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是非常複雜的生物體,這也令鑑定昆蟲源食品的成分充滿挑戰。理解其微生物組成至關重要,同時還必須考慮整隻昆蟲皆可食用。”來自EFSA的化學食品科學家Ermolaos Ververis解釋稱,“昆蟲的蛋白質含量也許很高,但當甲殼質這種昆蟲外骨骼的主要成分存在時,真正的蛋白質水平就可能被高估。”
許多昆蟲源食品已經被宣稱可作為潛在的食用蛋白來源。在評估這些新型成分是否安全的過程中,EFSA科學評論考慮了包括蛋白質組成到過敏原在內的眾多因素。“嚴格意義來說,許多食物過敏與蛋白質有關,因此我們需要評估食用昆蟲是否會引發過敏反應。這可能是由於個體對昆蟲蛋白質敏感、與其他過敏原的交叉反應、亦或是昆蟲飼料中殘留的過敏原(如谷蛋白)引起的。這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因為資料的質量和可用性各不相同,而且昆蟲物種之間也存在許多多樣性。”
幹黃粉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脂肪及纖維,EFSA評估小組特別提示,該種新型食品的汙染物等級取決於這些物質是否存在於昆蟲飼料中。換句話說,如果化學成分(包括過敏原在內)在飼料中存在,將可能依舊存在於終產品中。評估小組還強調,對甲殼綱動物及塵蟎過敏的人群也可能對黃粉蟲過敏。
原文連結:https://www.nutraingredients.com/Article/2021/01/14/EFSA-says-mealworms-safe-for-human-consumption-An-important-milestone-towards-commercialisation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