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到小行星上取樣,卻為何不上月球?只因核心技術無法攻克
大家都知道,前段時間我們國家的嫦娥五號,成功登陸月球取樣迴歸,但是也差不多是在同一時間段,日本的隼鳥二號,也成功地在小行星上面取樣,並且返回了地球,如果光從兩者的距離來說,從月球到地球有著38萬公里的長度,而從其他的小行星達到地球的長度要遠遠超過了38萬公里,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日本的航天技術要強於我們國家呢?
其實不然,我們都知道,除了我們這一次登月取樣之外,上一次登月取樣,還是40多年前的事情了,而地球上面,也只有美國、前蘇聯和我們國家3個成功在月球上面取樣迴歸,如果日本的航天技術要比我們國家強的話,那麼為什麼從來沒有登月取樣過呢?其實這是因為日本的登陸核心技術,一直都無法攻克,被困住了很多年。
而且從登陸取樣的角度上面來說,登陸月球的難度要高於登陸小行星的難度,當然,這也不是說登陸小行星就很容易,在航天領域,一切的行為都有著很強的技術難度,比如日本這一次的隼鳥二號,雖然成功從"龍宮"小行星上面取樣迴歸,但是經過了大量的實驗,並且長達6年的測試。
並且在隼鳥二號之前,就已經有了一次小行星採集樣本的經驗,從軌道執行的角度上面來說,小行星樣本採集的難度還是比較高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探測器在執行的時候,需要比較大的能量來源,同時執行任務的時間往往都比較的長,一般來說,都會執行五到六年,而日本的航天技術,在全世界的水平應該是比較高的,整體上應該就處於美俄中和歐盟之下。
而且日本能夠利用到的航天資源也比較的多,像美國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在航天領域,和日本都有比較多的合作,就探測器的全球測控來說,日本就可以直接使用美國宇航局的相關資源,比如射電望遠鏡等等,日本本身也有這一方面的技術。
對於日本來說,無法攻克的難題,其實主要就是獨立的減速登陸發動機技術,目前全球擁有這個技術的只有美俄中和歐盟,在航天領域處於先進位置,大家別以為月球登陸那麼簡單,嚴格說,像印度那樣的硬著陸確實很簡單,只要將探測器發射上去就可以了,也不需什麼還能不能使用。
這種硬著陸是最簡單的,主要化學燃料和推進力足夠,一般的國家都能將探測器送上去,比如印度前幾年制定的登月計劃和火星計劃,基本上都是硬著陸,但是我們要明白,對於硬著陸這樣的方式,其實純粹就是炫耀和浪費資源,因為發射上去的探測器,因為硬著陸的原因,會造成損壞,根本就無法使用,只有軟著陸的探測器,才能在月球上面正常使用。
而日本卻恰恰缺乏這樣的技術,而且這樣的核心技術,美國宇航局也不可能和日本共享,所以日本的航天技術一直被掐脖子,只能進行小行星的取樣,這是因為小行星本身質量小,根本不需要有減速登陸發動機,就可以進行軟著陸和返回,當然,在控制領域,難度還是比較高的。
事實上,日本對於月球的探測還要遠遠早於我們國家,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就已經發射了月球探測器,在當時,可是僅次於美國和前蘇聯,隨後在21世紀又發射了探測器,但是也僅僅只是侷限性兩個探測器而已,因為軟著陸技術遲遲無法得到突破,所以繼續發射探測器,純屬是浪費資源。
但是我們國家不一樣,在啟動登月計劃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國家就開始了攻克軟著陸技術的難關,在短短數來年時間之內,我們國家就成功研究出來了可變推力著陸發動機技術,這對於登陸月球的軟著陸,有著非常關鍵性的作用,而且隨著航天技術的不斷髮展,我們國家的這種技術也在不斷的完善當中。
對於日本來說,這一項技術困擾了他們整整十多年的時間,一直都沒有辦法突破,但是整體上面來說,除了這一項技術之外,日本航天領域的其他技術,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先進的,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能夠成功在小行星上取樣,卻無法登月取樣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