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龔林在導師陳華勇研究員的指導下,透過與加拿大湖首大學教授Hollings Pete 以及中南大學副教授張宇等進行合作,在確定菲律賓活動帶中生代弧岩漿岩的構造親緣性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1月21日發表於《美國地質學會會刊》。
菲律賓活動帶是位於歐亞板塊、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之間的複雜構造單元,前人研究發現該帶內最早的弧岩漿岩形成於早白堊世,但是現在位於菲律賓活動帶兩側的大洋盆地都形成於新生代。古地磁的研究認為,這些弧岩漿岩在白堊紀時位於北半球,可能與古南海板塊具有密切聯絡。因此釐清它們的構造親緣性對於整個東南亞的構造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針對上述問題,研究人員對菲律賓活動帶中部宿務和薄荷島的白堊紀—中新世的弧岩漿岩開展了鋯石U-Pb年代學、全巖主微量元素、Sr-Nd和鋯石Hf同位素研究,取得重要認識:
一是,在白堊紀—中新世的岩漿岩中首次識別出大量二疊紀—三疊紀的捕獲鋯石,並且這些捕獲鋯石均具有負的εHf(t)值。透過全巖元素和同位素分析,這些鋯石很可能是在岩漿上升的過程中被捕獲的,這進一步支援了大陸地殼物質在島弧岩漿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關論文資訊:https://doi.org/10.1130/B35793.1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