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我們太習慣於我們的身體,所以總覺得我們就是人類演化路上的終極體,現如今這樣就是最完美的狀態。然而事實證明,人類身體有許多不合理之處。
人體不合理之處直立行走是人類區別於其他靈長類的重要表現,然而直立行走並非沒有缺點。對比黑猩猩的骨骼你就會發現,黑猩猩的盆骨比人們要寬許多,盆骨較寬能夠給產道留下足夠大的空間,能夠使女性更容易生育後代。
人類的盆骨相對於黑猩猩而言非常狹窄,而這是其實是為了適應直立行走的需要,否則過寬的髖骨就會導致人類在行走時就像黑猩猩一樣一走一晃。
過於狹窄的盆骨對於女性而言就是一個災難,這是因為過窄的盆骨會擠壓女性的產道,使產道變得狹窄且崎嶇,我們的嬰兒需要經過調整兩次頭部方向才能夠順利出生。
如果過於狹窄的產道已經讓人類女性飽受生育之苦的話,那麼人類逐漸膨大的大腦則導致了孕婦與嬰兒的死亡率。
我們知道,人類在直立行走之後,開始嘗試以肉類為食,而肉類中含有大量的能量。再加上消化肉類不需要較長的腸道,所以人類的腸道可以演化地更短,腸道是一種高耗能器官,更短的腸道意味著更加節能。
還有,直立行走是一種非常節能的行走方式,幫助人類節約了部分能量。在這樣的環境下,人類有多餘的能量用於腦容量的發展,所以人類的腦容量逐漸膨大了起來。
逐漸膨大的腦容量又會導致人類嬰兒在出生時面臨難產現象,從某方面來講,這也是人類的設計不合理之處。
然而我們知道,如果孕婦以及嬰兒的死亡率過高,就會導致人口出現負增長,人類就會在演化過程中滅絕。既然我們還好好地生活到了現在,那就說明人類在演化過程中找到了解決孕婦以及嬰兒死亡率過高的辦法,那就是:提前生產。
人類其實都是早產兒,按照理論人類應該發育21個月,但是人類在10個月左右就會將幼崽生育下來,此時人類嬰兒的腦容量並沒有發育完成,在接下來一年裡嬰兒的腦容量還會繼續快速發育。
人類的身體壽命是有限度的在過去,人類的壽命較短,原因是因為人類的生存條件非常惡劣,不僅僅會因為生病無藥可醫而死,還會因為食物匱乏、猛獸攻擊、傳染疾病等原因而死亡,所以遠古時期人類的壽命非常短,大約在20歲左右。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發達的農業能為人類提供大量的糧食,滿足人們對能量的需求;再加上基礎設施的改善,使得我們能夠使用乾淨的水和食物,患病率大幅度下降;我們還有疫苗能夠預防一些疾病,發達的醫療也能夠治癒在過去屬於不治之症的重症。
即使我們的科學技術已經足夠發達,能夠儘可能地延長我們的壽命。但是,人類的身體是有使用壽命的,我們始終無法突破人類的極限壽命,更別說實現永生。
之所以人類的身體是有使用壽命的,是因為人類也是生物,也要接受自然選擇,而長生並不利於人類的生存,所以被自然選擇淘汰了。
長生對個體雖然有好處,但對於種群來說卻是滅頂之災,原因是因為長生會導致人口數量越來越多,而地球上的能量是有限的,當地球上的能量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時,就會有大量人口因為飢餓而死亡。倖存的人類也會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和能量,而更加頻繁地發生戰亂。
而且永生的個體身體內的基因很難發生變化,這意味著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地球環境突然發生一次變化,那麼永生的人類將會因無法適應環境而滅絕。
由此可見,對於地球生物而言,永生並不能幫助人類更好地生存,反而會導致人類滅亡。但是對於個體而言,無法演化出永生是我們的遺憾。
總結其實生物演化遠沒有“終極體”,而是一直在適應環境,當地球環境改變時,一些無法適應環境的種群將會滅絕,能夠適應環境的個體才能夠儲存下來。
在這種自然選擇之下,生物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看起來不太完美的地方,比如:人類的難產,無法達到永生等。這並不是自然界設計的不合理之處,而是為了適應環境而做出的一系列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