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宇宙中的奇蹟,而智慧生命的出現更是奇蹟中的奇蹟。現代科學告訴我們,人類的存在並不是理所當然,與之相反,在過去的日子裡,必須要有很多的“巧合”,人類才可以在地球上出現。那麼,人類的出現到底需要有多少個“巧合”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
一、成熟且穩定的星系
年輕的星系通常都非常狂暴,在這樣的星系裡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殺手”,比如說類星體、超新星等等,它們在一瞬間釋放的能量,就足以讓附近星球上的生命全部消失。更關鍵的是,生命所需要的重元素不會輕易生成,它們必須在恆星的核心合成,很顯然,年輕的星系是缺乏這些元素的。
所以,只有在類似我們銀河系這樣成熟且穩定的星系裡,才可以孕育出生命。
二、銀河系內的宜居帶
並不是銀河系裡所有的區域都適合生命,離銀心太遠會得不到足夠的重元素,而離銀心太近又會遭受強烈的輻射,因此,在銀河系中,只有中間位置才算得上是宜居帶,如下圖所示。
三、大小合適的恆星
在宇宙中有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恆星越大,壽命就越短,因此,體型過大的恆星是不足以支援生命的演化的。而另一個事實是,太小的恆星又因為輸出的能量過小,也很難支援生命。
四、必須是單恆星
在銀河系中,很多恆星都是成對出現的,由於有兩個強引力源,在這樣的雙星系統裡執行的各種天體,其執行軌道都極不穩定,碰撞事件會經常發生,運氣不好的話被直接丟擲本星系也是常事。
五、恆星的宜居帶
這個大家都明白,只有在恆星的宜居帶裡才有液態水的存在,而液態水是生命的根本。
值得一提的是,一顆恆星的宜居帶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說太陽的宜居帶就一直在向外移動,這造成了曾經宜居的金星,現在變成了“地獄行星”,而在若干年以後,地球也將會不再處於宜居帶。
這就意味著,一顆行星必須處於恆星宜居帶的中間位置,才有足夠的時間演化出高等生命。
六、恆星系裡沒有熱木星
熱木星是恆星系裡常見的天體,這些氣態巨行星通常都形成於主恆星的冰凍線以外,隨著品質的增長,主恆星的引力會使其向內側遷移,並最終停留在離主恆星很近的位置。
科學家推測我們太陽系中的木星,就差點成為這樣的熱木星,不過幸好被土星給阻止了。可以想象的是,假如木星完成了遷移,那麼它巨大的引力將把內太陽系攪得亂七八糟,地球上也別想誕生生命了。
七、宜居行星
這個想必大家也都明白,簡單地講就是要有大氣層、水、磁場……等等一系列適合生命的條件。
有了以上的“巧合”之後,生命就可能會出現了,但是這離人類出現還有很遠的距離,我們接著看。
八、不能有頻繁的小行星撞擊事件
小行星的威力大家都知道,如果一顆行星隔三差五地被小行星撞擊,那麼這顆行星上是不可能演化出高等生命的。在太陽系裡,木星就充當了地球的保護神,它幫助地球清理了絕大多數的來襲的小行星。
九、穩定的傾角
擁有穩定傾角的行星才會出現一年四季,這非常利於生命向高階形式演化,在太陽系裡,月亮就幫助地球穩定了傾角。
十、行星上水不能太多
如果行星上水太多,整個星球表面都會被海洋覆蓋,這樣就不可能演化出陸生生物,更不可能演化出人類了。
十一、恐龍滅絕
這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一個“巧合”,如果沒有6500萬年前的那顆小行星,估計現在的地球仍然是各種恐龍的天下,也許根本就不會有“人類”這個物種存在。
十二、地質運動
我們都知道,直立行走是人類祖先演化成智慧生物的關鍵,而研究表明,人類的祖先並不是主動去學習直立行走的。在大約1200萬年前,一場轟轟烈烈的地質運動將非洲東部的地殼撕裂,將那裡的森林慢慢地變成了草原。
這場地質運動迫使人類的祖先從樹上下來,他們只能到草原上去謀生,從此學會了直立行走。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那場地質運動,人類的祖先就不會去直立行走,地球上也就不會有現代的人類了。
以上就是人類的出現所需的12個“巧合”,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些“巧合”中,缺少任意一個,人類都不可能存在。正因為如此,不少的科學家都認為,在宇宙中生命可能會比較常見,但要演化成高階文明就很難了,即使宇宙中存在高階文明,文明之間也應該相距遙遠,也許這就是我們遲遲找不到外星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