間探測衛星和技術試驗衛星等多種型別的衛星,覆蓋了海洋衛星系列、氣象衛星系列、陸地衛星系列、北斗導航定位衛星系列,基本形成了全方位的應用衛星體系。

其中,遙感衛星技術作為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一種新的探測技術,是根據電磁波理論,應用各種感測儀器對遠距離目標所輻射和反射的電磁波資訊,進行收集、處理,最後再成像,從而對地面景物進行探測和識別的一種綜合技術。

近日,中國的遙感衛星又有了新突破,根據新華社訊息稱,中歐科技合作“龍計劃”啟動15年來,首顆P波段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生物量”將於2022年發射,另外,還儲備了15000多名科研人員為此做準備。

提到“龍計劃”,很多小夥伴可能比較陌生,該項計劃主要是圍繞中歐雙方衛星資料在農業、林業、水利、災害、測繪、大氣、海洋等領域的應用,旨在提高遙感技術的應用水平。

所以,等到P波段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發射成功後,我們可以從森林樹冠反射的無線電波來了解目前森林的數量和高度,甚至可以獲得森林區域的數字高清地圖,屆時,中國的遙感衛星將會上升到一個新高度,換句話說,中歐合作的研究成果,是全球獨一無二的技術,連美國都無法媲美。

中國遙感衛星能有現在的成就,離不開科研人員的辛苦付出,從蹣跚學步、努力追趕再到自我研發,可以說是白手起家,不斷研發、學習、攻關,最終達到了可以與歐洲一些發達國家並駕齊驅的水平。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北緯三十七度|一個你未曾知道的神祕緯度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