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從遙遠的史前時代開始,人類對於無盡的星空就有一種莫名的嚮往,但因為科技水平的滯後,這種嚮往只能深深地埋在心底無法得到宣洩。

建立文明之後,在無數先賢數千年的努力之下,人類對星空有了初步的認知,但那種嚮往之情並沒有因此減淡,反而如同一杯陳年美酒愈發濃郁。

1609年,當伽利略拿起手中那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天文望遠鏡時,星空的呼喚開始變得急促且接近,近到似乎觸手可及。然而,為了拉近這彷彿觸手可及的距離,人類又為之付出了數百年的努力。

1969年,阿波羅十一號帶著三名宇航員降落月球,象徵著人類邁出了征服星空的第一步,對於宇宙的認識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此時,當觸控星空的夙願實現之後,遨遊星海又成為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畢竟宇宙浩瀚無垠,那其中異於尋常的瑰麗景色又有誰不會心生嚮往呢?

而這樣一來問題也就出現了,如果乘坐一架採用核能或反物質作為引擎的飛船遨遊星海,讓人體感覺最舒服的加速度是多少呢?答案是:1g(一秒加速度9.8米)。

雖然人體最高能夠承受10g的加速度,但這僅僅是瞬間的承載能力,並且還得是經過專門訓練的專業人員。對於生活在地球上的普通人來說,無論是從心理還是生理上看,1g加速度都是最舒適的。

或許你會覺得1g加速度很慢,但如果飛船能夠一直保持這個加速度飛行,那麼最終的速度將會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值,利用時間膨脹效應甚至能夠讓你在一生的時間裡橫跨整個可觀測宇宙,這個答案是不是出乎意料呢?

想象一下,剛剛出生的你正處於一架剛剛起步的1g勻加速直線航行的星際飛船上(不考慮飛船材料、燃料等因素)。

當你1週歲時回首望去,原本耀眼無比的太陽此刻已經非常暗淡,看起來似乎和宇宙帷幕上其他恆星也沒有多大的區別。因為此時的你已經來到了太陽系的最外層,也就是奧爾特雲的邊緣,這裡距離地球大約0.56光年。

當你在飛船上度過第2個生日時,飛船的速度已經開始漸漸接近光速,時間膨脹效應帶來的神奇改變開始凸顯。

如果此時地球上還有關心你的親人的話,那麼對於他們來說你已經離開地球3年了。此時的你距離“三體”星還有不到一半的路程,距離地球大約2.91光年。

當你吹滅5週歲的生日蠟燭時,這架飛船早已經掠過成百上千顆恆星,地球上和你同一時間出生的人已經成為了84歲的遲暮老人,而你註定這輩子無法和他們交流一路上的見聞了,因為你此時距離地球83光年。

當你10歲時,飛船的速度已經非常誇張了。如果飛船一開始是沿著銀河系盤面飛行,那麼此時飛船的軌跡已經覆蓋了銀河系半徑的三分之一。

而如果一開始飛船選擇了垂直於銀河系盤面,那麼此時已經能夠看到整個銀河系壯觀螺旋的結構,地球這時距離飛船1.47萬光年。

當你走過人生第二個十年時,不僅銀河系早已看不到任何蹤跡,就連它所在的超星系團的身影都已經變得極為模糊,因為你已經在茫茫宇宙中飛行了4.4億光年的距離。

當你23歲時,光速飛行的奇妙之處必然徹底征服了你,此時的地球已經過去了50億年的時間,如果人類文明沒有因內部原因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那麼也肯定早已經離開了地球了。

因為按照科學家們的預測,太陽將會在十幾億年後步入紅巨星階段,屆時它的溫度和亮度都會大幅度地上升,這將直接影響地球的整體溫度,人類根本無法在這種環境下生存。

一年之後,已經24歲的你透過飛船上的航行日誌能夠知道,飛船已經突破了可觀測宇宙的範圍,來到了人類本該永遠無法到達的不可觀測宇宙,這時你已經在宇宙中飛行了770億光年。

二十多歲意氣風發的你決定繼續前進,誓要一探宇宙的真正大小。然而,雖然飛船已經無限接近光速,但身處飛船內部的你還是會以正常的速度衰老,並沒有快也並沒有慢。

按照正常人76歲的壽命計算,當你到達生命的終點時,走過的路程已經是可觀測宇宙的10^22倍(1後面22個0)。倘若宇宙還沒有迎來真正意義上的終結,那麼屆時它的年齡將會是現在(138億)的幾十億倍。

值得一提的是,宇宙中的繁華程度和時間是成反比的,那時的宇宙中早已經沒有了現在的生機,原本震撼的漫天繁星皆化作過眼的雲煙,宇宙中只剩下壽命極長卻一片死寂的白矮星、黑洞以及中子星。

這也就意味著,想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停下來歇一歇,已經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為根本就找不到能夠停留的行星。

10
最新評論
  • 1 #
    你先算清楚以1G的加速度飛行多久達到光速。
  • 2 #
    你發明了超光速?否則無論如何也超不過24光年距離吧?
  • 3 #
    你怎麼始終維持這個加速度?
  • 4 #
    超光速飛行跟時間是兩碼事,不要被現在的知識給誤導了,速度永遠只能是速度,時間是不可替代的,因為時間是人類對事物變化所特定的度量,不明白的人會以為我說的是一樣,其實不然
  • 5 #
    可觀測宇宙正在加速膨脹,除非有收縮相否則不可能超越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人體奧秘之謎—大腦(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