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從1.5億千米遠處發射的光線都能曬傷我們的面板,19世紀末的物理學家非常迫切地想知道,驅使著像太陽這樣一個巨大的“火爐”不斷工作的能源是什麼。
當太陽上的物質在引力作用下向中心聚攏的時候,壓強和溫度就會上升,也就是說太陽可以將引力能轉化為熱能,而開爾文經過計算後發現,太陽的引力能只夠維持3000萬年就會被耗盡。
但是,既然太陽還在天上發光發熱,就說明從它誕生至今肯定沒超過3000萬年,因此開爾文在1862年公開質疑了達爾文計算出的地球的年齡有幾十億年的說法。
其實達爾文是對的,開爾文出錯了,愛因斯坦於1905年發表的那條著名的方程式E=mc²揭示了謎底。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能量(E)和質量(m)實際上是等效的,並且可以相互轉化,用一個物體的質量乘以光速(c)的平方就是這個物體能釋放出的所有能量。不過這也有一定的條件,釋放能量的過程需要極高的溫度和壓強。
1920年,英國天文學家阿瑟·愛丁頓首次提出了太陽產生能量的真正機制:核聚變。
氫能夠在極高的溫度和壓強下聚合在一起變成氦——科學家發現,在太陽中心存在這種反應,並且最為關鍵的是,產生的氦的質量比原來的氫要輕一些,這些少了的質量就是太陽能量的來源——它們會按照愛因斯坦的那道方程式轉化成能量。
在每一秒鐘,太陽會將6.2億噸氫聚變成6.16億噸氦,剩下的這0.04億噸則轉化為能量散發出去。
儘管太陽對氫元素的需求如此之大,但它所擁有的原料還足夠支援自己燃燒50億年。
1939年,美籍德裔物理學家漢斯·貝特(Hans Bethe)研究發現了氫到底是如何變成氦的,並提出是由4個質子(即氫原子核)聚合到一起變成一個氦原子核,這就是質子–質子鏈(pp鏈)模型。
儘管這一聚合過程每秒鐘在太陽中心發生約9×1037次,但是某一個單獨的聚合反應可能就需要數百萬年時間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