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從超導到量子糾纏

現在我們迴歸到超導的本質。超導態實際上是一種宏觀量子態。超導態的形成有一個核心機制,就是電子之間有穩定的吸引勢,這種吸引勢導致電子可以聚集在一起共進共退。因而大量電子具有相同的動量,也就是說在動量空間形成了凝聚。一旦動量空間形成凝聚,就會在位置空間處於波的狀態,聚集的電子覆蓋在導體表面,形成了超流體。而超流體實質上就是宏觀的量子波。

量子態本身就是“其上不皦,其下不晦,尋尋呵不可名也,復歸於無物”,因此量子態就有無大無小,無往無去的特點,也就是老子所說的“惚恍”之態。所以超導體能夠沒有電阻,就如同量子糾纏可以無視空間間隔是一個道理。這裡不妨開個腦洞:如果我們要實現空間轉移,只要把一個人全身上下都量子化一下,就可以隨意穿梭於空間了。

我在沒有研讀《老子》之前,始終堅信量子糾纏不能超光速傳遞資訊,更不用說空間轉移了。但研讀《老子》之後,我認為量子糾纏才是世界的本質,資訊之類的實體反而不是本質。的確,量子糾纏不能超光速傳遞經典的資訊。因為經典的資訊受限於光速。其實這是廢話,量子態當然不能傳遞經典態的資訊。但是比如我要傳遞的就是量子的資訊,那麼當然可以不受限於光速了。實際上量子糾纏裡有一個叫量子瞬間轉移,說的就是利用量子糾纏來實現傳遞量子態。

所以說,讀《老子》前,我是郭光燦院士的粉絲。讀《老子》後,我更傾向於潘建偉院士了。

當然這裡是個人的觀點,也許是個錯誤。但是管他呢,我又沒有名譽包袱。哈哈~

15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恐龍比人類更早登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