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這是《左傳·僖公五年》中的一段話,其中“唇亡齒寒”就出自這裡,其本意是指嘴唇沒了,牙齒會感到寒冷,言外之意就是比喻利害關係。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與撫育我們的太陽有著密切而無法割捨的聯絡。
太陽的命運按照大爆炸理論,太陽形成於45.7億年前,是由坍縮的氫分子云形成的。太陽內部正在不斷地發生核聚變反應,即由四個氫原子核合成一個氦原子核。在反應過程中,太陽質量減少,根據愛因斯坦能量公式E=MC²可以得出,減少的質量轉換成為能量,而能量以光和熱量的形式對外釋放。光和熱量抵達地球,帶來勃勃生機的希望。
太陽比地球大很多,但也是有質量的,決定恆星生命的本質是質量,太陽的命運早已經安排好,它從誕生到主序星階段,後經歷紅巨星、紅超巨星階段,最後成為白矮星。太陽已經存在了45.7億年,目前處於主序星階段的中年期。按照推算它的壽命為100億年,約50億年後將壽終正寢。當氫核聚變消耗殆盡,太陽中心會發生坍縮,直至氦聚變成為碳元素。從坍縮到形成碳元素階段,太陽溫度不斷升高,不斷膨脹變大,接著變成紅巨星。太陽的重力和輻射能之間維持平衡,但核聚變在太陽外層發生著,輻射能逐漸強於重力。太陽繼續膨脹,表面溫度不斷下降,逐漸變得更亮,形成了紅超巨星。經過紅超巨星階段後,太陽會變成瀕死前才出現的星狀星雲,隨後進入白矮星階段,最終形成一顆不會發光的寒冷恆星。
地球的命運1.地球進入升溫時代
太陽進入主序星階段末期至超紅巨星階段,溫度和熱量將前所未有的提高,給地球帶來的將是災難性的改變,地球溫度不斷升高,輻射增強,動植物曬傷、曬死。由於溫度上升,冰川加劇融化,海平面上升,很多地方將被淹沒,南北極冰川將消失,隨後地球上的水將不再以液態形式存在。
2.地球偏離原有軌道
由於太陽質量逐漸下降,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可推測,地球和火星將偏離原有軌道,遠離太陽。因為太陽系引力的變化,太陽系八大行星將形成新的秩序,屆時地球命運將更難,面臨著撞擊的危險,這個危險來自太陽系內外。更致命的是如果地球被木星捕獲,進入洛希極限,地球將會被撕碎。
3.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改變
因太陽質量的減少、軌道的改變導致地球自轉和公轉將徹底改變,到時候日月年和四季都會延長,這對於地球上的生物將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4.地球物種滅絕
即使人類有辦法抵禦紅巨星和超紅巨星階段,但太陽進入白矮星階段後將不會再發光發熱,地球將進入冰凍階段,屆時溫度驟降,沒有能量供應所有物種將滅亡。地球會變成一個死氣沉沉的行星。
地球該何去何從1.外星移民
2.地下世界
因地球表面溫度從高到低變化,形成極度惡劣環境,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了,可考慮進入地球深部發展。相信到時候透過發達的科學技術,模擬人類適宜的生存環境也不是不可能。人類將成為名副其實的“穴居人”。
3.等待“拯救日”的到來
這可能是個幻想,但也可以這麼想:宇宙很大不可能只有人類這麼孤獨,在遙遠的地方應該存在著外星人。說不定哪天外星人星際旅行到達太陽系,發現人類正面臨著災難,也許會施以援手(前提是外星人有良心)。根據美蘇爾文明記載,人類是外星人阿努納奇人艾創造的,人類發生災難,估計他們不會袖手旁觀,等“第十二天體”再次光臨地球,將是人類的“拯救日”。
4.被動接受“五五開”的命運
根據光多普勒效應的觀測得出,仙女座星系正在以每秒120千米的速度向銀河系靠近,預計37.5億年以後與銀河系相遇。上文我們說到太陽將在50億年後能量枯竭,那麼這37.5億年正好是個過渡期。我們不妨大膽推測,到時候人類如果無法實現星際旅行移民外星,那兩個星系的碰撞也許是個機會,這個機會可能是“五五開”的。兩個星系碰撞時也許會有新的類似太陽(或者比太陽更大)的恆星來掌管太陽系,屆時太陽將以第九大行星的身份成為系新星系的一員。人類唯一需要做的是想辦法活下去,直到新的“太陽”到來。
結束語:地球的未來還很長,人類怎麼忍心讓這勃勃生機、五彩繽紛的世界毀滅在自己的手裡。也許地球的命運多舛,目前人類還很笨,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下下代,子子孫孫會有能力面對太陽的問題。我們唯一需要做的是,做好自己,活好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