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大氣層中發生很多自然現象,譬如雲、雨、風、霜、霧、雷、閃、龍捲風等,這方面的

知識歸屬氣象學。但是如何運用振動理論來解釋這些現象呢?這就是本章所要講的內容。

  首先來講一下風的形成原理。在以前的理論中,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來補充,地面上的

空氣流動就形成了風。這本來沒有什麼不對,問題是從微觀上、從發生機理上詳盡地去描述

這一過程,就顯得很不到位。

  大氣層中的各種空氣分子為什麼可以運動呢?首先我們來從力學上進行論證:一個大

(或重的)的物體與一個小(或輕的)的物體相撞,由於能量不等的關係,小物體跑的遠一

些,大物體跑的近一些,小物體有讓位於大物體的特性,所以,大物體具有排擠的作用,大

物體可以替代小物體的位置,宇宙間沒有這一特性,一切物體就難以運動。大氣層中都有哪

些成分呢?有太空物質分子、氧分子、氮分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水蒸氣分子等,

它們或輕或重,或大或小,在它們之間進行碰撞時都遵循上述原則。很顯然,太空物質分子

最小最輕,是排擠的物件,其他空氣物質成分都有排擠它的能力。另外,同樣大小同樣質量

的物質分子撞擊時,振動強的排擠振動弱的,這是另一特性。

  我們知道,任何物質分子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只在原地振動,空氣分子也是這樣。在

理想的狀態下,地球表面的空氣是不流動的。當太陽的光芒照到大地表面時,各個區域由於

表面物質特性吸收太陽傳遞來的能量是不均勻的。有些地方吸收得多,如海洋、湖泊、森

林、草原、農田等;有些地方則吸收得少,如荒山、沙漠、城市等。另外還有地球南北極傳

遞角度的影響,所以地球表面的溫度出現非均勻性。在溫度高的地區,地表空氣物質分子振

動強烈,它們的振動本來可以使物質分子向各個方向產生運動,然而周圍低溫物質和地表固

體物質振動緩慢、傳遞困難便產生了阻礙,所以這些物質分子只能克服重力作向上運動,這

就是熱空氣上升的道理。它們的向上運動實際上也是它們的體積膨脹的作用。例如,同樣一

束能量的陽光,照在一塊石板上和照在一片水面上,它們所吸收的能量是不相同的,它們表

面的空氣溫度也不相同的。為了能把風的形成原理從微觀上說清楚,我們作一個假定狀態來

敘述。

  假定在風平浪靜的太平洋中心水面上,有一個突出水面1米、直徑為100公里的平面圓形

大石臺。當太陽光照射到太平洋上時,由於物質對陽光的吸收特性不同,石臺上的空氣溫度

就要高於周圍水面上的空氣溫度。在一定的時間內,這個大石臺上的空氣溫度升高就導致體

積的膨脹。我們假設大氣層的高度為20公里,在太陽沒有照射之前無論石臺上方還是水面上

方,大氣層的高度都是20公里。石臺上的空氣體積就是20公里高的圓柱體的體積(石臺面積

乘以高度),這個圓柱當然是上下一樣粗了。當石臺上的空氣溫度高於水面上方空氣溫度

時,圓柱體的體積進行膨脹,石臺上的圓柱體變粗,假定直徑變為102公里,高度上也會增

高,高度變為22公里,在膨脹過程中圓柱體外壁上介質壓力始終是平衡的。這時一種現象就

要發生了:石臺上方的大氣層的圓柱體高度高於水面上方的大氣層的高度2公里左右,由於

氣體具有流動性,高出部分就要向圓柱體四周流淌,這樣就使圓柱體四周的水面上方的大氣

層升高。大氣靜壓力等於水面上方分子個數乘以各個分子重量,水面上方的大氣層升高就等

於其分子個數增加,也就等於大氣靜壓力增加。水面上方的大氣層靜壓力增大,在圓柱體下

端外壁上介質壓力就出現不平衡。圓柱體下端就可能被水面上的空氣壓縮,其直徑可能變為

98公里。隨著整個太陽照射過程的進行,原來的圓柱體發生變形。隨著過程的進行,變形點

逐步上移,下端變成細腰的雙曲線杆(狀),上端由於擴散作用變成蘑菇頭(狀)。隨著這

個過程的連續進行,壓力作用點總是在蘑菇杆下端的外壁上進行,這個點也是平衡點。所以

石臺上方的熱空氣最後形成一個蘑菇體。下端不斷有冷空氣的壓縮,內部受壓後氣體物質不

斷向上運動,上端的熱空氣不斷地擴散,擴散後的空氣又使下方的大氣壓升高,這樣就形成

一個迴圈。由於石臺上與周圍水面上空氣溫差的存在,最終導致其大氣層頂部熱空氣作橫向

擴散運動,大氣層底部冷空氣作橫向收縮運動。這兩種冷熱空氣的運動方向是相反的。大氣

層底部冷空氣的運動人們叫做風,上部熱空氣的運動也叫做風,只是這種風人們在地面上很

少遇到。隨著過程的進行,這個蘑菇杆也在不斷變粗,蘑菇頭也在不斷變大。這就意味著,

由這種理想裝置產生的風隨著過程的進行會由小變大,再由大變小,熱空氣的蘑菇杆和蘑菇

頭也會由小變大,由細變粗。隨著太陽光的消失這種現象也會逐步消失。在實際過程中,地

球表面上是有許多這種理想裝置存在的,由於相互的影響,風向也在不斷地變換的。這就是

形成風的微觀上的基本原理,它與宏觀上“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來補充”的理論從現象上基

本一致,但從內容上有所不同。這裡面隱含著氣體分子的振動引起分子的運動關係。

  下面我們來談一下雲的現象。我們知道,雲是水蒸氣的聯合體。但是它們為什麼成為聯

合體又漂浮在空中呢?現有的書籍上很少介紹,在此本人作以解釋,以供參考。

  我們要把有關雲的幾個原因從微觀上解釋清楚,這幾個原因是:水蒸氣分子為什麼要跑

到空中去?為什麼會形成雲團?為什麼有的雲團高、有的雲團低?為什麼雲團會運動?類似

問題還比較多,我們簡單介紹一下。

  根據力學上的分析已知,水分子的運動受著分子力與重力的合力所左右。當一個水分子

在水面上振動時,它的振動幅度比較小,因為分子之間的距離比較小。它與其它分子之間的

碰撞力或撞擊能量比較大,它受其它分子的約束力(分子吸引力)也比較大。這時它受的分

子吸引力遠遠大於重力。萬物競自由,不光人類渴望自由平等,就連物質也有擴大活動自由

度的特性。當一個水分子振動激烈程度(水的溫度)達到一定數值時,比如沸點溫度,它的

左右前後以及下面的分子撞擊力或撞擊能量都比較大,這是因為它們的質量也比較大。這時

只有上方的空氣分子質量小、撞擊力小或抵抗力小,在下面的水分子的撞擊下,它就離開水

面(脫離分子力的約束)跑到空中去了,這是其它分子撞擊的結果。它的這種行為與人們擺

脫約束、尋求自由、渴望到平等的自由王國裡去的意願是非常吻合的,與逃荒、偷渡國外、

避難等情景相似。

  這個水蒸氣分子跑向空中,並不是我們平常理解的它的比重輕,飄到空中去了。而是它

的分子振動強烈,周圍的空氣分子振動不夠強烈,它向四周和下方衝擊都有反向力的作用,

只有上方反向力小一點,因此就向上方運動。原因是上方其它成分的分子振動能量小,振強

弱,這些水蒸氣分子透過排擠作用,完成了向上的運動,這種現象我們平常就說是漂浮。

  這個水蒸氣分子跑到空中什麼位置呢?這要取決於它的振動屬性。就象人類處在不同的

文明時代其行為要遵循不同的法律和道德規範、只能在一定的範圍內取得相對平等自由一

樣,水蒸氣分子在空中的運動仍然受著分子力和重力的支配,它的運動並非是絕對自由的。

根據它的振動屬性,在大氣層的底部,每個空氣分子受大氣壓力的影響都有一定的振動能量

或撞擊力,當它的振動能量或撞擊力大於空氣分子的振動能量或撞擊力時,它還會繼續上升

運動,直至某個高度達到平衡(達到相對平等自由時)。平衡是這樣的意思,在它的振動過

程中,上下左右前後以及空間各個方向上所受的力或傳遞的能量都是相等的。這個水蒸氣分

子到了某一個高度停下來,這只是暫時的,因為它的比重可能比下方的空氣分子的比重還要

大,只是它的振動比周圍的空氣分子的振動強烈才在某個位置保持力的平衡,一旦隨著時間

的增長,振動強度的下降,因為它的比重比較大,它就會向下沉降,到了某個高度又停下來

原地振動。停在某個高度的水汽分子多了,就形成了雲團。每個水蒸氣分子振動屬性不同,

它的空間位置高度也不同。這就是為什麼有的雲團高、有的雲團低的原因。

  在一切條件都是理想的狀態下,水蒸氣在空中應該是均勻的、一層層的分佈,並非是雲

團狀。而且這種層狀水蒸氣只會隨著溫度的變化作上下運動,不會橫向流動。是什麼原因使

它們變成團狀且可以橫向運動呢?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實際大氣層中的狀況。因為地球是個圓

的球體,在太陽物質分子向它作振動傳遞的過程中,傳遞到它的表面上的距離是不相等的,

也就是說它的表面上各處所接收的能量也是不相等的,因此在它的表面上各處的溫度就出現

了差異,同時各處的壓力也出現了差異。這種差異的存在從根本上決定了水蒸氣在空中的存

在形式和運動狀態。水蒸氣作為空中的外來戶只能被排擠到壓力比較低的空間凝聚在一起,

所以它們就形成了團狀,就是人們看到的一朵朵白雲。它們成團狀的另一個原因是,水蒸氣

的分子力比周圍的空氣的分子力大,在周圍均勻壓力的作用下,形成了團狀。大氣中溫度和

壓力的差異又使空氣產生流動,空氣的流動帶動了雲團的運動,這樣才有了“白雲飄飄、烏

雲滾滾”的水蒸氣運動現象。

  我們再來解釋一下下雨的現象。以前的科普書上多有介紹,但那只是強硬地給你說一

句“水汽遇到冷空氣凝結後下落就變成了雨”,管你是否真正而全面地理解就匆匆把結論鎖

定。那麼應該如何從微觀上理解它的形成過程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根據上述講解我們

知道雲團是依據自己的振動能量(溫度)不但決定自己的高度,同時溫度也描述了它的振動

頻率、振動幅度、振動週期、振動強度、分子間的距離、分子力大小等運動引數。雲團在某

個高度上存在表示它在這個點上是處於平衡狀態的,然而這個平衡點只是暫時的。隨著雲團

不斷與外界進行能量交換,這個平衡點時高時低,雲團內部的各種運動引數也隨著這個平衡

點的變化而變化。當雲團吸收能量時這個平衡點升高,雲團釋放能量時這個平衡點降低。一

般在高溫地區新生的雲團比較高,這時的雲團是吸收能量,雲團不斷在增溫。低溫地區的雲

團比較低,這時的雲團是釋放能量,雲團溫度在降溫。當某個雲團溫度很低時,它的內部分

子振動很緩慢,分子間的距離很小。這時如果它遇到更低溫的空氣與它接觸,它的外緣表面

分子與空氣分子撞擊時,能量突然減小,分子間的距離突然變小,振動突然緩慢,隨著這種

分子數量的增加,就形成了水滴。水滴由於重力的作用不斷降落而變大,隨著過程的進行,

就出現了降雨的現象。降雨量的大小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雲團量的大小,二是冷空氣量的

大小以及作用的時間長短。夏季裡大氣層中的空氣狀況比較亂,冷熱氣團混雜,時而升騰,

時而降落,時而靜止,時而流動,甚至有時雲團運動很強烈。但冷氣團一般不太大,且不連

續,所以這時多出現陣雨和雷陣雨。夏季裡大氣層中的空氣狀況的混亂嚴重程度還有一個現

象證明之,那就是在炎熱的夏季竟從空中落下冰雹來,可見空中冷熱氣流的混亂程度。但這

些現象短暫的、間斷的、少量的,而且是區域性的,誰見過連續幾天下冰雹的?秋季裡大氣層

中的空氣狀況比較穩定,各種活動進行的比較緩慢,所以多為連陰雨,降雨時間較長,且雷

電也比較少。冬季裡沒有雷電發生是因為大氣層中的空氣狀況更加穩定,各種氣象活動進行

的更加緩慢。水滴在降落的過程中繼續進行能量交換後凝固成固態的雪花降落在地表上,這

就是降雪的現象。它是邊降落邊凝固而成,所以它的形狀是片狀的。

  霜與雪形成情況有所不同,雪是雲團中水滴在降落的過程中形成的,霜則不同,它是地

面溫度較高時散發的水蒸氣由於動能太小瀰漫在低空中,它們形成不了雲團,也沒有運動能

力,所以只能在原地等候處理。當空氣中溫度突然降低時,地表物體多為分子密集的固體,

傳熱比較快,自身溫度很快降低,變成低溫物體。這些瀰漫在低空中的水蒸氣在向它們進行

能量交換時,慢慢地凝固在它們的表面上,成了霜。石頭上、樹枝上、枯草上、房頂上等

處,均有它們的蹤影。為什麼樹枝上的霜多而樹幹上的霜少、細小物體上多而粗大物體上

少?原因是水蒸氣凝結時這些物體的自身溫度不同。高溫者結霜少,低溫者結霜多。霜多出

現在晝夜溫差比較大的秋末季節,霜如果沒有晝夜溫差大這個因素也難以成就。這個現象提

前一點發生,那就變成結露(露水)現象了。至於它的分子在振動過程中能量變化情況暫不

贅述了。

  我們再來談談霧的問題。在初春季節,大地升溫,部分潮溼的地帶水汽蒸發,但是它們

從大地獲得的振動能量太小,不能立即升至高空,大量的水汽分子瀰漫在地面上,這就是

霧。霧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發生的那個區域必須無風;發生的那個區域必須潮溼。炎

熱的夏季、嚴寒的冬季以及暴風驟雨的天氣是不會發生下霧現象的。霧就是無風時溫溼的汽

團物質分子在緩慢振動。

  我們在前面已經簡單地講過雷電現象了,在此略作補充。按照以往的科學理論解釋,雷

電現象是帶正電荷的雲團與帶負電荷的雲團相撞產生的一種現象。這只是以前人們在沒有完

全認識世界時的一種假說,這種假說支撐了從“電”字出現以後的幾百年間人們對世間許多

事物存在機理的解釋。其實世間並沒有電,或者說沒有在電的定義中的流動電荷那樣的電。

直至目前100%的人還認為有電的存在,如電燈、電話、電視、電腦、發電機、電動機、電磁

波、電訊號等,他們認為是電在支撐著它們。不只是這樣,這種假說還支撐了現代物理和現

代化學中的多半壁江山!隨著本人的這本書的問世,在若干年內,有關電的這種假說將完成

它的歷史使命,退出歷史舞臺,被一種新的理論—振動理論取而代之。說到此,那麼雷電現

象是怎麼發生的呢?我們前面講過,雲團是振動著的水汽分子所組成。每個雲團都有自己的

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以及振動屬性,如振動方向、頻率、振幅、振強以及振動模式等。每個

雲團都有自己的能量變化形式,有的吸收能量,有的釋放能量。有的溫度高,有的溫度低。

在大氣流動的作用下,兩個不同振動方向(相反)、不同振動屬性的雲團相撞時,在它們的

交介面上就會發生激烈的分子撞擊,很多分子的撞擊就產生巨大的能量,同時在區域性產生劇

烈的分子振動。兩個雲團相向運動時,必然發生撞擊,撞擊的能量決不是交介面上分子的能

量,而是整個雲團的運動能量,所以特別巨大。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兩個汽車相撞,決不

是兩個汽車前面的保險槓的動量的撞擊,而是整個汽車的動量透過底盤結構將能量傳遞到保

險槓上的撞擊!很顯然,兩個汽車速度越快,撞擊後破壞的程度越大;兩個汽車的自身重量

越大,撞擊得越慘。另外,與撞擊的方向也有一定的關係。兩個雲團如果運動方向一致,分

子振動方向也一致,即振動相位角等於零,在運動速度接近的情況下相遇時,二者只會合

並,不會發生撞擊。否則,運動速度差別很大時,就會發生撞擊,產生雷電現象。根據上述

汽車相撞的例子來看,兩個雲團越大、越重,撞擊的能量就越大,雷聲越大,閃電越亮;兩

個雲團運動速度越快,分子振動撞擊越強烈,雷電越厲害。空氣分子縱向的振動傳遞最快,

且傳遞的能量大,作用到人的視神經上的能量就多,傳遞到大腦中,人就感覺有強光的出

現。振動能量橫向傳遞比較慢,在大氣中幾經周折才傳遞到人的聽覺神經上,人們才聽到雷

的響聲。對於人體來講,眼睛接收的是空氣中縱向振動傳遞來的能量,而耳朵接收的是空氣

中橫向振動傳遞來的能量,所以人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如果人面對撞擊的雲團,

閃電是直接(縱向)傳遞到人的眼睛上的能量所產生的感覺,而雷聲是間接(拐了兩個彎,

即橫向振動中的橫向振動再橫向傳遞)傳遞到人的耳朵裡的能量所產生的感覺,因為人的耳

朵長在側面而眼睛長在前方,二者相差90度。總之,透過上述,再次證明了雷電是雲團分子

撞擊產生的,而不是陰陽電荷撞擊產生的。

的,因為雲團在空氣中受到空氣的阻力,運動是很慢的,不會形成大能量激烈撞擊的。如果

把空氣阻力去掉,把兩個雲團運動力加大,這樣撞擊力就非常大了。僅僅是兩個雲團的撞

擊,是屬於那種晴天霹靂的發生原理,而真正一邊下雨一邊打雷的隆隆雷聲,是另外一種發

生過程。

  在某個地區的某個空間中,部分雲團遇到低溫氣流,雲團的溫度迅速降低,分子振動速

度下降,分子振強變小,振幅變小,雲團的體積也變小,大量的氣體分子變成水分子,成為

雨滴兒降落下來。這樣,這個空間由於雲團體積的突然縮小變成負壓狀態,即低壓區

(帶)。低壓區周圍的其他空間的雲團必然來補充,向該空間運動。運動來的雲團溫度必然

高於低壓區正在下雨的雲團溫度,分子的振強和振幅也遠遠大於低壓區雲團分子的振強和振

幅。這兩種雲團就存在著一個振強差,當兩個雲團相遇時,其接觸介面上也存在相對的撞

擊。撞擊的結果使介面周圍的分子具有很高的能量,這種能量傳遞到人的眼睛和耳朵裡就成

了雷聲和閃電。由於雨在不停地下,下雨的雲團的體積不停地縮小,負壓的形成不斷地進

行,周圍的雲團帶有一定的運動能量不停地向此運動,因此高溫雲團與低溫雲團的撞擊不斷

地發生,所以就有了連續不斷的隆隆雷聲。這種撞擊是發生在兩種不同密度的運動介質中,

這種情況就象流動的蒸汽管道中有水就容易產生水擊現象一樣,產生很大的響聲。

  關於負壓在撞擊的作用,大家可以從日常生活中來理解這個意義。我們經常遇到一個暖

水瓶用久了,突然哪天稍微碰一下,它就“砰”一聲破碎了。我們知道,內膽與外膽之間的

距離是很小的,我們碰它的力也是很小的,為什麼一下子會粉碎?因為內膽與外膽之間是真

空,一旦真空破壞,物體在真空中的撞擊是有強大的撞擊力的。雷電現象也是這樣,如果某

個雲團中下方突然冷凝成水滴了,由於體積突然縮小,周圍就形成大面積(空間)真空,真

空外面的雲團就猛烈地象這個帶有水滴的低溫雲團撞擊過來了,就發生了雷電現象了。

  如果兩個雲團溫度一樣,在空氣中慢慢相遇,它們的分子間隙是一樣大的,因此它們之

間可以互相穿插進來,即雲團合併,如果一個高溫雲團和一個低溫雲團相遇,它們的分子間

隙不一樣,高溫雲團的分子(分子間隙大)就插不進低溫雲團的分子間隙裡(分子間隙小)

去,就會發生撞擊。

  所以,一般兩個白雲團相遇不會發生雷電現象,兩個黑雲團相遇也不會發生雷電現象。

雷電現象總是發生在有真空的黑白雲團同時存在的情況下,這種黑白或高溫和低溫也是相對

的。

  向低壓區運動的雲團溫度有高有低;體積有大有小;運動速度有快有慢;所攜帶的能量

有大有小;雲團形狀各異;與低溫雲團的相貫面(接觸介面)五花八門;所以形成的雷聲大

小和閃電的形狀大不相同。

  所以,大部分的雷聲和閃電是高低溫雲團分子振強差造成的,不是分子的相向撞擊,而

是同向撞擊。就象兩部汽車不光是不同方向行駛可以發生相撞,即使相同方向行駛,一個車

速快,一個車速慢,同樣可以發生追尾事故。由於物質分子振強差造成的響聲現象在自然界

還很多,比如在滾燙的油鍋里加入少量的水就會產生響聲;在沸騰的鍋裡突然加入冷水後就

會發出“啾”的一聲聲響等等。這些現象都不是正負電荷撞擊的作用,而是分子振強差造成

的。

  需要說明的是,在夏季裡,空中的狀況很複雜,不光存在著各種不同溫度的雲團,還存

在著各種不同溫度的氣流,它們相互間雜的交織在一起,形成區域性空中溫度、壓力不等的狀

況,因而就造成雷聲陣陣的現象。

  雷擊為什麼能擊傷人、擊毀樹木、高聳的煙囪和建築物?因為閃電瞬間透過空氣分子傳

遞來的振動能量作用到這些物體上後,這些物體由於體積較小,不能馬上將能量迅速地傳遞

出去,吸收的大量能量造成自身溫度瞬間升高到極大的程度,以致自身毀壞。如果是座高山

或大型物體,傳遞來的能量迅速被自身傳遞出去或全部吸收也足以不能把自身的溫度提高多

少,這樣就不會遭受雷擊的毀壞。順便說一下避雷針為什麼能避雷的道理,避雷針之所以能

夠避雷是因為它是一個針狀物。在發生雷電時,雷電發生處就是一個振動源,以這個源為中

心物質分子向四周作擴散振動傳遞,而且它的振動強度和振動能量是非常大的。當空氣分子

以高強的能量撞擊避雷針的針尖時,由於隨著避雷針的深度不斷增加而金屬截面積不斷增

大,也就是說,能量傳遞路線不斷增多,針尖獲得的強大能量很快沿各個方向的傳遞路線傳

遞出去,金屬本身升溫很小,所以起到避雷作用。這裡值得注意的是避雷針是以物質分子比

較細密而且傳遞振動速度比較快的金屬材料製成,而不是與其特性相反的木材、有機物等材

料製成。它是高高的置於建築物之上,將空中傳遞來的能量在途中首先攔截,避開在建築物

表面進行能量交換,造成建築物的毀壞。如果把避雷裝置製成面狀體,它的表面各點接收到

的振動能量只能沿著深度這一個方向傳遞,其他方向不能傳遞(其他方向都有等量能量存

在),在來不及傳遞的情況下必然產生能量積聚,即避雷裝置溫度升高而毀壞,起不到避雷

作用。讀者細想一下是否有道理?

  至於龍捲風的形成,我們概括地說一下。它是在空中的低壓空間,兩個相向錯開來的氣

團或氣團群(由氣流帶動)相遇後,二者之間形成一個旋渦,隨著過程的繼續進行,旋渦越

來越大。旋渦下面的氣流受它的帶動也隨之旋轉,由少到多,由淺到深,直至發展到地面

上,形成了龍捲風。根據上述道理,它的形狀總是上粗下細的漏斗狀。龍捲風的威力大小取

決於上層兩股氣團運動速度、動量大小、錯開距離、持續時間等因素。這種現象只有在大氣

層處於嚴重混亂狀態的夏季才會發生。

  下面我們講一下彩虹形成的原理。除了彩虹以外,與這一現象相同的還有日暈、月暈

(風圈)、佛光、燈暈等。雨後為什麼會產生彩虹呢?過去的理論只解釋了這個問題的皮

毛,造成這種現象的真正微觀機理沒有說清楚。

  在夏季大雨過後的空氣中,由於氣溫較高,地面的水分迅速蒸發,空氣中存在大量的水

蒸氣。這些高密度的水蒸氣存在於空中的區域性空間,而且這些水蒸氣處於近乎靜止的狀態。

如果它們是流動的狀態,也就是說,如果有大風的天氣,彩虹現象是決不可能發生的。當空

中的區域性空間中存在著大量靜止的、密集的水蒸氣時,如果太陽的能量透過振動向地面傳遞

(太陽光照射大地)其路線經過該空間時,該空間水蒸氣分子在縱向振動傳遞過程中必然產

生橫向振動傳遞。這個空間的水汽密度並非絕對均勻,在某個區域性空間必然存在著個別較稀

松的部分。當太陽光照射經過這個稀鬆的部分空間時,中間的水汽分子橫向振動必然向四周

傳遞能量(向四周擴散)。由於這個擴散能量不是太大,在四周的某個介面上受到密集的水

汽分子共同阻止。四周密集的水汽分子的振動方向與橫向振動傳遞的水汽分子的振動方向相

反,在某個介面上發生衝突,使水汽分子的振動在此得到加強。這樣,這個介面上的分子振

動就比較強烈,並且依次向外逐漸衰減,出現一層層不同的分子振動狀態。我們前面講過,

顏色是分子振動激烈程度和振動軌跡在人的大腦中的感覺。在這個介面的前後深度上處處加

強的並非均勻,也存在著振動強烈的差別,所以在人看到這個空間介面上的水汽分子振動的

軌跡時就有不同的顏色出現,如紅、橙、黃、綠、藍、靛、紫等色。又因為四周的水汽分子

濃度是比較均勻的,所以這個介面是個圓形的或半圓行的(另一半在地面上看不見),這就

是彩虹產生的原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產生彩虹時必須同時滿足這樣幾個條件:1.必須是

夏季,因為在夏季裡可以使地面水分迅速揮發,在空中某個空間形成密集的水汽空間,其他

季節很難做到這一點。2.必須是無大風的天氣,即水汽分子基本上不流動,否則很難形成一

個均勻的圓形介面。3.必須在太陽光不太強的時候,即早晨或傍晚。在中午陽光極強的時候

很難發生彩虹現象,因為這時強烈的縱向振動所產生的橫向振動也很強烈,橫向振動的能量

遠遠大於四周水汽分子的原有振動能量。在某個空間水汽分子向四周作橫向振動傳遞能量

時,大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趨勢,四周的水汽分子遇到橫向振動來的能量紛紛掉轉

振動方向,向四周擴散開去,也形成不了一個穩定的介面。4.水汽空間中必須存在著區域性稀

松的部分,如果這個空間水汽分子密度是絕對均勻的,彩虹現象也很難發生。

  當寧靜的夜晚皓月當空有時會出現月暈現象,就是在月亮周圍有一個大圈,人們也稱之

為風圈。它的出現意味著大風將至。月暈形成的道理與彩虹形成的道理差不多,所不同的是

它夏季很少出現,而是在其他季節出現。它的出現為什麼將要颳風呢?這是因為它出現的時

候這個地區並沒有風,空氣是靜止的,而且周邊地區的帶有水汽的空氣濃度比較大。也就是

說這個地區是低壓區,周邊的高壓區的空氣必然向這裡運動,不久要颳風。為什麼它不象彩

虹那樣洵麗多彩呢?原因是月亮反射的振動能量(光的強度)不大,在某個介面上空氣分子

振動不夠強烈,所以圈的顏色是深色的。

  有時處於靜止的潮溼的空氣中或雲霧中的燈光周圍也會出現一個美麗的光環,雨後不久

的山間中也會出現這樣的光環,俗稱佛光,與彩虹是同樣的道理。

  還有一個現象在這裡順便說一下,有些邪教主或氣功師在糊弄他們的信徒時,常說你們

在修煉到一定的程度時會發現我的頭上或身體周圍會有佛光出現。這完全是騙人的,其實這

是一種正常人的生理現象。當你閉目久了或直盯著遠處某一個物體久了,體內神經(視神

經)就會疲勞,出現不連續的、交替的振動狀態,即使受到連續的振動傳遞能量,也會出現

不連續的感覺,光也是一種感覺。所以即便是你看到氣功師頭上出現了光環,那也是你自己

體內一時的不適應、不正常的因素造成的,與氣功師沒有關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性經

驗:當你蹲在地上久了猛然站起,就會覺得眼冒金花,就象眼前有許多銀色星光飛舞。這是

體內血壓突然改變造成神經傳遞出現不連續振動的現象所引發的,與外界物體沒有關係。這

種現象與彩虹的道理有所不同。

  綜上所述,風、雲和雨,三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在地球表面的某個區域,如果出現無

風無浪高溫的悶熱天氣,就意味著這裡的水汽在升騰。由於地形地貌是非均勻的,空中氣溫

也是非均勻的,升騰的水汽不是均勻分佈而是成為團狀,即形成雲團。水汽升騰又引起空中

氣體迴圈流動(某地大氣層頂部熱氣擴散,底部冷氣補充,形成迴圈流動),形成了風。低

空雲團在風的帶動下作正向運動(向高溫區運動);高空雲團在熱氣擴散力的推動下作反向

運動(離開高溫區)。雲團在無風的情況下,它在空中的位置是由它的振動屬性決定的。在

有風的情況下,它在運動中的位置(尤其是低空雲團)多數低於它的正常位置。也就是說,

它們是在低於它自身溫度的空氣中運動。這樣,它們在運動中不斷向外散熱,久而久之,當

自身溫度低於某個溫度時就凝結成水,就要下雨了。這一點,與我們平常所說的雲團遇到冷

空氣變成雨的說法稍有不同。雲團在低溫空氣中運動就加速了自身溫度的降低,如果不運

動,雲團溫度降低很慢,很長時間才能變成水。而我們平常所看到的下雨現象多數是由雲團

在低溫空氣中高速運動造成的。如果地球表面沒有水的存在,就沒有云、雨和風的存在。地

表上沒有水就沒有云和雨的存在很好理解,那麼為什麼也沒有風的存在呢?這個道理是這樣

的。如果地表上沒有水,空氣中只有氫氣、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氣等,這些氣體在幾十度

到一百多度的溫度變化範圍內不會改變其物態,總是以氣態的形式存在。即便是地表上出現

區域溫度差,也不會出現宏觀上的大量氣體迴圈流動,不會有很大的風出現。正是由於水的

存在,它可以在幾十度到一百多度的溫度變化範圍內改變其物態,即由液態與氣態相互轉

變。並且在轉變過程中產生分子上下運動,進而按照上述原理形成風、雲和雨。

  另外,關於潮汐現象問題。世界上大多數地方的海水每天都有兩次漲落。白天海水上

漲,叫做“潮”;晚上海水上漲,叫做“汐”。每個月也有兩次海水的漲潮和退潮,這種現

象叫做潮汐現象。這種現象是什麼原因產生的呢?古今中外的科學家都在研究大自然的奧

秘,但都沒有得出滿意的答案。後來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人們好象找到了問

題的答案,實際上不然。

  按照以前的理論,潮汐現象的解釋是這樣的:引起潮汐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受月球的“引

潮力”引起的。這個引潮力是月球對地面的引力,加上地球、月球轉動時的慣性離心力所形

成的合力。它的中心意思是說,當月球正對的海面上時,由於月球的吸引,有一個引潮力,

這個力的方向是垂直於地面向上的(即離開地心)。在這個力的作用下,該處的海平面就會

上升,即鼓凸起來,其他的地方就會凹下去。這個地方的海水就是漲潮,別的地方就是落

潮。月球背對的海平面上發生的情況也是如此。地球每天自轉一週,一天之內,地球上的任

何一個地方總有一次向著月球,一次揹著月球,所以地球上極大部分地方的海水,每天總有

兩次漲潮和兩次落潮,這種潮稱為半日潮。而有一些地方,由於一些區域性地區性的原因,在

一天之內只出現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這種潮稱為全日潮。不但月球能對地球產生引潮力,

而且太陽也能產生引潮力,雖然比月球的引潮力小一些,但當它和月球的引潮力疊加在一起

的時候,就能推波助瀾,使潮水漲的更高。這就是以前解釋潮汐現象的理論,這種解釋是錯

誤的。

  如果上述理論是成立的,地球與月球之間存在著一個吸引力,可以把海水吸引起來,使

海平面提高,那麼根據這個推論,當月球正對著地球的陸地時,應該發生什麼現象呢?應該

發生下列現象:在這個力的作用下,海水可以被它吸引起來,地面上的小東西也應被吸起

來。那麼陸地上的落葉就應該飄起來;地面上的灰塵就應該飛揚起來;地面上輕輕的雞毛就

要飛上天;沙漠的細粒兒也應該升起;樹葉在月球正對時應該豎起來,過後再垂下來。在這

個力的作用下,海水可以潮起潮落,流來流去,陸地上的粉塵也應該飛上飛下,來回流動。

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沒有上述現象發生,說明這種假設的機理不符合實際。

  那麼,真正導致潮汐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本人認為,它是由於太陽的能量傳遞造成

的,即太陽光的照射造成的。我們知道,各種光都有一種能量,這種能量就是一種力的存在

形式。例如,利用鐳射打孔,一束極其強烈的光,突然作用到薄鋼板上,可以打出一個小洞

來,這說明有一個力的存在。你不妨做一個試驗:在一個極光滑的平面上,放置一個極輕的

物體,當一束量大而又極強的鐳射作用到物體上時,這個物體就會發生移動。太陽光的強度

沒有鐳射那麼大,但它的量要比鐳射大的多,因此加起來的總和是一個很大的力。這個力作

用到海面上就能使水體變形,即水面凹下去。這個力我們藉助以前的術語,稱其為“壓潮

力”,力的方向是指向地心。我們假定在理想的情況下,當太陽光照著美洲大陸時,整個太

平洋水面上沒有陽光照射,水面平整;隨著地球自西向東轉動,當太陽光突然從太平洋的東

海岸照射在海面上,這個壓潮力就使東岸的水面下凹,水向四周湧動。這時,太平洋的東岸

(美國)就是落潮,西岸(中國)就是漲潮。隨著地球的轉動,太陽光照射的水面越來越

大,凹坑的中心不斷西移,部分水體被推向西邊。到了下午,被壓水面的凹坑中心又不斷西

移,過了洋麵的一半,海水又向東湧動,這時,太平洋的東岸(美國)就是漲潮,西岸(中

國)就是落潮。由於地球上各個大洋都是連通的,當太平洋上的水面被太陽光產生的壓潮力

壓凹時,部分水體就會湧向大西洋和印度洋等處,這些地方就會漲潮。從地球的赤道上來

看,太陽光照射在太平洋上的時間幾乎佔一天的一半,而照射在美洲大陸、大西洋、非洲大

陸和印度洋約佔一半。太陽在照射地球赤道的過程中,洋麵與陸地是間雜的,所以,在太平

洋的半天照射過程中,太平洋中形成一個潮水漲落週期,而地球的另一半形成一個潮水漲落

週期。由於它們是連通的,相互產生作用,所以在每個洋麵上全天就產生兩個潮水漲落周

期,即白天一次漲落,夜裡一次漲落。由於光的移動速度快,水的移動速度慢,所以潮水具

有滯後性。加之東西方向洋麵上陸地的阻隔,水面具有盪來盪去的特性,所以長期下來形成

浪潮的運動與太陽執行出現不同步現象。又由於太陽在太平洋上照射的時間不到半天,約11

個小時多一點,所以每次某個海岸的漲落時間不是固定的,約滯後45分鐘左右,因此對於漲

潮的時間,民間有“日遲三刻”的說法。全世界大部分的海岸,潮水的漲落都是兩次,即半

日潮。但有些地區的特殊地形,如海面有三面的陸地或島嶼與大洋隔絕,只有小的水域連

通,大洋的互動對其影響不大,只受太陽光照射時一次性作用,潮水的漲落只有一次,即全

日潮。(參照圖解)

  在太陽光照射地球的過程中,月亮圍著地球轉,在有些時候、有些地方它遮擋太陽光。

在它遮擋的區域(海面上)就沒有壓潮力,而四周沒遮擋的區域卻有壓潮力,四周的水體就

會被壓過來,因而被遮擋的區域海水就會升高。但這決不是月亮的引力所致,與月亮的引力

幾乎沒有關係,這只是月亮影響太陽光向地球的照射而造成的。月亮執行的影響,使地球在

轉動過程中海水運動產生影響,每月有兩次潮水漲落週期,即每月的朔月和望月(初一和十

五)左右。

  由於地球饒太陽運轉軌道不是絕對的圓,有近日點和遠日點之分。近日點太陽照射地球

的強度大於遠日點,海面的壓潮力也有差別,所以在一年之中海水也有兩次潮水漲落週期。

  總之,潮汐現象只與太陽向地球傳遞的能量有關,與太陽和月亮對地球的吸引力無關或

關係不大。太陽光產生的壓力作用在陸地上的各種粉塵、細末和落葉時,它們不會產生運

動,因為有地面託著,大家都會理解,而太陽和月亮的引力只對海水產生作用,對地面上各

種輕的物體不產生影響,卻很費解。

  根據上述道理,我們再來談談固體潮問題。地球上發生的固體潮現象,現在的科學理論

普遍認為是由於月亮的引力造成的,這顯然也是不對的。這種現象也是由於太陽向地球傳遞

能量而造成的。當太陽照射洋麵時,傳遞的能量大部分被水體所吸收,對地球內部的固體部

分沒有太大的影響。當太陽照射陸地時,所照的部分陸地就會溫度升高,因此就有一部分溫

度或能量向內部傳遞,也可以理解為妨礙了此處的由內向外的地球散熱,因此此處地球內部

的某個深度上的岩石或其它物質就會溫度升高,體積膨脹,此處陸地表面就會鼓起來。然

後,隨著地球的自轉,陽光照不到此處了,此處的地表溫度下降,逐步地在某個深度上的巖

石或其它物質就會溫度下降,體積收縮,此處陸地表面就會降起來。地球不停的自轉,這種

現象就會呈週期性地發生,這樣就形成了固體潮現象。某個地方發生半日潮或全日潮,完全

取決於它在地球上的位置。

——————

宣告:本文已經著名網路寫手,牛人楊全生老師獨家授權

11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水下的耳目-聲納的發明