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曾三次到中國,去過合肥、杭州和香港,還去過北京,登上了長城,參觀了天壇。他的中國行還引發了“霍金熱潮”。當年,在中國只賣出500本的《時間簡史》,如今卻成為暢銷書,排在各大圖書暢銷排行榜上。霍金也成為青少年的偶像,很多讀者被他頑強的精神所打動。他以實際行動告訴世界上的每個人:“身體殘疾,並不代表心靈殘疾。只要活著,一切都是希望。”
時間帶走了他
享年76歲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了。其家人確認這一訊息的當天,正好是愛因斯坦139歲冥誕。終其一生,霍金一直致力於黑洞研究,以及對大眾讀者的科學傳播工作。
檢視霍金的部落格,他一共發出了20條資訊。最後一條是2017年11月24日釋出的,是寫給中國“千禧一代”的,他寫道:“我希望,當你們追求科學以及其他創意時,如此的好奇心和自信可以延續下去……讓我們一起展望未來!”所以,不要悲傷,他只是掉到蟲洞裡,去進行他的時空旅行了。
霍金此生的研究領域是引力與黑洞,主要有兩個貢獻:1970年的“奇點定理”與1974年的“霍金輻射”。他的主要工作都完成於黑洞研究大發展時期,於1973年發表了研究成果《時空的大尺度結構》。早期的霍金對當時的引力與黑洞領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對這一領域的發展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在科普方面,霍金作為當代理論物理的代言人,對於在公眾面前宣傳理論物理的作用是極大的。這一點應該無人能出其右。他在科學界的名氣一部分也來自從科普到科學的“出口轉內銷”。霍金在公眾中的巨大名氣當然也算是他對物理學的“貢獻”,一些少年就因為受到霍金感召而報考了物理系。霍金在學術界的名氣是與其貢獻相稱的,理性的同行們將霍金視為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引力和黑洞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眾多學者之一。
作為一位大半生困在輪椅上的科學家,霍金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科研和寫作,與命運抗爭,這種精神堪稱偉大。數十年來,霍金是代表黑洞、四維空間、地外生命的神秘圖騰,是學生作文裡不屈不撓、樂觀主義的典範。不過,近些年來,他更像一個流行的文化符號,平易近人地出現在美劇和動畫片裡,讓人們模仿他的電子發聲器,拿他的科技輪椅開玩笑。
但到他去世時,人們又開始回味他像藝術品般美麗的理論,然後驚覺他的離去,這也意味著從20世紀初直至70年代的天才盛世之曲,餘音已終結。那是物理學的黃金與白銀時代,群星璀璨。基礎學科不斷產生新的資料,很多幾乎立刻就能得到實用的衍生結果,直接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天才盛世的出現,並非偶然。20世紀初是人類社會生產力走到了整體層面更新換代的當口,是漫長而低下的生產力積累到了質變的時刻,最終在技術創新的帶動下,迎來了爆發。可以說,是時代造就了愛因斯坦、普朗克、海森堡,甚至後來的費曼等人,而他們又在某種程度上加快了人類現代化的程序。
當前所有的技術應用成果,幾乎都是在那個時代基礎理論成果的指導下取得的。迄今為止,基礎學科獲取的諸如上帝粒子、引力波等重大進展,究其源頭,仍未脫離當年先驅們畫下的圈。天才難再出,其中一個原因,是前一時代的成果應用還未窮盡,人類對工具的渴求尚未徹底滿足。換句話說,上一代天才們留下的東西,人們現在還未完全參透與用完。此外,社會分工愈加細緻,講求大規模投入和團隊協作,教育和科研日益規範化、流程化,讓成功的整體機率大幅提升,擺脫了對天才的依賴,卻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曠世天才出現的機率。
霍金,隨著他的離去,20世紀科學盛世留下的遺產,人們已經咀嚼得差不多了。但霍金的理論仍非完備,時間的箭頭仍未明朗,我們對宇宙還有大量未知和不解之處。過往百年的進步,應讓我們明白,“人類不會永遠在黑暗中踽踽而行—努力尋求完整的理解,遠好於精神上的絕望”。(霍金語)
霍金於1975年任重力物理學高階講師,1977年任教授,1979年任盧卡斯講座數學教授。1974年他當選為皇家學會最年輕的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