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要有信心,不要把人生的挫折看得太重,不必患得患失。如果真的熱愛就要堅持到底。”——張益唐
2013年,張益唐這個名字突然震驚了整個數學界,這個此前從來沒聽說過的人,在58歲那年發表的一篇論文竟然突破了數學界多年未解的世紀難題——“孿生素數猜想”。
數學界有許多至今仍未解出答案的猜想,如出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還有今天的“主角”孿生素數猜想。孿生素數猜想是在200年前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由希爾伯特提出來的,孿生素數猜想也是希爾伯特最著名的23個數學問題之一。
這個未知的猜想憑藉著奇妙的分佈規律,吸引了許多痴迷於數學的數學家們潛心研究。有的人可能出於一時好奇,接觸後,發現研究進入死衚衕,自己就慢慢放棄了。而有的人依然堅持信念,將研究進行到底。
我們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張益唐就是後者,他用了自己小半輩子的時間來證明這個猜想。上天總是會眷顧努力的人。終於,在張益唐58歲的時候,從未在任何著名的學術期刊上發表過論文的他,在《數學年刊》這個著名的數學刊物上發表了《質數間的有界間隔》這篇論文。這篇論文證明了存在無窮多個質數間隙都小於7000萬,使孿生素數猜想這一數論重大難題取得了重要突破,也使得張益唐一夜成名,成為數學界人人知曉的數學家。
《十萬個為什麼》帶他走進數學世界張益唐出生在上海的書香家庭。他的父親母親算得上那個年代的傑出青年。年輕時還以地下黨員的身份參加過解放上海電視臺的鬥爭。在國家的號召下,他們離開上海來到北京工作,在此期間還分別考上了清華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後來爸爸以優秀的成績留在清華大學電氣工程系當教授,媽媽則在郵電部機關單位工作。
在1955年的時候,父母有這樣的職業,應該是一個富裕的家庭了吧。在張家隨處可見書的身影。
張益唐的父親是浪漫又有文化的人,他出生時的年代很多男孩子的名字裡都帶“鋼”“國”“慶”。然而張益唐的父親卻給他起名為益,益同一,因為是家裡第一個孩子,爸爸姓張,媽媽姓唐,所以叫張益唐。他還有個妹妹叫張盈唐,盈是笑嘻嘻的意思,張盈唐就是爸爸看著媽媽時,臉上都是笑盈盈的。放到今天簡直要酸掉一眾單身狗的牙了。
書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張益唐從小就在父母的薰陶下熱愛看書,聰明的他有著過目不忘的本事,4歲就能說出多個國家的首都名稱,還在父母的陪伴下看完了一整本《西遊記》。這大概就是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吧!
真正使張益唐和數學結緣的還是《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50年代是個動亂的年代,張益唐的父母遭受到反右運動的打壓,幼小的張益唐被送去外婆家。在外婆家的張益唐不哭不鬧,非常聽話,別的小朋友都在玩玩具的時候,他卻在看書,顯得格格不入。
8歲時,他用外婆給的零花錢買了一本《十萬個為什麼》,書中的幾道數學題激起了他對數學的強烈興趣,張益唐將這本書翻了又翻,都快看爛了。在這本書也滿足不了他對數學的求知慾望時,舅舅的朋友,姚先生出現了。
張益唐基本沒上過學,他關於數學的很多知識都是靠自己問來的。動亂結束後,張益唐一家人終於在北京團聚了,張益唐跟隨父母住在清華園,對於張益唐來講,清華園裡的人個個都博學多才,經常拉著不認識的大人問問題。後來又跟隨母親去湖北幹校,那時候學校都停課了,他彷彿一點也不怕,經常自己一個人搬著板凳到圖書館學習,自學數學。他對數學痴迷到,走路也在想,吃飯睡覺還在想,直到他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那年國家取消了高考,張益唐無奈下只能去北京一家鎖具廠當工人,在這期間他也不忘學習數學,直到1978年國家恢復高考 ,在他廢寢忘食地學習下,考上了北京大學。在大學裡,同學們都覺得他是一個數學天才。張益唐在學校時也受老師們的喜愛,1984年時,北大數學系主任丁石孫推薦他去美國留學。
美國受挫 淪落端盤張益唐懷著滿心的歡喜和雄心壯志坐上了去往美國的飛機。不曾想這趟美國之行成為他人生中最大的挫折。
張益達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不辜負老師的期待,希望有朝一日學成後可以報答祖國,在丁石孫的勸說下,放棄了自己的個人興趣——數論,轉而學習應用數學中的代數幾何。他深知國家缺乏在這方面的人才,他像自己的父母一樣,為了國家奉獻自己的一切,在美國普渡大學學習代數幾何。
張益唐在大學裡的導師是莫宗堅,一個美籍臺裔教授。這個教授輕視新人還小心眼,不願意正視自己的錯誤。張益唐在跟隨莫宗堅學習時,曾告訴他準備將“雅可比猜想”當作自己的博士論文。莫宗堅在心裡鄙夷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子,“雅可比猜想”這種著名的數學難題豈是他能證明出來的。
兩年後,張益唐真的證明了數學難題“雅可比猜想”。這下可氣壞了張益唐的導師莫宗堅。因為莫宗堅也曾發表過關於“雅可比猜想”的研究論文,而張益唐的論文吸引了很多數學家研究的同時,也讓數學家們發現了莫宗堅以前的研究中有錯誤。
這件事使不願正視自己錯誤的莫宗堅對張益唐記恨在心,師生關係逐漸尷尬。莫宗堅故意不讓張益唐畢業。好在普渡大學規定博士生最長七年就能畢業。
在美國,博士生畢業後導師會為他們寫推薦信,這個推薦信就像找工作的“敲門磚”。而莫宗堅卻故意不給張益唐推薦信。熬到七年好不容易畢業的張益唐因為沒有推薦信,找工作時四處碰壁。
其實沒有推薦信只是不能在美國的研究性機構裡工作,研究點其他方面也是可以吃喝不愁的。但是固執的張益唐不想放棄數學。在北大校友的幫助下,為張益唐在大學裡謀得了一份臨時講師的工作。課堂上的張益唐幽默風趣,講課風格深受學生們的歡迎。下課後又一門心思地鑽研數學,他不求金錢,只追尋自己在數學上的理想。
48歲的時候他認識了一個華裔姑娘,兩個人在美國結婚。他的妻子特別能理解張益唐,知道他要思考數學,從來不打擾他,給他獨處的空間。
《質數間的有界間隔》的誕生有一次朋友跟他說,自己家的院子裡能看到梅花鹿,邀請張益唐到自己家裡看鹿。張益唐在等梅花鹿來的時候在院子裡走來走去,看著地上的紋路思考數學問題,突然靈光一閃,他感覺自己好像知道“孿生素猜想”的答案了,他淡定地看完梅花鹿回到家後,在紙上寫下了自己的推理過程。
張益唐將自己的猜想結果整理成論文《質數間的有界間隔》投到《數學年刊》。想要在報刊上發表論文是要經過審閱人稽核論文是否正確,正確後再寫審閱報告等一系列麻煩的流程,最少也要一兩年的時間。而張益唐的報告僅僅花了3周。伊萬尼克看完張益唐的論文後認為他的論文是正確的,在證明素數分佈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張益唐一生都在和數學打交道,成名後依然低調做人,在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繼續當數學教師,18年還在山東大學當數學研究所所長。用他的知識去培養更多的數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