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本質是複製自己,作為第一要務。
生命的根本目的在於資訊的留存,也可以說是資訊的永生,這種永生的方式就是不斷繁衍後代、複製自己的同時加入一定變異性以保證不會滅絕。
如低等生物的同性繁殖,高等動物的異性繁殖是為後代更好的適應環境,進行生命的延續,而沒有做到的生命必然已經滅絕了。所以,複製自己繁殖後代確實是人的本能,寫入基因中的本能。
因為雌雄異體在進化中更有優勢。所謂“進化”,事實就是下一代的基因的組合差異(變異),適應生存環境的差異組合會生存和增強下去而不適應的則會被淘汰。
雌雄異體在繁殖後代上產生較大變異的可能性要遠高於單性繁殖,比如人類,兄弟姐妹間也有比較大的差異,這就是遺傳變異造成的,而單性繁殖造成的變異大概相當於同卵雙胞胎的差異。
不變是應不了萬變的,只有以變化應對變化,雖然失敗的風險大,但同樣當環境鉅變時多樣性的種群也更有機會生存下來,不會滅絕。
昆蟲:最早出現於志留記早期,陸地中出現最早的生物。現今多屬於雌雄異體,但也存在極少數雌雄同體的種類。
爬行類:最早出現於石炭紀晚期。卵生,均屬於雌雄異體的動物。常見的種類有蜥蜴,烏龜,蛇等。
鳥類:最早出現於侏羅紀晚期。卵生,均屬於雌雄異體。現有鳥類9000多種。
哺乳類:最早出現於侏羅紀中期。幾乎均為胎生,均屬於雌雄異體,個別卵生。
靈長類:
最早出現於白堊紀末期(6500多萬年),約5000多萬年前,靈長類動物呈輻射狀演化,從低等靈長類動物原猴。
古類人猿最早出現在非洲東部南部,由原始猿類逐漸進化而來,分化為低等類人猿(如長臂猿),高等類人猿(如猩猩),古猿等.。
猩猩是在約1400萬年前就與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分離出去了,而大猩猩則是在約750萬年前與人類分離的。而在550萬年前人類從靈長類中分離出去。之後所剩的靈長類是一個稱為“潘”(Pan)的大類,包括了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在約250萬年前倭黑猩猩才與黑猩猩分離。
人類:
約550萬年前人類從靈長類中分離出去。
南方古猿,大約500萬-800萬年前,有些類似黑猩猩的猿類物種在雨林周圍與稀樹大草原連線地帶形成群體,併成功地進化成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人屬,大約250萬年前,由於熱帶非洲的氣候開始惡化,大多數南方古猿逐漸消失。殘酷篩選後的殘餘南方古猿的後裔生存下來並繁榮起來,稱人屬。
能人,約150萬到250萬年前,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進化成能人,也稱為早期猿人,能人的意思是能製造工具的人,是最早的人屬動物。能人屬標本的腦量只有450、500和600立方厘米,其中碩壯人部的腦量在700到900立方厘米,普遍認為最早使用工具的能人應該是碩壯人。
直立人,(Homoerectus) 約20萬到200萬年前,最早在非洲出現,逐漸取代能人,懂得用火,開始使用符號與基本的語言,能製作更精緻的工具,遺蹟稱為阿舍利文化。這個非洲群體大概在190萬年前至170萬年前之間的某個時間從非洲擴散到亞洲。約100萬年前,冰河時期來臨,非洲開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開始遷徙,向世界各地擴張。
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屬於直立人。
期中約80萬年前,直立人來到現代的西班牙地區,成為最早的歐洲人,並於60萬年前在歐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於約30萬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最終約20萬年前被晚期智人融合取代。
此為人類第1次走出非洲。
早期智人 約3萬到25萬年前,舊石器中期,起源於非洲,後向歐亞非各低中緯度區擴張(除了美洲)。
(大荔人、馬壩人、丁村人、許家窯人、尼安德特人都屬於早期智人)。
獨立演化成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及其它種群後來遭遇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彼此共存過一段時間,併發生了交流融合。
此為人類第2次走出非洲。
晚期智人(late Homosapiens) ,一類生活在5萬年前至1萬年前的古人類(1萬年以來的人類稱為現代人,但也屬於晚期智人的一種),也就是所謂現代人的祖先(山頂洞人、河套人、柳江人、麒麟山人、峙峪人既屬於晚期智人)。
非洲直立人與亞洲直立人大概分離了150萬年。在此這期間,非洲直立人進化為智人並在此出走非洲。
第3次走出非洲,並與之前的早期智人發生融合、交流,並最終取代早期智人(氣候因素、文化不佔優勢、被智人屠殺,現仍存在爭議)。
藝術出現,開始學會人工取火,形成母系氏族公社,進入舊石器晚期,最終形成當今世界四大人種(黃、白、黑、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