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 龍葵草
地球上任何一種生物都無法永遠地生存在地球上,因為從以往的研究看來每經過一定的週期地球就可能發生物種大滅絕事件。在這些事件中,至少有七成以上的生物無法躲過滅絕的厄運,從災難中倖存的物種則擔負起了再次讓地球生物圈發展起來的重任。但只要它們曾經在地球上生活過,多多少少都會留下一些痕跡,其中最常見的古生物痕跡就是其形成的化石。
人類文明的歷史只有短短的幾萬年,想通過幾萬年的時間去窺探過去幾千萬年、幾億年甚至幾十億年的地球歷史,必須透過古化石。從古生物化石中人類可以瞭解到過去地球某個時期的生物發展情況,還可以透過研究揭秘地球過去的氣候環境變化,並以此來推斷地球環境氣候未來的發展趨勢。
一片樹葉為什麼可以儲存兩千多萬年?
據瞭解,該考古團隊在紐西蘭南部的達尼丁城發現這片古老的樹葉化石,經過考證後他們確認發現樹葉化石的區域屬於化石沉積區,這意味著該區域可能存在更多的化石。果不其然,經過一段時間的挖掘後,該考古隊確實在該片區域發現了不少儲存較好的古生物化石,包含藻類、甲蟲、蒼蠅等生物,其中的樹葉化石最引人注意。
從考古隊員拍攝的圖片來看,該葉片的儲存完整度相當高:我們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葉片的鋸齒輪廓以及內部的葉脈紋理,葉子的尾部還存在兩個曾被昆蟲啃咬過的小洞。一般情況下,樹葉在自然條件下很容易被分解,能夠形成化石的往往是動物的骨骸,那為什麼這片樹葉不僅可以形成化石,而且儲存完整度還這麼高呢?
起初考古人員也抱有這樣的疑問,於是他們對該化石沉積區域進行地質勘探,發現那裡在過去很可能是一個遠古湖泊的床底,這意味著那塊區域曾經出現過氧氣含量很低的情況。再加上湖泊底部的高壓和低溫,使得許多微生物無法生存,因此為許多生物的殘骸提供了較好的儲存環境。
遠古樹葉化石如何反映地球的氣候變化?
研究人員表示,該葉片能讓現代人類瞭解2300萬年前地球的氣候變化情況。眾所周知,地球在歷史發展階段被人為地分為多個不同的時期,這些時期劃分的依據可以是生物的發展情況,或者氣候變換情況,因此就出現了耳熟能詳的“冰河時期”、“寒武紀”等名詞。植物之所以能充當地球氣候變化的指向標,是因為它能利用二氧化碳和陽光進行光合作用。
因此一般可以透過檢測植物所含有的碳元素來獲知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除了對古老葉片進行研究之外,研究人員還對從該區域發現的其他生物化石進行碳素研究,發現它們所生存的時期地球可能正經歷一次前所未有的全球變暖效應,並透過計算得出當時地球平均氣溫比現在的平均氣溫至少高出3攝氏度。
在這種溫度下,兩極地區和高海拔地區的冰蓋、冰層、冰雪都已經融化了,進而導致更多陸地被海洋吞噬。此外,研究人員還根據葉片裡的不同化學成分分析出2300萬年前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資料顯示比任何時期的濃度都要高出0.045%。可能你會認為這種幅度的增長不算什麼,但事實是它導致了地球氣候進入了極端化。
這片古老的樹葉能給人類帶來什麼啟示?
這片有著2300萬年曆史的古老葉片帶領我們穿過時空隧道去了解過去地球的氣候情況,讓我們見證到了比如今地球氣候更加惡劣的氣候現象。筆者認為這同樣是對現代人類的警醒,現在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還未超過從古老葉片中獲得的數值,這說明現在的地球氣候還不是歷史上最糟糕的,因此人類還有機會挽回頹勢。
但如果人類還要一意孤行,那麼葉片化石也已經告訴了我們結局,經歷過極端氣候變化的生物最終都會消失。由此看來,一片不起眼的葉片化石竟然隱藏如此多資訊,我們是否應該藉此機會正視當下的氣候變化問題呢?
逃避現實倒不如面對現實
談到地球氣候問題時,有人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認為反正未來人類無法在地球上繼續生存,遲早都要將地球居民轉移去其他星球,氣候變化的問題可以暫緩。這種逃避現實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它的假設前提可能並不成立。首先,未來的地球不一定就不適合人類居住,關鍵看人類如何處理與自然的關係,如何改善環境氣候。
其次,現在人們所看到的星際移民在未來也不一定能夠實現,當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情況越來越糟糕時,還有多少能力去建設火星基地?當下我們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全球大流行疾病,這次疾病擊倒了多少國際企業,讓多少國家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讓多少人失去了生命,這些直接威脅人類健康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好,人們根本無法對未來抱有太大的希望。
因此與其逃避現實,倒不如面對現實。如今的現實情況是人類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的猛烈攻擊,導致全球有將近一億人被這種病毒感染了。同時地球氣候也在不停變化,冬季的拉尼娜現象越來越明顯,因此當務之急便是各國盡力管控疫情,爭取各國的發展早日回到正軌,這樣國與國之間才有機會商討如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