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前沿進展,掌握最新動態,一手掌握一週重大科技新聞。
撰文 | 蛋炒飯 王爍 茴香
責編 | Yuki醬
● ● ●
牙結石裡的“殘渣”,可為屍檢提供新證據牙結石會對牙齒健康有害,需要及時清理,但對於考古學家來說,令人生厭的牙結石卻能派上大用場。牙結石作為人類骸骨中的“重點研究物件”之一,具有頭髮、骨骼等組織不具備的優勢:它可以捕獲日常生活中有意或無意間吃入或吸入的物質,如:膳食、鹽、重金屬等。最近,來自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在10具疑似吸毒者屍體上測試了他們檢測牙結石的新方法,並將檢測結果與血液檢測結果進行比較。他們發現,在牙結石樣本中檢測出的藥物(drug)總數為131個,多於全血樣本中的117個,這些在全血中未被檢測到的物質包括可卡因、海洛因及海洛因代謝物。該實驗證明了藥物殘留物可以被固定在牙結石內部,他們建立的新方法也為現有的法醫檢測手段進行了進一步補充。
文章連結: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341470/
修改基因,能否解決 “長生不老” 難題?從古至今,多少人都在追求長生不老之法,但即便是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仍未成功。最近,一篇發表於《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的文章,利用CRISPR/Cas9篩選技術,篩選出一個對細胞衰老有極大貢獻的基因:KAT7。該研究首先獲得攜帶沃那綜合徵和小兒早老症致病突變的人間充質前體細胞(hMPC),並對其進行了基於全基因組CRISPR/Cas9的篩選,鑑定出百餘個促人衰老的新基因。他們對排名前50的基因進行了功能驗證,這其中乙醯轉移酶的編碼基因KAT7在候選基因中名列前茅。小鼠研究表明,敲減該基因可有效緩解細胞衰老,延長衰老小鼠的壽命。這項研究表明了KAT7在衰老過程中的強大功能,並且向我們展示了基於單因子失活的基因療法在延長哺乳動物壽命上的潛在應用價值。
文章連結:
https://stm.sciencemag.org/content/13/575/eabd2655
出國吃不慣歐洲菜?可能和舌頭構造有關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出國之後不適應國外飲食的情況,這可不僅僅是因為飲食習慣不同,研究人員發現,同一種食物,在中國人和丹麥人嚐起來味道是不一樣的。他們對152個樣本(77位丹麥人 75位中國人)進行研究,發現中國人和丹麥人味蕾分佈是不同的。中國人的菌狀乳頭(味蕾的其中一種)密度更高,對味道的感受更敏感,尤其是苦味。所以很多中國人不喜歡花椰菜和黑巧克力,很可能就是因為對其中的苦味更為敏感。而且,這次的研究還發現,中國人更喜歡吃柔軟的食物,青睞在舌頭和上顎直接擠壓食物,而丹麥人卻偏愛脆性的食物,咀嚼是樂趣所在。但是飲食的差異和這種味覺差異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文章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50329319304653?via%3Dihub
鱷魚進化這麼慢,為什麼還沒滅絕?早在2億年前的侏羅紀,鱷魚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生生不息一直存活至今,把現代跟之前相比,它們的進化似乎並不大。近期在《自然》雜誌子刊《通訊·生物》釋出的一篇論文,揭開鱷魚的進化之謎。他們發現,鱷魚的進化模式隨著氣候變化 “走走停停”,在溫暖的時期他們生長得更好,而且進化更快。因為鱷魚並非恆溫生物,需要外界環境的熱量補給,在這種情況下鱷魚體積也容易變大。而隨著地球溫度的降低,鱷魚體積則開始變小,進化也相對停滯。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鱷魚比史前鱷魚體積小的多。然而除了體積變化,其他方面身體變化卻不大,這說明他們本身的身體結構已經足夠合理,不需要再隨著環境變化做出更多的調整。至於為什麼只有一部分鱷魚物種留存,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文章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3-020-01561-5
大腦是如何控制哺乳動物 “趨甜避苦” 的我們對甜食的喜愛彷彿與生俱來,香甜的味道總能激發食慾,促使我們攝入大量能量豐富的食物,而對苦味的厭惡則能令哺乳動物有效地避開潛在的有毒物質。那麼大腦是如何調控哺乳動物出生後就會“趨甜避苦”的呢?2021年1月7日發表於《細胞》(Cell )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甜和苦是由腦幹中不同的神經元叢集負責的。腦幹中SST+和CALB2+神經元將苦和甜的訊號從舌頭傳輸到大腦皮層,形成一種由自上而下的反饋調製。苦味會抑制甜味訊號的輸入,同時增強腦幹中的苦味訊號。而杏仁體(大腦中負責調解感覺、情緒和記憶的重要區域)的皮質反饋又使得哺乳動物對苦味有了強烈的厭惡感和排斥行為,以此來控制味覺行為。
文章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2867420316846
大腦會編輯特殊程式碼,讓你和他人產生“距離感”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使保持社交距離變得尤為重要。處於社會環境中的人類不僅要對自己的空間位置進行標定,同時要對環境中其他個體和環境邊界的位置進行界定。最近發表於《自然》(Nature )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人的大腦會產生一種通用程式碼來標示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空間位置關係。研究人員跟蹤調查了腦內側顳葉植入電極的個人,記錄他們在現實世界進行空間導航和觀察時的腦內反映:當參與者在房間裡搜尋時,他們的腦電波以一種獨特的模式流動,這表明每個人的大腦都能夠繪製出牆壁和空間的邊界。有趣的是,當他們坐在房間的一個角落,看著其他人接近隱藏的位置時,他們的腦電波也以相似的方式流動。這一發現表明,人們的大腦會編碼特殊的腦電波模式,來追蹤我們和其他人在共享環境中的位置,幫助我們識別與他人及環境的邊界。
文章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03073-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