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物理定律不能單靠“思維”來獲得,還應致力於觀察和實驗。”——普朗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事物總是以它們既定的方式發生,不管我們看不看,所有的一切都不會發生任何變化。看見你桌子上的水杯了嗎?不管我們看不看它,它一直在那,永遠不會消失也永遠屬於你!這就是我們這個巨集觀世界的現實性和確定性。

當然,如果是上級或者自己暗戀的人在看你,你可能會感到不自在或者心跳加速,觀察改變了你的狀態,這可不屬於量子力學的範疇,這是你自己個人的原因。但量子世界與我們這個巨集觀世界截然不同,量子世界的粒子都處在波函式的疊加態中,充滿了不確定性,當我們觀察粒子的時候,粒子就會表現出確定性的單量子態,這是怎麼回事?什麼是量子“觀測”?是觀察者的出現改變了一切?讓我們從這兩個經典、古怪的量子實驗說起。

是波還是粒子

首先是楊氏雙縫干涉實驗。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由牛頓主導的“粒子說”一直統治著人們對光的認識,這裡說的“粒子”和我們現在說的粒子不同,牛頓說的“粒子”是真真切切的實物粒子,就像石子或者沙子,任何你能想到的微小顆粒!

微小實物粒子的行為與波浪(如水波)不同。如果我們抓起一把石子向一個有雙狹縫的螢幕扔過去,顯而易見大多數的石子都會被螢幕擋住。但是在裂縫的位置,會有那麼幾顆石子有幸穿過去。結果就是通過狹縫我們會得到兩堆石子,一堆來自左邊的狹縫,另外一堆來自右邊的狹縫!

這就是實物粒子的行為,不管你扔多少次,也不管你扔的時候有沒有觀察這些石子,都會得到這樣的結果:每個狹縫後面各一堆石子。

那麼現在我們把石子換成波,最常見的就是水波,也很容易製造。找一個水箱,在一端放置一個波浪發生器,中間也放一個有雙狹縫的擋板,這樣水波就只能通過兩個狹縫向外傳播,也相當於創造了兩個波源。

而我們會在雙縫擋板後面的螢幕上得到一個干涉圖樣,有波峰(高點)和波谷(低點),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暗帶。這是一種波的干涉現象,波峰和波谷會互相疊加,也會互相抵消。以上就是波和粒子通過雙縫後不同的表現形式,也是確定一個物質(光)是波還是粒子的手段。

在1799年至1801年間,托馬斯·楊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就是為了驗證光的性質,也就是著名的楊氏雙縫干涉,讓光通過兩條狹縫,我們就能確定光的行為是像粒子還是像波。這是我們在大學物理入門實驗室裡做的第一個標準實驗,光通過狹縫我們會看到下圖中的模式:

上圖可以看到,光通過狹縫後發生了干涉現象。托馬斯·楊的實驗也就一舉奠定了光的波動說。從此人們就認為光是一種波。但是到了20世紀初,光電效應的發現,愛因斯坦在普朗克量子理論的基礎上將光量化為光子,只有這樣才能解釋光電效應,這似乎又表明光是一個粒子,而不是波,但光也會形成波狀的干涉圖樣,所以事情就變得越來越奇怪了。

粒子的電子變現出了波的性質

在20世紀20年代,物理學家們做了同樣的實驗,但是這次用的是電子而不是光子。那麼實驗的結果會發生什麼?

科學家在雙縫處發射一束電子(從經歷β衰變的放射源中獲得電子)並在雙縫擋板的後面放一個螢幕時,我們會看到什麼樣的模式?像粒子?像波?

一直被人們認為是粒子的電子,表現出了波的性質,在螢幕上產生了類似於波的干涉圖樣!這個發現有點太讓人匪夷所思了,所以科學家一開始也在想是哪裡出了問題,一次性發射一束電子流會不會是電子和電子之間有干擾?所以科學家就一次傳送一個電子,看看螢幕上會出現了什麼?下圖就是不斷地發射單個電子後在螢幕上形成地圖案。

(a) 11、(b) 200、(c) 6000、(d) 40000和(e) 140,000個電子之後,電子通過雙狹縫的圖案。

不知什麼原因,當每個電子通過狹縫時,它們都會與自己發生干涉!不僅是物理學家,我們這時也能想到一個問題:電子究竟是怎樣和自己發生干涉地?如果電子是粒子,它們應該像石子或者子彈一樣,要麼通過一個狹縫,要麼通過另一個狹縫。

觀測導致了電子錶現出了單量子態?

那麼每次發射一個電子,它會通過哪個狹縫呢?科學家設定了一個“門”(用光子照射穿過狹縫的電子)來觀察每一個電子穿過的狹縫地情況,並且很肯定地發現,電子總是通過一個狹縫或另一個狹縫。當科學家再次觀察螢幕上出現的圖案時,電子卻表現出了粒子的模式,而不是波模式。換句話說,電子似乎知道我們在觀察它!

上圖可以看到單個電子在沒有被觀察的時候,表現出來波的性質,會同時穿過兩個狹縫,並與自己發生干涉;當我們觀察電子的時候,電子會表現出粒子的行為,會穿過兩個狹縫中的一個,在螢幕上形成兩堆電子!

正如物理學家有時所描述的那樣,觀察的行為會改變結果。這聽起來真的很奇怪,但實際上幾乎所有的量子系統都是這樣建立起來的:事物發展的所有可能結果都處在波狀疊加態中,直到你做出關鍵的“觀察”,這會迫使系統給出一個真正的答案。這就是量子世界!

許多粒子都可以建立一個糾纏態,在一個糾纏態的整體系統中自旋為0,例如,±½電子,±1光子等等,在進行測量之前,糾纏態中的每一個粒子都是正態和負態的疊加態。但是,一旦我們“觀察”其中一個粒子的屬性,我們就會立即知道另一個粒子的相應屬性。如果你觀察到一個電子得自旋為+½,那麼另外一個肯定是-½。

量子糾纏的現象確實很奇怪,因為就像通過狹縫的電子一樣,粒子在疊加狀態時的行為與被迫處於確定狀態時的行為不同。從理論上講,兩個糾纏在一起的粒子,即使另一個在一光年之外,通過“觀察”第一個粒子,確定它的自旋狀態,我們就能立即知道另一個粒子的自旋狀態;並不需要等一年的光傳輸訊號。

量子糾纏似乎違反在相對論中對於資訊傳遞所設定的速度極限。也似乎違反了現實的局域性。

這就是愛因斯坦所說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但事實確實是如此。跟愛因斯坦一樣,當時很多人對量子糾纏感到困惑,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貝爾提出,這也是為什麼被稱為貝爾定理,我們稱之為非局域性現象。

觀察兩個粒子然後分開(a)。將兩個粒子糾纏然後分開,每個粒子都處在都處在量子疊加態(b)。然而,觀察(c)中的一個粒子,就可以讓你瞬間知道另一個的狀態!

雖然貝爾定理否定了現在的局域性,但是公平的說,這並沒有打破資訊傳遞的光速極限問題。當你測量你的粒子時,離你一光年遠的人不會注意到他們的粒子有任何奇怪的地方;只有當你把你的粒子和一光年遠的粒子放在一起時,或者從一光年遠的地方得到資訊,兩者都受到光速的限制,你才能觀察到兩個粒子的狀態。

那麼什麼是量子觀察?是我們的觀察決定了量子態嗎?

與上文中說的正好相反,你是否認為正是因為我們的觀察讓電子錶現出了粒子的狀態,讓糾纏的粒子表現除了確定的量子態,其實這一切與你無關,與觀察者無關。

關於測量和觀察的討論,這其中隱藏了一個真實的真相:為了進行這些觀察,我們需要讓一個量子粒子與我們試圖觀察的粒子發生相互作用。如果我們想要進行對量子粒子的特殊測量,我們就需要這種相互作用發生在一定的能量閾值之上!

量子的狀態與你或“觀察行為”無關;相反,量子的狀態與你是否有足夠的能量進行相互作用的“觀察”有關。換句話說,就是“觀察”時會將粒子限制在一個或另一個特定的量子狀態中!

對於一個“觀察”穿過狹縫的電子來說,這意味著強迫電子與光子發生相互作用,而光子可以很好地約束電子的位置,從而讓電子確定地穿過一個狹縫。對自旋+1或-1的光子來說,光子的偏振對測量十分敏感,“觀測”會對光子的電磁場型別產生敏感的相互作用。

所以綜上所述:觀測是一種量子相互作用,它足以決定一個系統的量子態,也屬於一種量子行為!

最新評論
  • 1 #

    觀察是如何讓粒子表現出確定的量子態的?也就是說在雙縫實驗中為什麼我一看電子,電子就表現的像粒子?#科學有意思# #這很科學#

  • 2 #

    嘿嘿嘿,與其說是觀察,不如說是力的擾動。現在最應該做的實驗就是在真空無重力的環境下重新做一遍雙縫干涉,如果還是同一結果,說明存在第五種或以上的力或物質什麼的在起作用。

  • 3 #

    不要強行解釋。越來越多的實驗證實量子從概率波坍縮到確定態就是觀察本身導致的。與觀測施加的影響無關。

  • 4 #

    電子雙縫干涉的消失,這同觀察沒有關係,這明顯是測量引起的,大部分人搞不清楚.

  • 5 #

    應該再加一個延遲選擇實驗,更神奇!

  • 6 #

    觀測也是光,即眼光。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攜帶阿聯酋首位宇航員的“聯盟MS15”號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