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腦科學\神經科學和行為學一個共同發現,完全顛覆了傳統觀念,就像進化論把命運從上帝控制中解放出來一樣,再一次把人的命運交到了他自己的手中。

一、進化戰勝了上帝

提起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這是開創現代科學的重要理論之一。幾百年前,關於人類起源的激烈辯論正在進行,偏執的宗教派認為一切都是上帝創造的,而達爾文卻提出了人類是由猿猴進化而來的觀點。最終以達爾文的勝利告終,學術界卻並沒有因此停止探索。

進化論認為:1、現代所有的生物都是從過去的生物進化來的。2、自然選擇是進化的方向。3、遺傳變異是進化的原材料。4.種群是進化的基本單位,物種與環境之間,物種之間在相互影響中共同進化。在這一框架想,物種由低階向高階進化,人類就是這麼來的。

世界是客觀的,科學是主觀的。且不說勝敗是由真理決定的,還是由利益決定的——有時候沒用的真理也會被拋棄。哈哈,用進廢退,至少人主導的世界是這樣。

二、人類靠大腦取勝

人類的大腦一出生時是一個很粗略的簡圖,因為神經還未分化完成。我們的大腦一直不停地因外界刺激而改變裡面神經迴路的聯結,它是環境與基因互動的產物。

在生物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三種大腦。按照順序分別是:爬蟲腦、哺乳動物腦、智人腦。這就是心理學家保.麥克萊恩建立的三腦理論。爬蟲腦,實際就是指進化到爬行動物時產生的大腦,包括腦幹和小腦,它主要是負責基本的生理需要,比如心跳、呼吸,維持機體活動。哺乳類,腦對應於哺乳動物,負責一些情感決策;載體為邊緣系統及杏仁核,面對情況進行“戰”或者“逃”的決策。隨著環境變化,戰或者逃已經不重要了,溫順和服從讓狗生存下來。而狼越來越少。智人腦,指靈長類動物的腦,特別是指人類的腦。包括新腦皮層負責理智和語言。是人的思維能力,是理性的來源,由於是後起之秀,形成時間比較短,需要注意力調動,不能像本能腦自發,也不能像情緒那麼猛。但他把人與動物完全區別開來。當然,三種大腦並非替代關係,也不是主宰關係,而是各有所長,分工合作。

大腦的發育正是如此,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認知發展經歷四個階段,這個過程完美地再現了動物腦的進化歷程。

0~2歲,感知運算階段,具備吃飯、睡覺的本能,透過眼睛、耳朵、手腳等感知這個世界,具有感覺和反射行為。

2~7歲,用直覺思維,喜歡角色扮演,男的是奧托曼,女的是公主,用情緒維繫自我中心。

7~11歲,意識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用規律和簡單邏輯進行抽象思維,知道理性的作用。有科學表明,7·8歲是理性登場的時間,也是他認知到自己是人的狀態,這也是很多人說:7歲8歲討人嫌的原因。

12歲以上,進入青春期,人才真正開始看得見的分化。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協同發展,利用同理心與外部環境共同演化。感性思維佔統治地位的人進入無人駕駛狀態,理性思維主導的人,進入智慧駕駛狀態。

所以,人的生命有兩次誕生。一次是肉體的,從離開子宮,剪斷臍帶開始;一次是精神的,從理性入駐,認知覺醒開始。

三、環境與基因共同作用

一般情況下,世界是趨於渙散的。學術上叫熵增,這是揭示了宇宙的終極演化規律的第一定律。包括我們所有生命和非生命的演化規律,生命裡又包含著個人和群體的演化規律。比如物質總是向著熵增演化,屋子不收拾會變亂,手機會越來越卡,耳機線會凌亂,熱水會慢慢變涼,太陽會不斷燃燒衰變……直到宇宙的盡頭——熱寂。

熵增的結果就是自由態,正太分佈,如果熵增是真的,我們會處在下圖的某一個地方。而且機率都很幸福。

但事實很殘酷,人類的兩大窘境:物質的匱乏和精神的空虛。一個是物質財富,在效率優先的原則下,呈對數正太分佈;一個是精神財富,在共同選擇作用下,呈冪指分佈。少部分人佔有了絕大多數物質財富,個別人佔有了該領域幾乎所有智慧。其他人都很慘。

財富的指數正太分佈圖

智慧的冪指分佈圖

為什麼會這樣?人自己選擇的結果。環境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人對待環境的態度。

生命與個人,比如自律總是比懶散痛苦,放棄總是比堅持輕鬆,變壞總是比變好容易。少有人能做到自我管理,大多數人作息不規律,飲食不規律,學習不規律。

生命與群體,比如大公司的組織架構會變得臃腫,員工會變得官僚化,整體效率和創新能力也會下降;封閉的國家會被世界淘汰。

四、思維訓練成就一個全新的人

基因設定了大腦初始條件,比如人區別於其他動物,有家族特徵的家人與別的家族不一樣。人與人之間的不一樣更多是經歷塑造的。而且,一樣的經歷,塑造的結果取決於你對經歷的選擇性看法,所以同樣經歷的人,結果也不一樣。

1.大腦由簡單到複雜的繪就過程是自動完成的。比如,社會底層辛勤的勞動者,不管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還是996,007多數人的大腦是自動完成的。鄭爽的媽媽們(見前文)為鄭爽定製了人生,也定製了大腦,是個體干擾的結果。這些都不能繪就一個好的大腦,所以就沒有好的人生。你什麼都不做,很爽地活著,就會在社會處處碰壁。

2.大腦也是個體選擇的結果。這一點非常重要,好的人生需要好的大腦,就跟好團隊需要好領導一樣。好的領導會講故事,積聚力量;會選路徑,戰勝困難。好的大腦會說:“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的努力過程,就是大腦連線更緊密的過程,大腦連線更強,你就變得更聰明瞭。”

習慣性思維方式,經過我們成千上萬次重複,已經在大腦中建立了牢固的連線。可塑性對一些人是災難片,對另一些人是喜劇片。

問題來了:怎麼才能練就一個好的大腦呢?

基因決定一個人的潛能和弱點,但不能支配你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大腦具有可塑性,並且一直在變化。我們想什麼,怎麼想都在一步步改變我們的大腦,這是一個大腦的塑造過程。我們的觀念會產生行為,行為又會回過頭來改變大腦的結構;先天(基因)決定某個行為,這個行為又會回過頭改變大腦。

3.大腦執行遵循用進廢退的法則

與生存環境相適應的大腦,關鍵是建立積極導向的神經連線消極導向的神經連線。消極導向會阻止積極連線的發展。

要阻止消極導向主宰你的生活。第一步需要學會冷靜;第二步需要學會取捨;第三步,實踐驗證;第四歩,在生活中鞏固。

如何協調動物腦、爬行腦和人腦?

在兒童階段,如何塑造大腦的底色;在青春期,如何建立大腦的優勢;如何在中年實現財富自由,在老年實現文化傳承?

在財富創造過程中,如何創造更多財富;在精神追求中,如何具有自己的頭部資源?

——太長了讀者累,理解不過來。且容我下回分解。

13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綜述:鋼鐵材料增材製造的研究進展與挑戰(二)奧氏體不鏽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