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我們現在用的手機,晶片技術每隔幾個月就會更新換代,還沒有用多久,新產品就出來了。有的科學技術我在小時候就聽說過,磁懸浮、核聚變等技術,不久前看過資料,核聚變可控範圍可以達到100多秒,成本還是降不下來。磁懸浮也是如此,每年都會聽到這方面的報道,如何取代高鐵,離現實還是有距離。石墨烯也聽過很多年了,主要是快充,新能源汽車品牌說8分鐘可以充滿電,結果又是爭議不斷。
核技術,我一直希望咱們的航母、科考船、破冰船、補給船都可以用上它,燃料幾十年都不用換。在海上可以承擔很多工,觀察天空的衛星、空間站、飛機等。但是核電站需要的是可靠安全,日本的科學技術、經濟實力排名世界的前幾名,一旦出了事故,也是沒有辦法處理。核聚變的難度更大,成本更高,所以距離發電,造福人類還是很遙遠。
磁懸浮我記得第一次聽說是在小學的課本上,比高鐵的年代更久。我一直以為它可以很快取代傳統的火車,乘客更舒適,速度更快,朝發夕至,星期天出遠門更方便。當然了,大家也可以乘坐飛機,也是不錯的選擇。只是有的人不喜歡坐飛機。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科學技術離人們的夢想還是有距離,比如我喜歡的火星和月球上建立基地。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