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諾依曼被譽為計算機之父, 那麼他到底有多厲害呢?
我們大家都看過浙江衛視的最強大腦節目, 對裡面的選手的表現都看得目瞪口呆,佩服的不得了。那麼馮諾依曼的腦力值可以秒殺絕大部分的選手,是不是讓大家驚歎的不要不要的了。
最強大腦節目
馮諾依曼在講課
考慮到經濟原因, 他選擇了攻讀化學專業,同時馮·諾依曼在布達佩斯大學註冊為數學方面的學生,但並不聽課,只是每年按時參加考試,考試都得A。1926年他在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獲得化學方面的大學畢業學位,透過在每學期期末回到布達佩斯大學透過課程考試,他也獲得了布達佩斯大學數學博士學位。當他結束學生時代的時候,他已經漫步在數學、物理、化學三個領域的某些前沿。
由於戰爭的需要和自身興趣的轉移,馮·諾依曼的研究領域逐漸延伸到了數學的應用上。1937年應邀進入美國的彈道實驗室進行武器的研發,後來他也成為了曼哈頓計劃(即美國陸軍部研製原子彈計劃)的顧問之一,為原子彈的誕生添磚加瓦。
原子彈
與此同時,馮·諾依曼也對經濟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於1944年與摩根斯特恩合著了《博弈論與經濟行為》,後被譽為是博弈論學科的奠基性著作。這個時候,馮·諾依曼開始關注計算機理論。除了實際需要外,強大的數學基礎所帶來的直覺也是他想發展計算機的動力。做為最一流的數學家,馮·諾依曼所考慮的更多是計算機理論的本質,而非它的具體制造。
1945年《關於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報告的初稿》,總結了早期計算機理論的思想,為現代計算機理論提供了邏輯框架。按照如今的觀點,此文就是現代計算機的“出生證”。在發展計算機理論的過程中,他還順便發展了編碼理論,對數值計算也頗有貢獻,因此也被看作計算數學的締造者之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